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简单的难题     
季新萍 《早期教育》2005,(10):23-23
天天是个内秀的孩子,他不爱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不喜欢特别热闹的游戏,也不主动和老师交流.但是默默无闻的他常常会给我们一些惊喜:他搭的城堡对称别致,漂亮又气派;他画的画儿想象力丰富,色彩和谐;他的数学计算准确,思路清晰……这么个聪明的孩子,却有个让老师和家长都很烦恼的问题:大便不会自理.  相似文献   

2.
保护孩子是父母应尽的职责,而父母更应该让孩子直面困难,处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重大生活事件。您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做吗?选择“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回答以下问题。1.我经常不允许孩子做一些同龄人可以做的事情,因为害怕他会出事。2.我有些过分担心孩子的健康。3.如果孩子的游戏我不能够接受,我会说“这个要求,我不能满足你。”4.当孩子还没有按照我的期望去做的时候,孩子会感到不安。5.别人说我对孩子太关心,有时候被认为是过分夸大的。6.我喜欢孩子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事。7.我在过马路、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孩子。8…  相似文献   

3.
魏晓青 《成才之路》2011,(14):I0015-I0015
给孩子一个选择。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事,如果你让孩子学芭蕾舞或练健美操,两者中自由选其一的话,她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投入。接受现在的他。如果你总爱把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的话,就容易让他产生错觉,如果他不如谁;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相似文献   

4.
《中华家教》2011,(3):23
Q编辑老师:您好!我家女儿从小就刁蛮、任性,这些都不算什么,严重的是她一点爱心和同情心都没有。邻居家生活条件要比我家差些,我经常给他们家孩子一些零食,有次正好被我女儿看到了,她硬是从我手里把食物抢了回来,说不给别人吃。我说这些都是你不喜欢吃的,孩子竟然说她不喜欢吃也不能给别人。真没想到孩子会这样,我现在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呢?A家长:您好!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常常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各种要求。一些家长由于自己幼时家庭清贫,不希望孩子再像自己的童年一样,于是在物质  相似文献   

5.
——尊重的内容有很多,总的一点是,要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而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具体的方法是将心比心,我们不喜欢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也就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其实有时孩子在物质上需要的并不是那么多,他们需要父母对他们精神上的关爱。 ——如果您想让孩子聪明起来,就不要说孩子怎么那么笨;如果您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就不要说孩子除了不喜欢学习什么都喜欢。 ——如果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当他面对别人的时候,他会失去自信,没有勇气也没有意识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 ——与子女有效沟通需要有一些技巧,但是更重要的是态度。在交流中对孩子真诚、信任、接纳、尊重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晏红 《家教指南》2006,(8):16-17
老师跟榛榛的妈妈说: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情绪适应得很好,但不喜欢配合老师活动,例如户外活动的时候,榛榛满院子跑,很危险,不跟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粘贴画画也是一样,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不愿意听从老师的指导。老师希望妈妈能够教育宝贝热爱集体活动,可是妈妈说:“孩子在家里就是随便玩,条条框框会限制宝贝的个性发展,应该让孩子自由随便,不用管那么严。”  相似文献   

7.
vivi 《当代职校生》2012,(7):56-60
大安,你为什么不跑大安 从来都不爱热闹,这和小安很不一样。看来即使长得很像,兄弟俩也还是有区别的。这所大院里的孩子都喜欢小安,他是伙伴头头,总是…10造许多新的游戏和冒险,角落里的蚂蚁看见他都会闭门不出;可这所大院里的家长都喜欢大安,他安静内敛,每每从东边屋子里传出断断续续的小提琴声,大人们都笑笑,这所院子会出个音乐家哩。  相似文献   

8.
三、帮助孩子正确地对待竞争"为什么要撕浩浩的画儿?"谁让他画得比我好!"我要变成一只小虫子,钻进浩浩的嘴巴里,这样他吃饭就快不起来了!"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做事比自己好、比自己强,也会想做得比别人更好、更强,而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打击别人,这样立刻就可以  相似文献   

9.
刘强 《山东教育》2003,(27):63-63
瑞士人不喂孩子吃饭瑞士人是不喂孩子吃饭的,孩子若是饿了,他自己会吃的。对于孩子不会做的事,阿姨只是在必要时给予语言上的鼓励,或者在行动上给予暗示与支持,大人不强行逼他去做,也不包揽。否则的话会抑制孩子的“独立行为”。由于个性受压抑,而使得个性没有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人,他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不会做别人没做的事。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又怎么会有另辟蹊径的创造性呢?瑞士人强调孩子的自主行为。不过于强调纪律,如坐要坐挺,站队要成直线等等。她们倡导孩子独立自由地玩耍,而不过多地限制和控制孩子们的行…  相似文献   

10.
一岁左右的幼儿开始认识到别人和自己的区别,有了自我的感觉和认识。但他们仍然对别人的感情状态作出灵敏的反应,好像别人的感情就是自己的一样,并且认为,能使自己高兴和满足的事情也会使别人高兴和满足,因而,他会用自己喜欢的东西去试图使别人也高兴和喜欢。到两岁多,孩子开始感觉到别人的痛苦不像是、至少不完全是自己的痛苦,并能意识到能使自己高兴的东西不一定能使别人也高兴。  相似文献   

11.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儿能变聪明,不希望孩子变"笨",如果希望孩子聪明,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如何变"笨"的,这样才能趋利避害,让孩子向聪明的方向前进. 孩子变笨三大原因 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但我们又不向他做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每次尝试都失败,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何不让孩子自己设计一份更有生命力的个性地图?即使没有出过国,或者没有到过国内其他省市,也一样能在自己所在的城市甚至小区做出大文章.因为,地理这门社会科学,不在于你曾到过多少地方,而在于心理上能走多远. 孩子永远有着好奇心.出外旅行,自然会问东问西,这正是教给孩子一些地理知识的机会. 说到地理,于做父母的我们而言,可能首先会想到小时候的地理课.我到现在都能默画出全国铁路线图.可我的同学和老朋友当中,没几个喜欢地理的——因为学校里的地理课几乎全是死记硬背的,难学、易忘、超级枯燥.  相似文献   

13.
“长腿欧巴"李敏镐小时候比较瘦弱,和其他孩子比起来,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稍差一些,只要天气一冷,他往往就会成为第一批被感冒击倒的人。身体不够强壮这件事让李敏镐相当郁闷,因为这样一来他不仅要比别人承受更多来自疾病的痛苦,而且还没有足够的体力去参加许多他所喜欢的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4.
王志 《宁夏教育》2007,(10):77-77
检查自己干涉的初衷。在你出手干涉孩子与他的朋友交往之前,先问问自己不喜欢那个孩子的理由。是因为这个孩子真的给你的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还是他喜欢冷嘲热讽,还是他喜欢玩危险的游戏?不管你因为什么干涉孩子的交往圈子,你毫无道理的横加干涉只会让他在与人相处时变得不自在,因为他对你限制她的理由并不是心服口服。你的偏见还会导致孩子在今后的社交生活中不知所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强调"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优化教学就是借《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活动的权利、活动的空间,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情境中获得体验,在具体可操作的活动中感受道德真理,形成道德理念,化为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6.
家长带孩子上街碰到熟人时,或带孩子到别人家做客时,常常会有人给小孩东西吃。那么,当别人给你的孩子食物时,你该如何对待呢生活中,一种比较极端的做法是父母以自己的权威武断地代替孩子拒绝接受别人的食物,有些家长似乎很了解自己的孩子,说:“他不要,他不喜欢吃。”这些家长这样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觉得吃人家的东西不好意思,只想领情不想受物;有的是为了显得自己教子有方,让人家看自己的孩子有教养;有的是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免得人家认为自己小孩嘴馋;有的是嫌人家食物不卫生等等。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俗话说:隔锅饭香。尽管别人…  相似文献   

17.
夏红恒 《师道》2006,(1):16-17
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了解孩子。在我看来,孩子的学习风格可以分成四个类型:认知型、模仿型、逆思型和开放型,每一个类型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这些个性是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决定的,家长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这些个性,并顺着个性引导孩子,让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以朋友方式对待认知型孩子如果是认知型的孩子,他在平时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争辩,喜欢追问事情的来源,学习比较主动,但比较固执,常常不理会别人的感受。这类孩子比较适合美式教育,平常要以朋友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以…  相似文献   

18.
小东:老师,我感觉我一直在比较中生活,也喜欢同别人比较.从小到大,由于父母经常喜欢拿我和别人比,所以我自己也经常拿自己和别人对比.如每次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就会和我的同桌比,结果每次同桌的成绩都比我好,这样的结果让我很有挫败感;作为班干部,我又喜欢和其他班干部比较,可是每次和班长相比,总感觉他在班里更受老师和同学的欢...  相似文献   

19.
出场宝宝:尹毅峰性别:男 年龄:4 岁叙述人:毅峰妈妈专家名片冯夏婷 副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专家点评社交情况分析毅峰属于典型的外向型孩子,会主动与人交往,活泼好动,闲不住,当别人不和他玩的时候,他还是不肯放。这都不是缺点,而是他独特个性的表现。给家长的建议家长可以多让毅峰与他人交往,只要在旁陪伴并保证他的安全就可以了,比如提醒孩子“旁边有湖,小心别靠太近”,孩子们发生冲突有危险时要出面干预,其他事情就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因为孩子通过与人交往可以学会很多东西,比如,别人不愿意继续玩,强迫是没有用的,别人会…  相似文献   

20.
吴玲 《家教世界》2014,(5X):59-59
<正>一、原因探析首先,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强烈。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中孩子不希望只是做个旁观者,而是想参与其中,为此一些孩子便有点"不择手段"。其次,"交换"概念已初步形成。父母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孩子自己挑选的物品需要付出钞票才能带回,这就是"交换"。久而久之,幼儿便对"交换"有了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