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结构不当,造成歧义 标题都是由词组或者句子(有的是单词)来充当的。词组或者句子都是一种语言结构;而语言结构都是有层次的,组成词组或句子的词语就处在这种语言结构的不同层面上,处在不同的结构关系中,表达某种特定的语义,起着不同的作用。如果结构不当,可做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结构层次分析,自然就会表达多种不同的语义和语法关系,固而造成题意歧解。例如:  相似文献   

2.
写文章要注意前后照应,写如果到后面,忘了前面,就会使句子中相关的成分违反语法规律、语言习惯,或是不合情理,在意义上不能配合。词与词搭配不当,顾此失彼,这是目前报刊常见的语病之一。这种毛病最常见的有: 一、主谓搭配不当: 1、对于学习稍差的学生应耐心予以指导,决不  相似文献   

3.
所谓词序,就是句子中词语的排列顺序。我们在遣词造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合理地安排词语的顺序,就会使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不调,从而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例如:  相似文献   

4.
动词在语言运用中是个十分活跃的词类,它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份,可以与各种各样的词语组合搭配;组合搭配得当,在旬中用得恰当,不仅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而且能使语言形象生动。使用不恰当呢,那就往往会出现我们过去所分析过的动宾不调、状谓不调、谓补不调等错误,而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感情。从语义关系上说,还会产生语义相悖的错误。如下例:  相似文献   

5.
词与词组成词组,词与词或词组组成句子。这种组合,一般称为词语的搭配。搭配得当,则文从字顺,否则,便成病句,因搭配不当而形成的病句占汉语中病句的大部分,就其错误的实质而论,主要错在语法上,也有错在逻辑上的。现从报纸上摘取一些病句,就其搭配上的问题,作些简要的评析。 (1)校内结构工资制包括国家下拨工资、档案工资以及体现工作职责和工作量的课时津贴、职务津贴,和体现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的奖励工资。 句中主语“工资制”同其“包括”的内容“下拨工资”、“档案工资”等各种工资类别不是一回事;前者指工资制度,后者指工资种类,所以不能搭配。能  相似文献   

6.
结构助词“的”在词与词的组合中,在造句中,都有其特定的位置。这种特定的位置可以表明,是什么词语之间,或者是什么句子成分之间发生修饰限制关系。位置不同,修饰限制关系就会具体体现在不同的词语之间,所表达的语法关系也会不相同。如果放错了位置,就会错变修饰限制对象,句意了就发生错误。这就是助词“的”错置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虚词的错置,简单点说,指的是在词语组合,或构造句子的过程中,将所用的虚词放错了位置,因而错变了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关系,表达错了意思这种语法错误。虚词,作为一种语法手段,用来联系语句,并表示其一定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时,一般说来,具有一定的、比较固定的位置的。如介词,它只能放在名词或名词性词语,以及某些词组的前边,与它们共同组成介词词组,在造句中充当某些句子成分,象“在办公室看文件”、“从上海来”、“同他谈话”、“把稿件拿来了”等等。连词则须放在它所连接的两个或几个部分之间,如“物理和化学”、“表扬并且奖励”;双用的照应性连  相似文献   

8.
句子的成分与成分之间,在意义、结构、习惯上必须互相配合。如果不注意,就会产生成分搭配不当的毛病。其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主谓不配、动宾不配、修饰或补充成分与中心词不配。以下试举《新华日报》几则病例剖析之。  相似文献   

9.
虚词在句子中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能表示句子成分之间各种不同的关系;所以,它在组词成句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虚词使用的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句子的结构关系和句子意思的表达。不看需要与否,不该用而随意乱用虚词,使  相似文献   

10.
谓语是句中用以陈述、说明主语的句子成分,它告诉人们: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做什么、怎么样、是什么等,因此,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之一。如果不是表达所需要所允许的省略,该用谓语而未用的地方,主语自然就得不到陈述或说明,句意也得不到准确、恰当的表达,句子结构不完整,有时还连带造成其他语义及语法关系上这种或那种错误;这就是谓语残缺。谓语残缺有多种,以下分析的是其中的几种: 1、滥用名词性词语缺谓语句子本来有谓语,但由于滥用了名词性词语,这本来的谓语就误变为其他成分;同时,滥用的名词性词语进入句子之后,又要求有恰当的动词与之相配合,这动词一般应是句子的谓语,但是句中没有。这样,句子就自然缺少了谓语。例如: ①人患流感后往往突然发冷、高  相似文献   

11.
量词与名词相搭配组合时,一般地来说,要求在数值关系上能够大体一致,相互协调,用个体量词表示个体名词,用集合量词表示集合名词,是这种数值关系大体一致的具体表现之一。量名数值关系不相当,所用量词前后不统一,或者违背某些特殊用法,都同样会造成量名搭配不当的错误。这类错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误用个体量词表示集合名词 用表示个体名词的个体量词,去表示集合名词,这在数值关系上自然是不相一致,结果是往往造成量名搭配不当的错误。例如:  相似文献   

12.
在词与词的偏正式组合中,或者在句中的定语之后,有时并不需要使用助词“的”,或者是可用可不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不再使用“的”。例如:“巨大力量”、“紧急任务”、“进口汽车”、“新鲜蔬菜”、“试点企业”;“这种病人特别需要新鲜空气”、“毕业班学生要进行社会调查”,等等。如果在并不需要使用“的”的地方,硬是使用了“的”,就往往会错误地改变本来正确的语法关系,并使语义发生错误,这就是助词“的”的滥用了。例如将“特价书市”说成“特价的书市”,将“高速公路”说成“高速的公路”,将“我们哥俩住一间客房”说成“我们的哥俩住一间的客房”等等,都是不通的,都改变了定中关系的性质,使词语或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使语义发生错误,都属结构助词  相似文献   

13.
所谓超常搭配,是指在词语的组合关系上,突破某些语法规则和搭配习惯,超乎常规地搭配词语。新闻标题制作的超常搭配应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法之一,因为有时仅仅凭借常规的词语搭配往往不能实现标题表达的简洁、单一与强化,不能在简短的语句中凝聚丰富的信息和浓郁的情感,而往往必须借助词语的超常搭配来达到这一目标。本文试图对标题制作的超常搭配技法作几点探讨: 一、主谓关系间的超常搭配 这是陈述与被陈述关系间的超常搭配。有时为了达到修饰语言以增强表达效果和增加语言信息量的目的,往往需要在标题中配置超常的主语或搭配超常的谓语。  相似文献   

14.
“水平”在前,除如上文所说的做主语之外,还可以做定语,与其后相关的词语构成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的定中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其后的相关词语与“水平”没有组合搭配关系,那就往往造成定中关系不调的错误。这有以下两种主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是有选择性的。比如,我们可以说“克服困难”,但不可以说“克服骄傲”;可以说“锻炼身体”,“建设四化”,但不可以说“锻炼四化”,“建设身体”。后者都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翻阅报纸杂志,我们常常发现这种随意搞“拉郎配”的现象。①“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队)活动,是充分发挥和组织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的有效形式”。(《解放日报》1979年8月28日)  相似文献   

16.
句子太长多半是由于修饰成分过多,即附加语过长造成的。附加语在语言中有一定的作用,许多句子的丰富内容正是通过附加语表达出来的。附加语用得好,可以严密、准确、细致、生动地反映复杂的客观事物。然而也并不是附加语越多越长就越好,有时附加语过长,句子的结构就相应地复杂了,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容易搞乱,出错的可能性就大了。请看下面这句话:  相似文献   

17.
本题的上两文,分别从表述事物之间的关系、表达内容与客观实际的关系、语段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语言运用中的隐性错误。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之一是语言运用不当,对此,上两文也都有所分析。语言运用中,词语运用是个重要方面;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是对词语的选择与锤炼。词语选用不当,同样会直接造成这样或那样的隐性错误。本文拟分析以下几种: (一)置换型有些动同所表示的行为动作、发展变化等,有其特定的主体,是不能任意更换的。否则,误换了行为动作特定的发出者(即主体),就会造成违背常理的语义错误,以…  相似文献   

18.
“发挥”在句中做谓语时,不仅会与其后的宾语搭配不当,造成动宾关系(亦即谓宾关系)不调的错误(这种错误,本题上文已做过分析),还可能与其前边的主语搭配不当,造成主谓关系不调的错误。例如: ①日本的报刊评论:这个戏的妙处在于栗原小卷同时表演男女两个角色。的确,小卷的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人物刻划人木三分。(《光明日报》1986.12.20第二版)  相似文献   

19.
词语搭配是选词造句的一项规律。如果在这方面出了毛病,就有可能发生语义矛盾的症候。试举二例。①《出山异数记》一书,是孔尚任写的一部完整自传。从青年时代故乡奋发攻读开始,  相似文献   

20.
“水平”置于其他词语之后,除做中心词,与相关词语构成定中关系外,还可做宾语,与相关词语构成动宾关系。如果对这种动宾关系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动宾关系不调的错误。这种错误,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句的动宾关系不调,另一种是句子成分内部的动宾关系不调。 (1)全句的动宾关系不调 这主要是指“水平”做全句宾语时,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