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网络存储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剖析了目前三种主要的网络存储技术(DAS、NAS和SAN),从内部机理和性能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有关人员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数据存储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基于SAN技术的高校校园网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高校校园网应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基于SAN技术的高校校园网的构建方案,并就系统构建的设计模型、总体框架以及SAN技术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3.
在数据存储研究中,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是一个普遍关心的话题。iSCSI存储系统具有容量大、高性能、扩展性好等优点,但仍然不能克服目前磁盘I/O速度普遍跟不上处理器的速度和网络传输速度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网络存储集群的不同服务器内存中创建虚拟磁盘的方法,来减少写延时。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案能有效地提高网络存储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详细分析了ISCSI协议的结构和特点,ISCSI存储系统具有容量大、高性能、扩展性好等优点,但仍然不能克服目前磁盘I/O速度普遍跟不上处理器的速度和网络传输的速度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能有效提高网络存储系统性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存储虚拟化技术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存储虚拟化技术的产生背景,介绍了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定义和结构模型,并对存储虚拟化的实现方式和特点、关键技术做了分析和比较,最后指出存储虚拟化依然缺乏高度的标准化,只有尽快解决操作平台、网络和存储设备等厂商及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才能推动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服务器虚拟化实现了应用和操作系统与硬件的分离,但在存储虚拟化之前还无法实现数据与存储设备硬件的分离,各类应用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不再是由服务器硬件的稳定性,而是由存储设备的稳定性决定.对虚拟化平台中存储方式的选择及优化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各类存储方式在虚拟化平台中应用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给出了一些在虚拟化平台下选择及优化存储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现有的几种存储技术包括NAS、FCIP、iFCP等,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园网络存储平台整合方案为例,为便于管理和资源共享,根据现有需求和应用特点,将远程分散的存储区域网络整合成为一个可扩展高性能的网络存储平台。  相似文献   

8.
存储管理的复杂性已经成为阻碍SAN(Storage Area Network)在企业中获得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存储网络工业协会(Storage Network Industry Association,SNIA)制定了Storage Management Initiative-Specification(SMI-S),旨在标准化存储管理接口,从而降低存储管理的复杂性.该规范目前已经为业界所广泛接受.本文对存储管理框架的发展作一个综述,给读者一个全面而整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图书馆存储数据量的快速增长,要满足对存储资源的管理、异构平台的数据共享、存储系统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存储虚拟化技术。虚拟存储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无疑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数字图书馆存储网络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构成,提出了大学数字图书馆存储网络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唐山学院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实例。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有各自的领域,教育技术的运用会涉及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技术的发挥,教育技术为信息技术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从技术系统的视角来看,教育技术是一个技术系统,并且是大社会技术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教育技术系统目前由教学设计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摄影摄像技术等大技术组成。这些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教育技术系统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进了世界信息化的进程,也推进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技术从传统技术、普通媒体技术到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个人电脑和有线网络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随着蓝牙技术、WAP 技术、GPRS系统以及UMTS系统的成功开发,基于无线通讯技术和移动计算设备的移动学习将会普及,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本文从移动学习的概念及特性、移动学习的实现方式、移动学习的发展状况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为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4.
公众技术观及教育技术观对现代科技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但是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发现国内外鲜有与此相关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技术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公众对技术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乐观的。就公众教育技术观而言,更多的人把教育技术看作一种优化教学和促进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最后在对调查结果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教育技术应从公众舆论中汲取养分以把握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技术角度来看远程教育本身并不是一种新的技术,而是直接应用音频、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卫星广播技术,网络技术,接入技术,视频会议技术,Web技术,广播和组播技术,流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等现代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的技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日益明显,出现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本主要从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等方面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古代技术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附魅技术,但自从它与现代科学相互结合后,就走上了祛魅的道路。祛魅是现代技术的主要特征,但祛魅后的现代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精神的匮乏以及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后现代的技术必须采用人、技术、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自然观,走技术返魅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智能性是未来课堂的重要特性之一。未来课堂应为课堂主体而建,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学习和社会化学习,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它是一个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谐、自由发展的教与学环境与活动的智慧学习环境。未来课堂不仅是一个智能化的学习空间,还应体现出对课堂主体教与学活动支持的智慧性。智慧性主要体现技术层面、环境层面和资源和服务层面等方面,其实现技术主要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层面,其中硬件技术主要包括所有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技术、多功能交互设备技术;软件技术则主要是指各主体间的信息传输技术、控制技术及信息的推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技术价值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借鉴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技术价值及其体系进行一次系统的审视,依据技术的两种属性探讨教育技术价值及其体系,分析教育技术外在价值引发的教育技术应用伦理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提出在数控加工技术实习管理中技术组织措施的概念,并提出采取技术组织措施提高数控加工技术实习质量的观点.阐述了几项技术组织措施及其在数控加工技术实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