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几所高校400名女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分析了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针对重庆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引导及活动指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明旗 《教育与职业》2006,(30):185-187
当前,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淡薄,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多是为了健美减肥和考试达标。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短、频度低、强度小,体育项目选择单一,以考试项目为主。文章提出影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心理因素、学习负担重和客观环境因素等。  相似文献   

3.
周明 《运城学院学报》2012,30(2):102-104
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对女大学生生活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女大学生生活质量要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因此,应重视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科学指导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与健康知识,并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自觉锻炼习惯,为我国终身体育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使女大学生在意识层面上加强体育锻炼的认识,激发体育锻炼动机。方法:选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和不锻炼的女大学生各40人,使用血压计、心血管测试仪测试血流动力流变学参数,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在舒张压,心率,血液粘度,总周阻力,平均动脉压,微循环半更新率等血流动力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不锻炼的女大学生(P〈0.05),每搏量显著高于不锻炼的女大学生(P〈0.05),血管弹性扩张系数,收缩压和心肌耗氧量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增强女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建议女大学生应规律性锻炼。  相似文献   

5.
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对女大学生经期体育锻炼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刻的揭示,结合笔者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依据价值澄清理论和价值观内化理论,找到了解决女大学生经期体育锻炼问题的切入点,采用"教育引导→自我体验→转变内化"教学方案有效促进女大学生经期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黄冈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现状和各种影响的因素,提出促进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对策和建议,为相关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哈尔滨学院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女大学生喜欢体育锻炼,锻炼方式多选择散步、慢跑等项目,锻炼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压、改善情绪,锻炼频率普遍低、时间短.影响高校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有学习紧张,时间少;运动场地不够,器材设备太少;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无人指导,不了解锻炼的方法;害怕运动损伤,缺乏锻炼的兴趣.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提高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措施,旨在通过提高体育锻炼意识进而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大学体育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获得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女大学生来说,激发兴趣更为重要。对此,教师应积极对影响女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以使女大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9.
体育活动是人们在对体育的接触和了解及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活动,根据女大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阐述培养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重要性,提出项目供其选择,从而培养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持续性,并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提高体育锻炼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锻炼动机之间的关系,对966名未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为:性别差异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中普遍存在,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其体育锻炼的目的都是以健康为基础。女大学生的外貌动机普遍高于男生;男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动机普遍高于女生。由此可见,无论是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其体育锻炼行为和动机之间都有着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学生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的情况,在体质测定和身体健康状况询问的基础上,通过开具运动处方,对学生体育活动的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项目等进行控制与干预。本文对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教学对增强学生的体质有明显效果,是提高学生体质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地位和历史使命,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终身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和研究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锻炼的相关因素,对指导学生长期从事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程度基础,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培养终身健康的合格人才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通过学习与掌握系统的体育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及其锻炼行为进行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大部分人没有养成规律体育锻炼的习惯,不同学段、性别的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锻炼态度存在显著差异,经常锻炼人群和不经常锻炼人群在行为态度、行为控制感等6个方面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体育教学要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教师要深刻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文章针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强调在体育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注重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主体接受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追求。在轻器械操教学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主体接受是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动作所进行的选择、理解、整合和内化,其特点表现为独立性、创造性和协作性。在体育实践中我们力争实现主体接受的最优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提高和体育意识增强服务。  相似文献   

17.
Building on previous self-concept and current physical self-concept (PSC) theories, this paper presents empirical results demonstrating the triad relationship among physical exercise, PSC, and quality of life (QoL) in older adults. Specifically, the results show how PSC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QoL). A total of 152 older adul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completing the Leisure Time Exercise Questionnaire, Physical Self-Concept Scale for Older Adults, and 12-Item Short-Form Survey.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test the mediating effects. Older adults’ physical exercise, PSC, and QoL were all correlated. The components of older adults’ PSC (strength, flexibility, and independent functioning) full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 physical as well as mental aspects of HQoL. This study thus suggests that PSC plays an important explanatory role in the effect of older adults’ physical exercise on their QoL.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may use various strategies to enhance older adults’ self-perception during physical exercis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ir global well-being.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有赖于思想观念的更新。至今,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忽视健身知识(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造成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中断了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转变旧观念,树立以增强体质,培养健身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健身习惯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使学校体育延续到学生的一生,终生健身,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本文介绍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一些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论运动处方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处方是在身体测评基础上,根据锻炼者自身情况和身体需求,以科学健身为原则,为锻炼者提供量化的指导方案,从而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并没有明显效果,因此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育教育引进了运动处方的教学模式。本文就从运动处方及其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