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期望理论以关注个体的自我利益为出发点来强调激励水平的效果,文章将期望理论涉及的三个要素:期望值、效价与相关性引入图书馆的用户服务过程,指出馆员与用户激励的双向性与能动性,通过对图书馆用户和馆员的期望理论分析,重点阐述了图书馆用户的激励路径,包括用户"金字塔"式需求的分析、"期望——效价——激励"的动态过程、营造合理科学的目标环境、制定有效的相关性评估体系等,以用户和馆员的双激励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青年馆员的处境、现状出发,介绍并利用期望理论探讨了如何应用期望理论激励和调动青年馆员的积极性,从而让图书馆的青年馆员成为图书馆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归因理论作为一种内在的激励理论,可以通过改变员工的归因态度和归因认识来激励和引导他们的行为,从而达到最佳工作效果。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归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归因与馆员的绩效考核;归因与馆员的工作激励;归因与馆员的情绪调节。  相似文献   

4.
应用内部营销理论,通过对图书馆馆员的调研,了解馆员需求,并依据馆员需求的不同对其进行细分,开发设计出满足馆员需求的"工作产品",可吸引、激励、保留能够胜任工作的馆员,以促进图书馆管理目标的实现。在简述内部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应用内部营销理论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步骤。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员激励管理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运用赫茨伯格(Frederick·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联系图书馆的管理实际,提出在图书馆馆员管理中应同时考虑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而且应特别重视激励方式。在选择切实可行的激励方式、增强图书馆馆员管理规范性的基础上,因人而异,根据层次性要求,采用柔性化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6.
激励理论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励理论是组织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应运用激励理论构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7.
激励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从管理者激励馆员,馆员之间的相互激励,馆员自我激励等三个方面入手,论述激励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学科建设的大学知识型馆员激励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知识型馆员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主体,其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科建设。因此,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馆员在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是需要探讨的一个新课题。在分析了知识型馆员的特点,剖析了现阶段大学对知识型馆员激励的误区,提出了构建大学知识型馆员的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进行图书馆服务应用的解读,将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与相关性引入图书馆服务中,指出图书馆服务正是用户与馆员各自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过程。将"期望———服务———相关性———效价——激励"的动态过程与图书馆服务的特殊性进行有机结合,设计了期望理论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动态模型,并阐述了个体需求与期望值之间的函数关系、用户与馆员的服务过程表现具有双向性、服务过程的体验与满意作用于相关性、每个构成要素共同作用于激励系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然而,由于馆员职业定位与实际待遇落差、长时间高重复低创造性的工作、缺乏培训机会、职业前景堪忧等因素的不断侵蚀,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馆员养成了普遍性、传染性的馆员惰性现象。  相似文献   

11.
根据青年馆员的个性特征。提出了青年馆员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三大激励:精神激励,机制激励和自我激励。  相似文献   

12.
景晶  郑永田 《图书馆》2012,(4):66-68
馆员的有效激励机制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研究领域。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馆员调查问卷,发现馆员具有朴素而强烈的酬薪需求、突出的尊重和认可需求、全面成长需求、需求多样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并提出了有效的馆员激励对策,包括公平酬薪激励、差异福利激励、尊重和认可激励、全方位成长激励以及快乐工作激励。  相似文献   

13.
现代图书馆激励管理的新探索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莫其强 《图书馆论坛》2002,22(4):7-8,32
分析了现代图书馆激励管理的有关因素,明确了管理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增强馆员能动作用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知识型馆员的需求特征、制度管理的功能以及对知识型馆员管理的不足。同时,论述了激励管理的概念、功能及对知识型馆员运用激励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激励管理的几个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鲶鱼效应对管理学的启示出发,分析了图书馆引入鲶鱼型领导的必要性,提出将路径一目标理论引入鲶鱼型领导对馆员的管理,并进一步阐述了应如何有效利用该理论激励馆员,进而实现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图书馆高素质馆员的特点,探讨了对高素质馆员激励的必要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从21所中学的申报表和若干个案分析,看出图书馆馆员情况在边缘化状态;通过对多元智力、犯人船事件、激励、格雷欣法则和阿克洛夫模型5个方面作了思考,提出无论是制度上、机制上、图书馆目标上,还是馆员自身努力上都有待创新。  相似文献   

18.
激励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积极性的调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分析了影响高校图书馆馆员积极性的因素.论述了激励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一些新颖有效的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19.
创客空间服务推动着图书馆的人力资源重组与变革,激励馆员积极面对变革、参与变革。文章通过馆员访谈,运用扎根方法从馆员需求的视角构建出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激励机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激励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与完善。文章得出以下结论:馆员正向激励包括工作条件与环境、服务能力建设、参与动机强化、馆员获得感知4个维度;该激励机制对于增强馆员参与转型服务意愿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激励——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图书馆对馆员实施激励管理的现实意义,阐述了激励的目标,着重论述了实施有效激励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