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将是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使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8年初正式启动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并于2008年6月11日召开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会.在此之后,研究项目的各研究课题也陆续召开了开题报告会.各研究课题组在开题的过程中对"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命题提出了初步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3.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在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大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汇聚一堂,总结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进步和成就,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如何发挥高等教育功能优势,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助力。与会领导和专家普遍认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应深刻认识教育强国核心要义,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为抓手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全面理解教育强国时代特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准确把握高等教育使命方向,助力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4.
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要求,同时也是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自主创新是其灵魂.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加大政府对科研创新的经费投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历史方位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结构、管理体制、经费保障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等都存在差距.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条件和经济实力,应当加强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加强人文社科类高校及学科专业的建设,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制度,加大经费投入,争取早日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推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和经济强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的大国,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发展目标。从字面上看"高等教育强国"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高等教育系统本身强大;第二层含义指通过高等教育去促进国家强大。在现实意义中,这两个层面也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促进国家富强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也只有在推动国家走向强大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做强。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论断,是对马克思关于"扩大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实现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要优化调整高校的布局和定位,努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加强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把吉林省高等教育推向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轨道。  相似文献   

8.
围绕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这一主题,来自北京大学等14所大学的近50位博士生就改革开放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就和经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论题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9.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是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战略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宏观背景下产生的,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本文探讨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八项内涵指标,认为这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主要发展方向;研究了大学如何抓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机遇,选择符合自身特点和愿景的发展战略,并对优先战略、稳定战略、培育战略、回避战略、自然消亡战略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周远清会长的领导下.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历届论坛主题都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和中国特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积极探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推动了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丰富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透视高等教育的深层文化因素,研究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文化渗透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趋势。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的教育使命。研究新时代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将有助于高等教育研究者把握二者之间动态的深层次关系,促进二者彼此深入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普及,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实现新的作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以坚守文化自信为导向,探讨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标准化建设、对标世界水平的国际化建设、基于文化自强的民族化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明确“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开辟高等教育多元化筹资新赛道,推动社会捐赠参与构建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相匹配的战略性投入机制,成为支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由重点建设到全面发展的转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就是建立一流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重点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六十年的理念变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念创新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思想先导。建国六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变迁的规律表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以史为鉴,遵循科学发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基于本土性、合乎目的性、富于创造性,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路线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美国联邦教育部、世界银行、中国教育部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在重点研究比较分析了八国集团(G8)、澳大利亚、欧盟和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基本指标后发现,高等教育强国具备一些基本的特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65%以上;高等教育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在1%以上;留学生占本国高等教育学生规模的比例在3%以上;适龄(25-64岁年龄段)人口中的30%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全职教师的65%以上拥有博士学位.根据这些基本特征,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描绘了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路线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中,建设教育强国已经从教育的价值愿景上升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因素。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迫切需要系统理解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的主要特征,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问题挑战,努力践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初心使命,特别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调整布局结构、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等六个方面重点发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  相似文献   

17.
"发展是第一要义"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国既有加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有超越发展的巨大空间."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不仅是执政理念,也应成为一种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统筹兼顾、全面协调"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可持续发展"则强调了现代道德观念.知识劳动"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基础,高等教育必须服务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目标.要使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知表知理,让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全面协调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8.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正在成为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的战略目标。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是什么?这是我们在讨论有关高等教育强国问题时必须首先考虑的。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各级政府、社会第三方和大学内部组织机构共同构建,表现出"国家规制,立法引领;统一认证,分层评估;内外结合,共同监督"等特征,在使澳大利亚走向高等教育强国之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为我国建设"双一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高等教育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节奏相契合,历经了科教兴国、教育强国两个宏观战略机遇期,并在科教兴国时期借助邓小平的两次南巡,兴起了"新大学运动"、实施了教育强省战略,在建设教育强国时期,先后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创强争先建高地"等战略。邓小平的发展理念与广东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存在着深度的逻辑关联。在"后邓小平时代",广东高等教育继续发展,但其发展策略仍需谨慎审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