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依恋理论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及行为产生。大学生负性情绪已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关依恋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为如何调节大学生负性情绪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及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32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与正性情绪的情感分享、维持和负性情绪的转移、放松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正性情绪的克制和负性情绪的发泄、压抑、体验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与正性情绪的情感分享、自我激励、维持、表露和负性情绪的重评、转移、放松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负性情绪的发泄、体验、压抑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对人际关系困扰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正性情绪的分享与维持、负性情绪的及时转移与放松有助于改善个体的人际关系状况,提高生活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3.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会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由于大量生理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变化加在一起,会提高该时期抑郁的发生频率。本文从心理、社会因素两方面对影响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心理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学生的情绪特点着手 ,阐明情绪与人的认知过程及躯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从学习压力、家庭经济、恋爱等多方面因素分析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 ,探讨适时有效的心理护理 ,减少或消除大学生负性情绪恶化进而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 .  相似文献   

5.
负性情绪会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引起高职院校学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包括学习压力、家庭环境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等。从原因着手,找出负性情绪产生之前的控制方法和负性情绪产生之后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状关注:焦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沉重压力焦虑是困扰人类生命、发作频率最高的一种复合型负性情绪。如今",我焦虑啊!"已不知不觉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口头禅。从现实角度讲,它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在我国的大学校园中,许多  相似文献   

7.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会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大学生抑郁的心理成因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偏差、缺少社会支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人际关系的困扰、人格缺陷、恋爱与性心理的不成熟六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一要引导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二要教会大学生合理进行自我调节,三要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四要完善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226名非英语专业回、汉族大学生的英语负性学业情绪,结果表明,汉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失望、焦虑、沮丧等负性学业情绪;回族大学生的失望与焦虑情绪更加明显,失望情绪与个人因素、课堂因素、学习观念及动机呈强正相关,而焦虑情绪与个人因素、E媒体呈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情绪调节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联非常密切,情绪调节技能的不足往往会导致很多情绪障碍的发生.为探讨情绪调节技能与情绪适应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将《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和《正负性感情检核表》施测于149名听障大学生和159名普通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听障大学生在情绪调节技能的三个方面(情绪接受、冲动控制和策略使用)体验到更多的困难,在情绪适应方面体验到更少的正性情绪和更多的负性情绪.进一步分析发现,对负性情绪的预测中,听障状态和策略使用的主效应显著,听障状态对情绪接受与负性情绪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即情绪接受方面的困难对听障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体验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对普通大学生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这对我们设计和实施情绪调节技能方面的针对性培训来改善听障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负性情绪会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社会支持的最优匹配理论认为感知到不同来源、类型和形式的社会支持对个体负性情绪的影响有所不同。通过选取480名大学生,采用2(支持来源:熟悉同伴、陌生同伴)×2(支持类型:信息支持、情感支持)×2(支持形式:可见支持、不可见支持)三因素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发现对中等强度压力情境引发的负性情绪,同伴支持的最优匹配组合为不可见信息支持和熟悉同伴不可见支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对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负性情绪与心理韧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幸福感总分与负性情绪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心理韧性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心理韧性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得分越高,在个体面临负性情绪时所拥有的保护资源就越多,进而影响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现状关注:焦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沉重压力 焦虑是困扰人类生命、发作频率最高的一种复合型负性情绪。如今,“我焦虑啊!”已不知不觉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口头禅。从现实角度讲,它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在我国的大学校园中,许多学生身上已经出现了过度焦虑,甚至病态焦虑现象,使个体缺乏生活目标和方向,使心灵变得悲伤和痛苦。焦虑正逐渐地吞噬着他们的心灵乃至生命,同时也造成了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负性情绪性记忆大多是一些给个体带来痛苦的记忆,对于这些记忆能否有意遗忘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负性情绪记忆有意遗忘的本质就是负性情绪记忆的主动抑制.不管是定向遗忘还是压抑遗忘研究都发现负性情绪影响记忆抑制,但是这种影响究竟是促进还是损害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并且都能获得脑机制研究结论的支持.将来应进行负性图片与负性词有意遗忘的比较研究,负性情绪记忆有意遗忘提取阶段的ERP研究以及定向遗忘与压抑遗忘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孤独感量表、负性情绪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359名大学生进行测定,探讨三者关系.结果表明,手机成瘾在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及生源地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均呈显著正相关;负性情绪在大学生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孤独感和负性情绪是影响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可以从降低孤独感、改善负性情绪入手.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焦虑"作为大学生与网络接触产生的负面情绪,正在学生群体中蔓延,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逐渐呈现出矛盾化、冲突性、干扰性和障碍化的新特征。网络信息焦虑的形成有着特定的信息技术、个体主客观因素、主体行为方式和社会环境等原因,我们要从构建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引导合理利用网络信息、促进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存在着负性情绪体验,且个别负性情绪如心烦等出现频次高。由于工作中的持续性压力源、大学教师多重角色冲突、教学与科研矛盾,以及教师个体认知策略不同等原因导致高校教师负性情绪的产生。并从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创造良好组织环境和社会支持系统,教师个体因素调整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情绪对学习动力的影响,阐述了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情绪的三步骤,以达到帮助大学生最大限度发挥情绪对学习动力的积极作用,提高学业成绩和生活幸福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自我情绪调节是指个体为应付环境要求及其有关的情绪困扰而做出的情绪认知方面的有意识的调整行为,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生由于情绪的不稳定带来的一系列的学习上的问题,根据认知情绪调节的相关理论,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团体咨询的方法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抑郁能够对大学生的情绪产生困扰,并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团体心理咨询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学生缓解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郭韶敏 《教育与职业》2007,(26):100-102
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出现情绪障碍,对学习、生活产生极大影响.文章试图从其表现、成因方面加以分析,并提出大学生自救的建议,旨在帮助大学生主动走出消极情绪困扰,提高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