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2013年,中国迎来了电视剧市场的新高潮,据调查,国内电视剧市场产量高达15000集。然而,电视剧在数量上的创新却没有带来质量方面的改进。在电视剧制作质量方面,纵观一整年,似乎没有一部高品质、制作上乘的电视剧。围绕中国电视剧市场现状,探讨中国电视剧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04,(1):33-33
2003年5期《荧屏内外》(安徽)《透视中国电视剧市场》一文,分析了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四个特征:一、中国电视剧市场已具一定规模。市场上新电视剧的发行销售数量稍微保持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电视剧交易占到中国电视节目交易总量的90%,而电视剧前后的广告收入占电视台广告收入的70%,观众收看电视剧的时间在所有节目中最大。二、电视剧生产数量庞大,类型化明显。历史正剧、传奇剧、武打剧、都市言情剧、涉案剧、情景喜剧等  相似文献   

3.
2009年是中国电视剧在传统题材上寻求新突破、进行题材变革的一年,各类题材的电视剧在各大卫视播出,受到热评热议。而电视剧在市场上的变革,开始理性探索电视剧市场的发展道路,创新型营销方式也被提上发展日程。中国电视剧题材、艺术、市场的三大变革点亮了2009年电视荧屏。  相似文献   

4.
黄斌 《视听界》2014,(6):78-79
电视剧项目的内容评估是电视剧能否投入拍摄的基点。本文从电视剧评估与市场互动的制约因素入手,分析电视剧内容评估的现状,并提出电视剧评估与市场互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电视剧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剧市场。一则,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观众群体,一部电视剧的观众动辄几亿。二则,电视剧的播出量世界第一,没有哪个国家的绝大部分电视频道把黄金时段都交给了电视剧。三则,中国的电视剧生产量稳居全球第一,每年有2万集左右的电视剧生产。2013年,国内电视剧市场沿袭近几年的繁荣势头,创作量和投资额都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6.
刘菡  张勇 《出版广角》2015,(17):162-164
电视剧作为一种外部性较强的文化产品,需要政策加以调控和规制。本文收集了1983—2014年的95个电视剧产品市场政策,通过对其进行梳理分类,对电视剧市场制作主体准入、电视剧产品内容准入以及境外电视剧产品准入三个方面的政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王晓明  金珠 《视听界》2012,(1):20-20
对绝大多数电视台来说,电视剧一直是收视贡献最大、风险低、回报高的收视品种,故而,《视听界》非常关注电视剧市场的走势。岁末年初,电视剧市场激流涌动,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就我国电视剧市场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电视剧发行规模庞大,部数不断下滑,平均每部剧集数不断拉长,因此总集数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全国电视市场的电视剧不断增加播出比重,而电视剧收视份额逐渐降低使其收视效率有下降趋势,收视高于播出,市场供不应求;中央台与省级频道在播出份额、收视份额和资源利用率的差距明显,但两者都有播出份额增加、收视份额减少的特征,两者的资源利用率也呈现下降趋势、针对我国电视剧收视市场现状特点,总结了我国电视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凯 《新闻界》2006,19(5):29-30
一、国产电视剧市场概况 据上海电视节组委会发布的“2005—2006中国电视剧市场调查报告”称,2004年,国内电视剧无论是在申报数量、制作数量还是制作长度方面仍呈现上升趋势。去年全国电视剧申报数量为2843部,共69613集,创下历史新高。这显示了国产电视剧市场的日益活跃。  相似文献   

10.
刘园园 《视听界》2011,(6):75-81
在我国,电视剧是最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平均每位观众每天收看电视剧的时间近1小时,约为收视时I司的1/3,在中国电视总体收入中,电视剧占七成,电视台近六成的广告收入基于电视剧获得。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大批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本不断涌入电视剧领域。从电视剧的全球市场来看,美国的电视剧产业是高度商业化的,它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处于文化霸主和内容强势地位。美国控制了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每年向其他国  相似文献   

11.
自1995年广播电影电视部制定了新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制度,取消了禁止私人制作电视剧的条款,大批的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开始涌入电视剧领域.目前从电视剧整体市场来看,电视剧市场供大于求的供求失衡现象依然明显,只有约15%的制作企业盈利.为此,作者试图从价值链角度来探讨电视剧制作企业的生存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2.
电视剧是当前电视节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视频道收视率的重要支撑。对于电视剧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形成原因的研究多以美国为范例,认为国内市场规模与文化贴现的程度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所在。但这一结论无法解释韩国、中国的电视剧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差异。作为对上述研究的修正,本文认为,在电视剧产业制度安排中,电视剧生产者的权益安排是电视剧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结构核心所在,不同的产制模式形成不同的动力结构,进而决定电视剧国际竞争力的大小。目前,国际电视剧的产制模式大致可以分为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和韩国模式,其中美国、英国模式为强调制播分离,而韩国模式强调制播合一。三种模式分别使用不同的权益分割技巧来分配市场收益和风险,为电视剧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不同的动力结构和国际市场扩张能力。对照上述三种模式的形成与演变,文章最后探讨了我国电视剧国际市场拓展乏力的病因,认为,国有垄断性播出平台和民营主导的竞争性制作平台间的收益分配失衡是制约我国电视剧实现海外扩张战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电视剧市场应破除唯收视率现象叶之植在《破除唯收视率评奖要带头》一文中指出,当前电视剧市场的发展虽然生机勃勃,影响和受众不断扩大,并涌现出了一大批人们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但单纯注重市场、罔顾社会效益、跟风模仿、急功近利以及唯收视率等现象也比比皆是。这些现象,不仅有碍于电视剧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在价值取向、艺术标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李叶子 《今传媒》2016,(10):93-94
随着日本、美国、英国的电视剧甚至泰国等国家的电视剧席卷中国电视收视市场。一直以来在中国电视剧收视市场长久不衰的韩国电视剧也不甘落后,韩国言情电视剧在叙事艺术上不断自我完善。本文以言情电视剧中人物角色设定为切入点,将21世纪以来突出的人物形象设定予以分类归纳论述,归纳21世纪韩国言情剧人物形象设定的变迁,以求更系统的研究韩国言情电视剧叙事艺术,与此同时,通过人物角色产生共鸣,在电视剧中看到受众自我的缩影,从而找回初心。  相似文献   

15.
刘哲旋 《声屏世界》2013,(12):48-50
当今,电视剧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部分,面对13亿人口的这个巨大市场,围绕电视剧的生产、发行造就了一大批影视制作公司,并由此衍生出一条以电视剧为中心的集创作、制作、融资、营销、收视调查和衍生产品开发于一体的产业运行体系。正因为如此,对电视剧市场的研究、管理、探讨成为一种急需。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电视剧进入市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对于电视台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和包袱。在这种形势下,电视剧生产必然走向多元化。一些热衷于电视化的企业和社会人士纷纷投身到这个行当之中,促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电视节目市场。随着电视节目生产规模和方式的发展与成熟,电视剧制片人树立了在电视剧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肩负起众多电视传媒机构的节目生产和供应使命,从而形成了电视剧市场。  相似文献   

17.
王栋  秦赟 《新闻传播》2013,(12):20-21
电视剧市场目前有种相当盲目跟风、急功近利的态势。许多大公司不经过创作沉淀盲目上马项目,导致电视剧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现象,而一些经典电视剧却在被电视台无数次地重播。本文试论述重播神剧的成功之处,以期总结经验,提高精品创作。  相似文献   

18.
方堃 《新闻知识》2012,(2):96-98
目前,国内电视剧市场国产剧量多而质不精,韩剧、美剧等国外电视剧在各大视频网站热门剧集搜索排行榜上稳居高位。因此,研究国外电视剧的发展模式,对于增强我国电视剧的国际竞争力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美国、英国、韩国的电视剧特点,探究其对我国电视剧在高速发展时期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国产电视剧是我国文化传媒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市场及有利的发展趋势,但是随着限娱令等各项政策的推出,对国产电视剧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笔者对此展开论述,探讨国家政策对国产电视剧的影响,以及国产电视剧具备广阔市场的原因,并综合目前的热点电视剧收视人群与收视率分析,预测未来的创作方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李岚  莫桦 《视听界》2013,(1):24-28
随着三网融合持续推动以及信息和传播技术(ICT)的不断普及,新媒体力量快速崛起,从电视剧产业链的各环节全面争夺传统播出平台发展空间,电视剧市场风起云涌,充满变数,也充满机遇。本文深入分析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电视剧播出市场的“剧战”态势,剖析管放并举的政策环境,对媒介融合条件下的电视剧市场发展走向做出解析和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