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审意见(节选) 一、稿件总评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一书,清阮元撰.阮元生于文武兼治之仕宦世家,家资殷丰,颇有书藏,父母皆通诗书,家学渊源;本人师从戴震,为徽派朴学之重镇巨擘,乾隆进士,历任高官,在儒生中颇有号召力.阮主政江西于南昌府学所刻《十三经注疏》今为《十三经》通行经典刻本,然此次刻经源起实为其更早一次学术活动,即始于嘉庆六年的校经活动.有感于当时通行之毛本经书错舛流沿,阮元以其与自藏善本对校,成《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一书,刻印于文选楼.今通行本《十三经注疏》所附《校勘记》多以此为祖本,抄写过程中,难免益误.今对文选楼本《校勘记》进行校点整理,并与南昌府学《注疏》所附《校勘记》进行对校,单独出版,实有益学者,也是对《校勘记》这部校勘学集大成之作的首次校点整理.  相似文献   

2.
今人吴树平先生的《东观汉记校注》虽为《东观汉记》现今最好的辑本,但仍遗存一些失收、漏收,断句存疑及校勘不精等问题。今以孔广陶本《北堂书钞》为研究底本,仅就阅读《东观汉记校注》时发现的一些辑佚漏收的问题,拈出校勘可补正者七则,并依照所在页码次序逐条胪列于下,以供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4年8月底,笔者在上海图书馆访书期 间,得读该馆所藏清江永《善馀堂文集》,1册,不 分卷,为吴县潘氏宝山楼核钞本。书中所收录的 文章分别为《太极图说》、《性理论》等文二十余 篇,为研究江永学说极为珍贵的材料。如书中 《答戴生东原书》与全书最末所附戴震《戴东原撰 寿序》等文,又是研究江、戴学术与关系的重要文 章。《寿序》一文,为乾隆十五年(1750)江氏七十 大寿时戴氏所撰,于江永学行有极高之评价,民 国间学者以为戴氏不尊江氏之说,观此文亦当不 攻而自破。该文亦为前些年出版的《戴震全集》 与《戴震全书》所未收,现钞出并以《江慎修先生 七十寿序》为题,公诸同好,并补戴集之阙焉。  相似文献   

4.
胡培翚在撰著《仪礼正义》时常征引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的校勘成果。在胡培翚撰著《正义》的过程中,阮元《校勘记》曾出现三种版本,且每种版本的校勘内容不大一致。通过对《正义》所引《校勘记》内容的检索以及与三种版本校勘内容的比照,发现《正义》所引《校勘记》之版本实为文选楼刻本,但胡氏在征引的过程中也参照了南昌府学本及学海堂本的校勘内容。  相似文献   

5.
武英殿本《十三经注疏》是历史上唯一的经、注、疏及音义四者俱备的《十三经注疏》官方刻本,其中殿本《仪礼注疏》以监本为底本,审慎参校,校正了监本中诸多舛误。武英殿本《仪礼注疏》于各卷后皆附《考证》。《考证》是广义的校勘记,具有文本校勘和文义考订的双重性质,开《四库全书考证》之先河。其校勘成果对卢文弨《仪礼注疏详校》和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等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藏园校书所用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国家图书馆所存藏园校书跋识,以其中利用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校勘之<三国志>、<南华真经>、<刘子新论>为例,昭示藏园主人校书之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其跋语,不仅增进文本校勘理解,也对出土文献流通走向提供信息,亟当重视.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残本《庐山记》相较日藏宋本《庐山记》五卷足本,虽然内容不全,但因为它有自己的独立可靠来源,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辑佚和校勘价值。其中收录了慧远《游庐山记》全文,为全本和其他文献所无。此外,四库残本还能补足全本中的多处阙文,校正其中的多处讹误。  相似文献   

8.
《龙华志》清海宁陈氏共读楼钞本是研究上海龙华寺史乃至上海佛教史的重要材料,《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之十五《上海寺庙旧志八种》中的整理本为读者提供了不少方便,但在校勘、标点、整理体例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尚需校正。  相似文献   

9.
晚清徽州学者汪文台撰写了《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识语》,对《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中的文字训诂、校勘讹舛、版本异同辨析、史实依据考证等内容作了新的补正和审定,首开学者对"校勘记"的研究之风。他汇辑七家《后汉书》,为后人提供了《后汉书》所缺失的珍贵史料,成为研究东汉时期历史的必备参考书。他编撰《红毛番英吉利考略》一书,对英国以及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政治制度、军事情况、财政经济、对外关系、文化宗教、民情风俗、行政区划、土特产品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当时学术界提倡放眼看世界的社会思潮相契合,展现了他持有开放的心态,被誉为学贯中西的"通儒"。  相似文献   

10.
《知不足斋丛书》是清代私家丛书中收书种类多、底本选择精、校勘质量高的丛书之一.其底本选择的标准主要有:流传既久的钞本;时贤稿本;旧板散亡的刻本;名家校本.  相似文献   

11.
岛田翰《汉籍善本考》,原名《古文旧书考》,明治三十七年(1904)东京民友社排印,最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据以影印出版。此书主要论述日本所藏中日韩三国古籍的版本源流、流布传播和校勘考释的情况,分为旧钞本、宋椠本、旧刊本、元明清韩刊本四卷,有俞樾《序》和黄绍箕《跋》。此书以第一卷《旧钞本考》最为重要。日本所藏之钞本,我国学者或称为写本,其中多为印刷术普遍应用之前的卷子本,大致抄写  相似文献   

12.
寻霖 《图书馆》2002,(1):86-88,76
湖南图书馆新发现之清康熙衡阳刘氏抄本《搔首问》、《识小录》为目前所存船山先生此二种著述最早版本,以此校岳麓书社本,两者有较大差异,特作校勘记二篇,以供《船山全书》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自《群书治要》传回中国以来,以《群书治要》校勘《六韬》者多用天明本,但天明本经改动,已非《群书治要》原貌。日本另存有两种时代更早的古钞本《群书治要》,即九条家本、金泽文库本。以古钞本《群书治要》中所收之《六韬》与银雀山汉简、定州八角廊汉简、敦煌写本等文本对勘,可以为汉简、敦煌本的一些材料提供版本支持,并补正以往文本释读中的若干未尽之处。  相似文献   

14.
刘显 《兰台世界》2012,(18):42-43
现已发现的敦煌写本《优婆塞戒经》大多抄写于六朝至唐初,较《大正藏》本要早数百年,减少了很多辗转翻刻产生的讹误,具有很高的校勘价值。兹以敦煌写本对勘《大正藏》本,以正《大正藏》本之疏误,以明敦煌本之可贵。  相似文献   

15.
国家图书馆藏清佚名过录卢文弨校《周易兼义》,大体保存钱求赤钞本《周易注疏》之全貌,也是卢文弨校订《周易注疏》的原始资料。《周易释文考证》引录钱本《释文》之异文,部分与两种宋建刻《周易》附《释文》本独有的异文一致。国图藏清佚名过录惠栋等批注《周易兼义》保存了部分钱本"校语",我们可据以复原钱钞本的形成过程。钱求赤将几种宋本异文校录在北监本上,再据以抄录,因此其文本混合了宋、明等版本的异文。  相似文献   

16.
宋张方平所撰《乐全集》四十卷在其生前业已编讫,但现在可见最早的宋刻本仅剩十八卷,该残本当从明代内阁流出,且至清初尚有全本。现存明代的钞本仅有一种,清代完整的钞本则多达十多种。原陆心源藏本流入日本静嘉堂,据《日藏汉籍善本书录》记载,此本为影摹宋刊本。《四库全书》所采用的底本即汪如藻家藏本,今藏于国家图书馆。通过对读底本与《四库》本,可窥见四库馆臣编书和改书的具体情形。  相似文献   

17.
王小红 《图书与情报》2007,(6):112-116,128
宋代《尚书》学文献繁富,约有500种,颇具特色:(1)经学变古之风兴盛,疑辨之作兴起并盛行;(2)以义理解《尚书》,义理之作占宋代《尚书》学文献绝大多数;(3)为帝王讲《书》之作较多;(4)汇集众说的集结之作大量出现;(5)以图谱解《书》流行;(6)《禹贡》、《洪范》等单篇研究如火如荼;(7)南宋著述多于北宋;(8)宋代《尚书》学文献虽多,但保存下来的很少,绝大部分已亡佚。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史",著立《道德经》一书.因此,老子的成就与图书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西京杂记》《续巳编》为明代隆庆年间刊行的文言小说,题杨穆、郎瑛著。目前可知此二书最早见于《类编古今名贤汇语》丛书,后又被节录、收入《说郛续》。明后期特别是入清以来,《说郛续》本被诸家书志沿录、注引不辍,然此二书之性质实大有问题。笔者今据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今贤汇说》《类编古今名贤汇语》,考证《西京杂记》《续巳编》为伪书。希望可以订正相关著录。  相似文献   

20.
康熙刻本《南山集偶钞》文字可靠。中华书局版《戴名世集》所据之本,有“二十二篇为精钞配补者”。笔者以安徽省博物馆藏足本《南山集偶钞》对《戴名世集》有关篇章进行了初步校勘——价值有三:校正衍脱、校出讹误、减少校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