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视野     
《新闻实践》2012,(1):79-79
“微”当选2011海峡两岸年度汉字 新华网2011年12月8日消息:由台湾《旺报》与新浪网等共同主办的“2011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经过近一个月的网络评选、逾437万票参与,结果于8日在台北揭晓。“微”字在由两岸名人、网友共同推荐的42个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海峡两岸年度汉字。  相似文献   

2.
在祖国分裂,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况下,大陆与台湾的新闻传播媒介,特别是报纸各自开设了一些“窗口”,介绍对岸的情况。《人民日报》每周一次的“今日台湾”专栏和台湾《中央日报》每周一次的“大陆透视”专栏都是其中之一。这些窗口对对方的报道是否真实呢?两岸大多数人民恐怕是没有条件自己加以判断的。然而,由于《人民日报》和《中央日报》都行销海外,因此一些有条件接触两岸情况的人,就有了比较和辨别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台海新闻指台湾新闻以及海峡两岸互动的相关新闻。近年来,厦门的报纸纷纷推出台海新闻版,且数目逐渐增多,成为新闻竞争的利器。目前,《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平均每天有两个台海新闻(两岸新闻)版,《厦门商报》除了每天的新闻版外,每周还有8个版的《台商周刊》,《厦门晚报》新近也推出了  相似文献   

4.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打破两岸媒介38年的隔离,成为第一批公开到大陆采访的台湾新闻记者至今,海峡两岸的媒介已经陆续交流了27年,虽然中间由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出现过停滞阶段。大部分的台湾民众是通过台湾媒介了解大陆、了解两岸关系的发展现况、参与两岸关系的交流互动。当前,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以良好的势头进行充分的交流,媒介既是参与交流的内容也是各种交流推动的因素之一。本文旨在以中天新闻台大陆新闻中心为一个窗口,了解海峡两岸媒介交流的现状,了解台湾电视媒体对大陆新闻议题的选择,分析这种选择背后的原因,并探讨新媒体时代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出现对于两岸电视媒介进行新闻交流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受众对两岸关系的日益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一批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涉台新闻节目相继走入观众视野,其中,央视四套的《海峡两岸》、东南卫视的《海峡新干线》、凤凰卫视资讯台的《台湾一周重点》等堪称涉台新闻节目的“名牌”.随着厦门卫视于2005年2月1日正式开播,这几年,厦门卫视先行先试开展对台入岛立体宣传,以《两岸新新闻》为主体的涉台新闻已经做出了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是海峡两岸新闻交流的第20个年头,作为闽台电视交流的重要项目,23集大型电视系列片《福建行·两岸情》顺利在台湾东森电视台卫视频道及岛内新闻频道(ETtoday)播出,在台湾观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福建行·两岸情》以其极具穿透力的视觉冲击和两岸血脉相连的情感关照,吸引着  相似文献   

7.
1996年年底,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颁布了《关于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的规定》,简化手续,方便台湾记者赴大陆采访。12月17日,第三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在台北福华饭店揭幕,全国记协特邀理事李彦、书记王哲人率队参加。今年年初,祖国又一支由中央各主要新闻媒介代表组成的新闻访问团即将赴台,考察与商晤常驻台湾机构等事项。舆论界预测,一度步入低迷的两岸新闻交流,在1997年有可能走出低谷,再掀热潮。在这种背景下,了解台湾媒体关于祖国大陆的新闻报道的历史沿革、报道规模及其人员组织状况,对于我们考量两岸新闻交流的经…  相似文献   

8.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因此对台宣传就成为《闽南日报》的一大特色。闽南日报充分发挥优势,悉心研究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态势,报道见证了两岸亲人渴望团聚和台商寻找投资最佳地点及两岸人民同心同德反“台独”、促三通、盼统一的事实,《闽南日报》增进了漳台文化、经济交往,为促进祖  相似文献   

9.
《传媒观察》2020,(4):F0003-F0003
从2018年5月开始,《传媒观察》全新改版了。《传媒观察》创办于1984年,初名《新闻通讯》。2003年改为现刊名并实施改版以来,一直以“关注新闻前沿、追踪新闻发展、透视新闻热点”为办刊宗旨,富有前瞻性、创新性、针对性,翌年便入选北大图书馆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并被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为新闻传播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近年来,又先后获评江苏省双十佳期刊、江苏省十强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首届和第二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等,成为新闻战线的一个重要学术交流阵地。  相似文献   

10.
播前参与设计。在节目设置中,我们充分考虑台湾听众的需求,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完善方案。如《直通两岸》节目,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充满浓浓的“台味”。节目时长120分钟,节目设置的“记者连线”、“大陆生活指南”、“博东看两岸”等栏目,都是针对性非常强的,除了一些时政新闻以外,大量的是台湾听众想了解到大陆来生活、投资要注意哪些问题,包括他的驾照在大陆怎么样使用,旅游、购物、就医等等一些实用的资讯和软性新闻。  相似文献   

11.
20年前的9月14日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抢跑”.到大陆进行了两岸分隔38年之后的第一次新闻采访.轰动一时. 当年的中共决策层.面对不期而至的来自台湾民间媒体的采访要求.从促进台海交流、增进双方了解的大局出发.以乐观其成的心态和开放自信的姿态,给予了充分的配合和帮助,并明确指示“自由采访::台湾记者想采访谁,到什么地方采访,都要尽量满足,开放。” 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完成破冰采访之旅的两位记者日后回述道:”亲眼看到真实的大陆之后,不禁令我们感到过去几十年中.台湾当局所做的反共宣传是多么的僵化。”而他们的报道,经过大陆《参考消息》的转载,让平时看惯了大陆记者文风的读者们,闻到一股新鲜之风。 《自立晚报》抢先大陆行促使蒋经国加快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案的实施。自此.”台湾社会要求与大陆交流的力量.如万马奔腾,沛然莫不能御。”台湾老兵返大陆探亲、台商投资大陆、汪辜会谈达成“九二共识”、“江八点“提出、连宋络绎访问大陆……事实证明.尽管20年来两岸关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挫折和不和谐音,但由两岸新闻交流开启的台海民间交流之路越走越宽.目益成为保障台海和平的稳定器和促进两岸共同发展的推进器。 20年回眸,如何进一步发挥两岸媒体在促进台海和平互动中的角色.值得两岸同仁深思. 仅以此文纪念2007年中国记者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度,陕西省广电局以省电视台和有线台合并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宣传改革,为西部大开发、陕西大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陕西电视台全年在中央台黄金栏目“新闻联播”中播发各类新闻稿件147件,共中头条5件,提要11件,荣获中央台2001年度最佳采访奖、最佳联播奖、好新闻奖和最佳通联奖,创历年来最好成绩,位居全国各省电视台前列。上中央台各类新闻主要体现三个特点:一、宣传重大主题和重大活动的稿件多,扩大了陕西省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陕西省委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江泽民讲话》、《陕西省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13.
11月9日,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和台湾旺旺中时文化传媒联合主办的《两岸传媒》杂志首发座谈会在福州举行。《两岸传媒》是两岸合办的第一份新闻专业刊物,开启两岸联办新闻专业刊物的先河。该杂志于今年10月25日正式创刊,采取“一刊两号”的形式,在大陆和台湾分别注册,并分别使用简繁体字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4.
传媒资讯     
《新闻天地》2006,(12):50-52
两岸新闻媒体联合采访湖南由湖南省台办和中国新闻社湖南分社共同举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新闻媒体来湘联合采访”活动,于11月19日至25日在湖南举办。这是湖南有史以来邀请台湾媒体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采访活动。第四届海峡两岸新闻媒体来湘联合采访活动以“走进湖湘人文,感受湖南魅力”为主题,邀请了台湾 TVBS 电视台、东森电视台、中天电视台、“中央社”、中国时报和大陆方面的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台湾网、海风出版社等近十余家媒体的新闻记者参加。  相似文献   

15.
郝冉 《新闻采编》2005,(5):37-38
要出“新”依据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变化不断地推陈出新是新闻媒体发展的保证。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电视节目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浓,甚至已经影响到新闻。这说明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节目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创新中有一个策略叫“突显”,就是突出的、显著的。突出在时问上领先一步,在个性特点上要显著。比如,太原电视台《新闻对话》的宣传语就是“点击当事各方”,还有中央台的《时空连线》“关注新闻事件”,再比如中央台的《新闻夜话》、《中国报道》、《面对面》,这些节目的形态我们过去是没有见到过的。  相似文献   

16.
书讯     
《中国广播》2006,(3):73-73
《思考为新闻壮行》出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高级编辑丁文奎撰写的《思考为新闻壮行》一书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共38.4万字,分为“社会纵论”、“新闻时评”、“传播漫谈”、“大地观潮”等四部分,汇集了作者的言论和新闻报道等作品。理性思考为本书特色,社会问题、新闻热点、舆论走向、业务发展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96电视新闻评奖会于1997年4月至27日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行。由33个电视机构选送的228个节目参加了角逐.由广电部、中广学会、中文电视台有关专家及各省台新闻部主任、学院教授组成的评委会从参评节目中评选出特别奖1个,一等奖28个,二等奖59个,三等奖100个,获奖率71%。其中中央台的《我军在台湾海峡成功举行三军被合作战演习》获长消息类特别奖,中央台的《江总书记重访永常村》等6个节月获长消息类一等奖,中文台的《王义夫带病参赛夺得银牌》等4个节目获短消息类一等奖,中央台的《咸宁工商取财有“道”》等4个…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指的“海峡两岸”特指福建与台湾。“海峡两岸旅游区”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优先规划和建设的12个重点旅游区之一,本文分析了闽台两岸在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并在旅游线路对接、旅游市场宣传等方面提出了海峡两岸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岩松看台湾》从7月11日起在“东方时空”和台湾东森电视台同时播出,节目由《台湾印象》和《台湾人物》两部分构成,每期约25分钟。《台湾印象》以记者现场报道为主,带观众走进台湾故宫等历史文化景点,路线囊括了从北到南的台湾主要城市,涉及岛内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台湾人物》以专访岛内政治、文化、经济名人为主。两地媒体的成功合作可以说是做到了两岸“三通”,媒体先行。  相似文献   

20.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尤其在漳州市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台湾当局控制的金门岛,因此对台宣传就成为《闽南日报》的一大特色。这是漳州新闻媒体得天独厚的长处。《闽南日报》充分发挥对台优势,悉心研究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态势,亲自见证了两岸亲人渴望团聚、台商寻找投资最佳地点和两岸人民同心同德反台独、促三通、盼统一的历史事实,并围绕“天时、地利、人和”做好对台宣传报道,增进了漳台文化、经济交往,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