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农民传统伦理道德的形成,是中国农民与其所面临的环境、从事的生产生活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土与乡,这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农民的精神活动提供了一种文化框架,正是这种文化框架为中国农民提供了生活和生产中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有必要关注这些持续了几千年甚至仍在中国农民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伦理道德诉求。弘扬其精华,扬弃其不足,重视对农民传统伦理道德的利用与引领,是新农村建设中精神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农民精神文化素质的提升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保证.随着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口袋"里富裕起来的农民也渴望"脑袋"得以富裕起来,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因此.文章从江西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出发,对江西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缺失的现状、根源及如何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孟庆源 《考试周刊》2010,(3):145-146
本文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赣南新农村建设中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赣南农民的体育文化意识相对薄弱;新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欠缺:新农村体育文化体育组织机构不健全:农民体育运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从而提出促进赣南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措施。即提高农民对体育文化的认识为突破口,以新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健全新农村体制为保障。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首要是实现农民观念的现代化;而现代农民观念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经济观念、政治观念、精神观念、文化观念、法制观念等。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开展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大众传媒手段建设等多种途径去构建中国农民观念现代化体系,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重视农民人格问题.新型农民人格的具体存在方式,是独立性、创造性及和谐性向度.培养农民的理性精神、独立自主的主体精神、同情心与敬重法的精神、合宜与合作精神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实施“职成教一体化”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诸城市教育局认真贯彻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三农",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大力实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一体化管理,整合职成教育资源,推进学校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  相似文献   

7.
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这是由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农民的主体性和战略层面决定的.面对农民的现状,当前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主要表现为增强致富本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必须从解决消除二元体制、深化农村改革、侧重“放活“等深层次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诸城市教育局认真贯彻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三农”,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大力实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一体化管理,整合职成教育资源,推进学校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农民增收缓慢,在很多方面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这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如今,三农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进行全面建设的现阶段,农村的具体建设需要具体对待.这种要求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建设,以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基础,要在不断提高农民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更多关注农民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作为提高农民精神生活的乡镇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农村提高农民精神文明的主战场.因此,乡镇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农民的要求为基础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领域的具体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乡风文明"在本质上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工程。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其新农村及其乡风文明建设对全国新农村及其乡风文明建设的成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主要以河南省的调研数据为基点,对乡风文明建设的状况给予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中国农村改革近3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各方面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当前农村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影响着新时期和谐农村的构建。针对当前农村不和谐的因素,各级政府要深化认识,有所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妥善化解当前农村各种矛盾,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生态文明、乡风村风文明建设,高扬公正理念,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能走法治道路,必须从法律杠杆、法律制度和法治精神三个方面全面推进:用法律杠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法律制度规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法治精神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层次。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环境及动力支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通过省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在乡镇文化工作站和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向着常态化、科学化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并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同时,中央关于农村建设的政策法规、农民的个人需求、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需要为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应进一步加强领导 ,完善各种机制 ;以人为本 ,加强思想、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的普及教育 ,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加大建设投入 ,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 ;加强制度、法律保障体系建设 ;坚持不懈地抓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相似文献   

16.
戏曲扮演着活跃乡村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重要角色,戏曲表演艺术代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对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激励人民奋发向上、陶冶人民的道德情操、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推动经济发展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文化建设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但目前新年农村文化建设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探讨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策略和有效途径能对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新农村建设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中国自身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照搬外国模式,而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滞后、生活单调贫乏、组织不够完善以及各种落后思想和文化的侵蚀等,是亟待突破的难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有组织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四县市“农家乐”业主和非业主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应用归纳分析和比较分析法,探讨“农家乐”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如下:“农家乐”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直接参与“农家乐”业主的影响程度大于没有直接参与旅游的非业主社区居民;“农家乐”对新农村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方面作用具有不均衡性,表现为对“物质文明”作用最强,其次为“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最弱,直接参与“农家乐”业主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三个方面的影响程度较大,而“政治文明”方面的影响较弱;“农家乐”对新农村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不同具体方面的作用呈现各自独特的特点。文章的研究成果对“农家乐”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