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兰州晨报》关于"三鹿事件"的报道为例,总结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式狙击报道"模式,并对此模式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深改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将媒体融合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媒体融合"这个专业词汇成为业界和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其后不久,中央发布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间也有学者和业内人士对媒体融合产生质疑,甚至称其为"伪命题"。本人近几年来一直主持北京市记协主导的《中国媒体融合年度报告》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8月11日至8月15日,笔者参加了2014年福建省重要舆论阵地领导干部培训班,受益匪浅。笔者所在的班讨论的主题是"媒体融合与发展"。培训刚刚结束,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媒体融合指导意见》)。结合此次培训和对《媒体融合指导意见》的学习与思考,拟就媒体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菲南海冲突"为例,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在南海问题中的对外传播话语结构是如何的?这样的话语结构在国际媒体报道中的"二次传播"效果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本文选取了2014年3月10日至5月20日的新华社和《中国日报》关于中菲冲突的英语报道,对其进行框架分析发现:中国在这次中菲冲突中的对外传播话语结构是主权:坚决捍卫;归责:谴责菲律宾;解决问题:不接受仲裁;对第三方的态度:反对美国介入;旁观者:不影响与中国关系。然后,本文又通过研究《菲律宾每日闻讯者报》和《纽约时报》在相同时间内对中菲冲突的报道发现,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结构的二次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有国家利益冲突、双方对于南海、中国的观念落差以及中国政府的声音很难影响国际媒体等。  相似文献   

5.
2019年,新疆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今日聚焦》栏目春节全媒体报道《新春欢年疆味无限》移动端平均阅读量突破5W+,电视收视率大年初一接近1%(CSM乌鲁木齐市网数据),创下春节期间新疆卫视最高收视率.数字的背后是对传统节庆报道的大胆突破和合理创新.本文将结合全媒体报道《新春欢年疆味无限》的创新做法,探讨如何突破重大节日报道固定范式,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更具新闻价值的基础上,使春节电视新闻报道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增加可看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形媒体集团,以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当前,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尚无现成的、可资借鉴的"路线图",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中,有哪些已然明确、可避免重复探索的领域?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加以解析。强化一种思维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站在媒体人的角度看,就是在网络和数字技术  相似文献   

7.
薛晓薇 《新闻世界》2014,(6):229-230
本文从《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对波士顿爆炸案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结合报道文本进行话语分析,通过对两大媒体报道的主题、基调、内容、态度等方面的差异,观察两报在报道框架以及风险传播机制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邵满春 《声屏世界》2014,(11):16-18
<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在新媒体条件下为我国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了蓝图。这里面提出了要"打造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这一体系完全不同于原来的传播体系,其特征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9.
"校园欺凌"近年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话题.因其普遍存在于校园,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大多涉及未成年人,话题极具敏感性.因而媒体报道的内容、角度和方式至关重要.本文选取2006至2016年《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关于"校园欺凌"的报道,通过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总结其报道特征,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辉 《中国记者》2015,(3):73-75
江苏广电总台36集全媒体大型系列节目《你所不知道的中国》以多维创新提升报道有效性的同时,大胆突破既有制播模式,在"融合"中强调"差异",在"熟悉"中营造"陌生",收视率稳居同时段省级卫视主要新闻节目收视前三位,江苏网络电视台专题总流量(PV)超2400万,凤凰网专题总流量(PV)超过4010万,实现了"宣传品、作品、产品"的统一。《中国记者》2015年第1期刊发的相关访谈中对该节目有所分析,本文则从立意、叙事文本和台网融合、跨平台合作等方面,分析了《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闻网站是两会报道的重要力量,其融媒体报道方式对两会报道乃至媒体深度融合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华龙网为例,分析其在2021年两会报道中的融合模式创新——通过创意、技术的运用,打造出一批融媒体产品,形成融合式报道、沉浸式报道、互动式报道等融合模式,以期为业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从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三个方面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文中明确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  相似文献   

13.
媒体报道概览10月23日,事件发生.11月8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第一篇关于此事的报道:《妻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丈夫躲隔壁"忍辱"一小时》,随即引发广泛关注.(文章作者成希曾在访谈时透露:"事发十几天,杨武跟很多媒体求助过,但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他找到了南都,我立即赶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应他的请求报道此案.")  相似文献   

14.
唐婧 《今传媒》2016,(7):52-56
通过研究国外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对中国社会重要议题的反馈来研究中国国家形象,是互联网时代对外传播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媒体形态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德国民众对中国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要议题的认知也不仅停留在德国媒体报道的层面和深度.论文主要分析《时代》周报和《明镜》周刊网络版中2013年11月1日至2015年4月31日关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各层面报道后网络读者跟帖,并以此为基础比较网络读者跟帖与媒体报道中中国形象的异同.最后,从对外传播内容、方式、途径需更注重针对性的角度,提出精准塑造中国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晓红 《传媒》2016,(5):9-11
地市党报作为我国党报方阵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当地具有很大影响.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以来,各地媒体广泛开展以融合求发展、用发展促融合的创新实践.一年多来,地市党报在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融合之路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围绕“地市党报融合发展”这一主题,以地市党报业界人士2015年度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及相关研讨会资料为依据,梳理有关地市党报融合发展的实践与研究成果,以期为业界和学界进一步实践和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2008年11月17日《三联生活周刊》和2008年11月17、18日《南方人物周刊》中,关于程春明案的报道文本。本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了分析,以期管窥两家媒体在对同一事件进行报道时,倾向性有何不同。并对媒体报道产生倾向性的原因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戎明昌  赵杨 《传媒》2017,(10):29-30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南方日报》坚持移动优先、强化融合传播,进一步探索全媒体报道方式,生产了一批融媒体报道精品,提高了主流舆沦到达率,唱响了两会主旋律。其中,时政类脱口秀短视频节目——《两会TALKS》便是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是我国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各地都在为完成任务而努力,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关于节能减排的新闻事件很自然地成了各级媒体报道和关注的重点。在众多的报道中,宁波电视台制作的电视专题《如此转移》在2010年度浙江广播电视新闻奖评比中荣获专题类一等奖。在同一类型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如何以独特视角发掘新闻价值,《如此转移》的创作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启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语: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的通过对新闻传播业以及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意义重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使得主流媒体可以应用新媒体技术,加强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能力;而新媒体也可以借鉴传统媒体的报道经验与专业能力,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当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对新闻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媒体融合的发  相似文献   

20.
报纸是一种可以从中获得国际新闻的媒介,本文通过对《劳动报(la jornada)》关于中国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中国在墨西哥报纸上呈现的形象和特点。我们不仅研究报道的内容,还研究报道的选材,因为选择正面或负面消息取决于媒体的报道意图,取决于它想对读着产生什么影响。此外研究一段特定时间的新闻,还能看出墨西哥对中国的态度变化和趋势。这样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墨西哥如何看待中国,从国际文化传播方面探索,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