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课程存在不同的层次,美国课程专家古德拉德等人将课程分为五个层面: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其中,理想的课程与正式的课程这两个层面的课程是文本课程,是显性的课程,而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是非文本课程,是隐性的课程。教师对课程的理解领悟、运作实施使教师将外在于学生的文本课程和教师自身这种潜在的课程融合内化为教师层面的课程,  相似文献   

2.
郑和 《教育探索》2006,(8):12-14
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从校本课程的课程主体、课程指向、课程本位、课程实施途径、课程存在形式、课程评鉴等方面来剖析校本课程的个性化价值取向,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尤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者进一步理解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课程开发中的课程模式与课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乃平 《中国培训》2004,(7):45-45,47
一、课程开发与课程模式课程开发指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课程分析、课程方案设计、课程方案实施、课程方案评价等步骤。课程模式是依据某种课程观念,为课程方案设计者开发或改造某个专业并编制课程文件,提供具体思路和操作方法的标准样式。具体而言,课程模式既是体现课程观念,把课程观念转化为课程方案的中介;又是分析、设计、实施、评价四个周而复始的课程开发步骤的具体思路;还是课程方案设计者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职业学校教育应通过课程模式引导课程方案实现四个链接:一是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链接;二是与职业岗位现实需…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意识是高校体育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前提,直接影响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包括:课程参与意识、课程重构意识、课程研究意识、课程创新意识、课程开放意识、课程控制意识、课程评价意识.高校要积极营造增强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的环境氛围,切实转变课程观,认真贯彻和落实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培养体育教师课程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推动学校课程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发挥评价导向作用,考量校长课程领导力,对提升校长课程意识非常重要.考量校长课程领导力,可通过“课程观念、课程素养、课程团队、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六个维度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6.
项目课程改革面临着课程形成机制、渗透机制障碍、课程保障机制障碍、课程开发机制障碍、课程运行管理机制障碍、课程评价机制障碍等体制机制障碍因素制约着项目课程有效性的提升,促进项目课程有效性提升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课程形成机制、渗透机制、课程保障机制、课程开发机制、课程运行管理机制、课程评价机制等体制机制以形成提升项目课程有效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主体,其专业能力直接决定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当下,幼儿园存在课程认识模糊、缺乏课程开发意识,课程架构不全面、缺乏课程均衡意识,将课程评价等同于考核、缺乏课程评价意识等现实问题。幼儿园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课程视角的主体意识,均衡考虑、架构课程的顶层设计,关注质量、彰显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从而构建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8.
教师课程素养是教师在课程活动过程中对教师专业所需课程要素的一定量和质的自觉积累和养成,包括一定的课程哲学思维能力、课程环境分析能力、课程资源整合能力、课程选择能力、课程评价能力和当下的课程执行力等,是课程理念(意识、哲学)、课程知识和课程实践智慧三位一体的合金。教师的课程素养与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能力和课程素质既相通又不同,其核心要素是教师具备课程文化的创生力,形成课程实践智慧,其核心功能是引发课程主体创生课程意义和实现专业发展,其核心价值是促进课程变革,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课程落差是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形与课程理念、课程计划之间的差距.课程落差具有客观实在性、动态可变性和学科差异性等特征,主要表现为领悟落差、运作落差和经验落差.课程落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有课程协商运作不畅、学校课程领导乏力、教师课程能力不足和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减小课程落差,就需要达成课程共识,强化学校课程领导,提升教师课程素养,健全课程视导体系.  相似文献   

10.
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要求的持续变化,我国台湾地区的课程变革先后历经了学科课程发展阶段、四育并重课程发展阶段、科际课程发展阶段、统整课程发展阶段和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发展阶段。为了全面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教育主管部门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维度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与变革,丰富了课程的类型、增强了课程的整合性、提高了课程参与的多元化、提升了课程的衔接性,但仍存在课程整合程度不高、课程评价引导力不强、课程实践育人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需要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统整课程,以素养为导向实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以及构建清晰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等深化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安庆师范学院2008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了“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和“服务为重”等四大模块,这四个模块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同时,作为一种合理的科学抽象,四大模块的内涵又相对确定,分别有其支撑课程。“通识为基”模块包括非专业横通性课程,“能力为本”模块包括专业技能性课程,“人文为魂”模块包括非专业纵通性课程,“服务为重”模块包括专业服务性课程。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职教育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指出了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必要性;详细论述了构建思路:把高职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模块系统,理论模块以理论的系统性为主导、实践模块以专业技术类型为主体划分课程模块,所有课程模块构成模块式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课程体系改革应当适应市场需求,打破传统模式.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建设性地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构建"实践+就业"、"理论+深造"、"社会+创业"三大模块,每个模块包括六部分:公共基础课、理论必修课、理论选修课、实践必修课、实践选修课和(就业、考研、创业)指导课.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经济类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应适应社会的需要,应从注重能力培养的教育观念出发,构建经济类课程设置的总体模块及模块组合体系。文章对上述问题作了开拓性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由于基本职业素养培养的长期性、艰巨性、全面性,本文指出在高职院校构建基本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必要性。为此,高职教师应树立"大职业素养课程观",在课程教学中关注基本职业素养共核。基本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包括思想基础模块、身心健康模块、职场基础模块、职场拓展模块、职业素养实践模块、自选助推模块。其课程开发思想应借鉴"全人教育"理念;突出层递性和互助性;打造尖端课程。相应的课程开发原则有"意识先导"原则、"活动"原则、"与时俱进"原则、"垂范"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地方性高校的办学定位,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通识教育模块,设置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加强及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制定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一村一大”课程及专业的学习者满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探讨“一村一大”学习者对课程及专业设置的满意程度,得出如下结论:学习者课程和专业满意度较高;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集中实践课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模块课程;园艺技术专业的满意度明显较高;学习者的学习收获较大。研究结果表明,必须进一步增强课程及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和实用性,拓展专业类别。  相似文献   

18.
在对各专业主干课程所需数学知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借鉴模块化教学的基本理念,"以专业课程结构为主线,以为专业课服务为原则,逆向选择课程内容体系",将经济数学教学内容分解为三部分,即"数学基础模块+专业需求模块+任选模块"。并从专业需求的角度对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重点的确定和开课时间的安排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工作与其他高校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对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各学院的调研,在掌握教师授课和管理责任课的难度,开放课和非开放课、中央电大统设课与省级电大统设课的联系与区别,科研项目与教学工作量的关系,双肩挑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形成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工作量评估体系及数学模型,并将其计算机模块化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心,重点培养关键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做法为:在课程结构上强调“宽基础,活模块,强能力,多方向,人本位”,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在课程内容上遵循专业基础宽泛化、内容通用化、材料开放化等原则,合理、灵活地架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态度、职业资格证书四大课程模块;在课程组织上,对于每个模块,设置相应的课程包组合,以根据需求增减课程门类或课时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