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颖 《中国广播》2013,(6):76-78
近年来广播专题节目的形态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广播专题节目渐渐淡出,运用纪录片创作理念、创作规律和创作手法,以突出新闻现场纪实为核心架构的音响纪录片渐露头角。这种改变不仅是音响纪录手法的变化,更是创作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刘颖 《新闻前哨》2012,(6):83-84
伴随着媒体市场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故事化创作手法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闻创作方式之一。电视民生新闻以轻松活泼的文化休闲方式,用讲故事、设置悬念的手法呈现给观众种种视觉奇观,既体现了主流媒体通过日常生活题材反映社会、反映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电视民生新闻:在故事化的叙述中坚守新闻的真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广泛运用在电视民生新闻中,这种叙述方式可以拉近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使民生新闻特有的亲民效果得到延伸。随着这种叙述方式的广泛应用,电视民生新闻中出现了一些因故事化而导致新闻失真的种种现象。本文试澄清电视民生新闻中故事化叙述方式的界定,并分析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在电视民生新闻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中坚守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闻故事化,指的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报道新闻的手法.这种报道手法由来已久,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体"就以平民化、富于人情味的特稿报道新闻,使得新闻的报道富有故事化的情节,成为较早的新闻故事化的典范.近年来,随着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都市报和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涌现,新闻故事化的报道手法有了进一步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时政新闻报道的特点以及广播时政新闻的优势,并根据这些特点和优势来创新创作手法,同时坚持以民生、民情、民意为出发点,深入透析时政新闻,以期能够将广播时政新闻进行全面推广,进而使之能够将广播时政新闻报道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报道最为重要的内容,是电视台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的平台,对于让人民群众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群众了解国家政策的重要手段,时政新闻肯定要注重民生化建设,但是目前,时政新闻格式化等问题降低了人们对于新闻的兴趣,本文对当前时政新闻民生化创作的必然趋势进行剖析研究,并基于此提出一些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创作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地方民生新闻,在中国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由最初的让受众耳目一新,到今天的日渐式微,悉数其中原由,这与民生新闻选题内容的琐碎化、同质化、表象化、一般化有直接关系。民生新闻要想创新和突破,留住一批忠实观众,首先就要从选题和策划入手。在前期谋划中,对民生新闻的内容和报道方式进行筛选和研究,创作出能被受众接受并对受众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闻节目平民化、娱乐化和故事化是当前电视新闻的主要发展趋势,各大电视媒体对平民化手法的应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应该是取材于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社会,是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遇到发展瓶颈,比如,内容走向低俗化,手法偏向煽情化,过分强调地域,同质化严重,权限越位,角色异化。面对这些问题,电视民生新闻必须进行自我突破,在内容上追求"大民生",报道上树立本土风格,采取体验式的报道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徐军 《新闻世界》2009,(9):27-27
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人性化、故事化、平民化和娱乐化,尤其是平民化的创作手法、更是各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随着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推出,“平民化”的民生新闻便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从中央台的《实话实说》到江苏都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从安徽经视的《第一时间》到滁州台的《大家谈》《民生》等栏目,  相似文献   

11.
邹梨 《东南传播》2013,(7):71-73
目前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开办了民生新闻节目,福建本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就达到数十家。如今民生新闻的生存状态尴尬,普遍陷入了报道同质化、题材雷同化、观众审美疲劳的局面,本文以收视率屡创新高的综艺类真人秀节目的表现形式、互动手法为研究对象,结合电视民生新闻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电视民生新闻《新闻达人脱口秀》的表现形式的创意和执行。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往往关注于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让民生新闻的报道手法得到全面创新,这不仅能让民生新闻更好的被普通百姓所接纳与认可,这也能够更好的发挥民生新闻播报中隐藏的新闻价值。本文将具体谈谈关于民生新闻报道手法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往往反映的是百姓身边的事,电视民生新闻写作中既要注重导语和结尾的写作,熟练运用导语和结尾写作的各种手法,也要讲究叙事方式,注意"闲笔"的运用,以达到吸引观众、留住观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已经创作出品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作品中,类型和手法不尽相同,下面笔者从作品纪录创作的媒体形式、呈现的类型以及创作手法进行分析. 一、媒体形式:电视系列纪录片与纪录电影 从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的创作来看,主要有两种媒体形式,一种是电视系列纪录片,一种是纪录电影.当然这两种媒介的差异不仅仅是记录介质,而且在影片容量、制作技法、叙事结构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各地电视台的民生新闻风生水起,影响力不断增大,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民生新闻火爆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低俗化、琐碎化等。然而,各地电视人正在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新的尝试,民生新闻出现了新的动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董修敬 《新闻传播》2009,(6):119-119
把新闻内容当作故事来讲,已经成为业界一种“时尚”.尤其是民生新闻报道的一种新趋势.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这种写作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趣味性和人情味.为当前的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但是.在业界众多呼声中都提出新闻故事化的之际,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又如何把故事化的新闻升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呢?本文通过具体的分析和阐述.对如何提升“新闻故事化”的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的电视新闻来看,新闻的"民生化、故事化"已经成为新的潮流在电视传媒界大肆风靡。本文主要从电视新闻民生化、故事化的概念与意义出发,对电视新闻民生化和故事化的弊端及发展建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所谓纪录片娱乐化,就是借鉴故事片等其他叙事艺术的手法和技巧,用讲故事的方式,综合利用各种电视手段生动活泼地把纪录片呈现给观众。如在创作时注重对纪录对象采取情感化、情节化表现,大量运用悬念和揭秘等叙事手法,追求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对声画元素进行唯美处理,把严肃的历史、科技知识进行娱乐化的包装,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电视手段讲述给观众。这种理念和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摈弃了纪录片创作者个性至上、漠视收视对  相似文献   

19.
石春秀 《大观周刊》2012,(34):66-66
本文以民生新闻为例,对娱乐化大潮下的新闻价值进行分析。发现娱乐化大潮下民生新闻的几大特点,并从民生新闻的这些特点中剖析出娱乐化大潮下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电视民生新闻以其短、平、快的风格摆脱了传统新闻刻板生硬、宣传味极浓的窠臼,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但电视民生新闻对民生的关切,只是简单停留在快速反映民情、引起人们兴趣的层面,这使得电视民生新闻肤浅而趋于浅表化,对电视民生新闻的长久发展极其不利。本文以湖南都市频道《都市一时间》为例,从电视民生新闻浅表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