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晓韵 《文教资料》2010,(32):33-35
美国翻译家韦努蒂提出的异化翻译理论引起了新一轮的对译者地位.以及对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的讨论。本文对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作出一定的分析,认为虽然异化翻译观有它一定的进步性.有助于译者地位的提高和文化的交流和补充,但是更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而总结出在翻译中应该采取异化归化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鲁迅对世界翻译理论有巨大的贡献,然而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翻译策略是世界和中国翻译理论的支柱理论。古今中外,有三种翻译策略:1.归化翻译——传统翻译;2."归化加洋气"翻译——改良翻译;3.异化翻译——现代派翻译。鲁迅提出了三种翻译策略中的两种,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归化"翻译的学者,也是第一个推出"归化加洋气"说的学者。美国人韦努蒂提出"归化"比鲁迅整整晚了60年,提出的"异化"是第三种翻译策略,与鲁迅的"归化加洋气"翻译策略截然不同。中国的翻译理论家将鲁迅的"归化加洋气"翻译策略和韦努蒂的"异化"混为一谈,使鲁迅的"归化、洋气"翻译策略淹没在对韦努蒂的"异化"的热捧的喧闹声中,结果教科书中的翻译策略只有韦努蒂的两个——归化和异化,鲁迅首先提出"归化"这一事实也在韦努蒂的"异化"的热捧的喧闹声中被抹杀了。中国翻译理论界必须重新审视鲁迅对世界翻译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揭示强势文化在翻译外国文学时所采取的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文化交流上的平等。文章剖析了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并与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异化/归化策略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在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传播过程的初期,归化翻译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归化/异化手段较韦努蒂倡导的异化策略更具操作性。译者还是应在忠实于原文和不妨碍译文读者理解的前提下使归化异化互为补充,并防止过度归化或异化。  相似文献   

4.
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揭示强势文化在翻译外国文学时所采取的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文化交流上的平等.文章剖析了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并与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异化/归化策略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在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传播过程的初期,归化翻译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归化/异化手段较韦努蒂倡导的异化策略更具操作性.译者还是应在忠实于原文和不妨碍译文读者理解的前提下使归化异化互为补充.并防止过度归化或异化.  相似文献   

5.
韦努蒂对归化翻译方法进行了解构,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国内外翻译界均产生了很广泛的影响。但是他的理论并非十全十美、无懈可击。很多学者在研究韦努蒂翻译理论时往往只是节取部分,摘录支持异化的语句,有的只是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描述,混淆概念。本文试从韦努蒂的异化理论出发,追溯其理论根源和语境,分析对比国内外学者对韦努蒂翻译理论的评介,对当前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策略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6.
归化式翻译名声历来不佳,贬归化、赞异化已成风气。随着韦努蒂异化论一出,国内归化论者更是日少。本文在剖析国内异化论者的矛盾之外,也试图通过症候式阅读来揭示韦努蒂异化式翻译中的悖论之处。翻译策略的选择怎能离开特定语境来进行讨论。在当前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现实下,归化式翻译能起到文化抵抗的作用,真正确保世界文化景观的多元和互补。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解构主义在翻译研究领域快速发展,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韦努蒂批判英语翻译中的归化策略,主张异化翻译这一解构策略。从解构主义视角下对归化异化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翻译策略上采取异化促进了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和特点出发,结合中西方关于文化翻译的理论研究,运用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理论,研究了美国新闻期刊翻译中国文化专有项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提出异化是翻译文化专有项的主要策略。读者群、新闻目的和意识形态这三大因素造成了美国新闻期刊采用"异化"策略来处理中国文化专有项。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翻译者对文化交流与传播重要性认识的逐渐加强,韦努蒂的翻译理论越来越受到译者的普遍关注。他批判了以往翻译中占主导地位的归化翻译并对此提出了质疑,主张"反对译文通顺"的异化翻译策略。本文对韦努蒂的翻译理论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陈述,分析了该理论存在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最后得出结论: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只有将归化和异化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玥 《海外英语》2023,(4):25-26+29
文章基于韦努蒂提出的归化异化翻译理论,以路易·艾黎的《望岳》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语形、语音和语义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语形翻译更多反应的是归化理论;而语音翻译和语义翻译则更多反应的是异化理论。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归化异化理论在唐诗英译中的综合应用,对诗歌外译质量的提高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常用的两种方法。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是一种文化交流,因此,译者需要熟悉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了再现原语所承载的信息和美感,译者既要研究其文化差异,又要研究其语言差异。在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中,语言形式应适当采用归化的方法,使译文流畅自然;而文化因素应尽量采用异化的方法,把原语文化译介给译文读者。  相似文献   

12.
林纾翻译研究新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林纾及其林译小说一直是中国文坛的热点话题,但对他的译作持否定态度的人很多。笔者拟用新世纪的新的翻译理念从翻译态度、归化与异化倾向以及他的译文与变体翻译的关系三个方面来审视这位翻译界的前驱及其译作。  相似文献   

13.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to transfer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it is also a carrier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The translators are responsible for transferring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for the target readers.The cultural feature can be frequently traced in the Bible.Both domesticating meuhod and foreignizing method have been applied in Bible translatio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dequacy of domesticating method and foreignizing method in the re-manifestation of the culture in the Bible.It...  相似文献   

14.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看,林语堂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属于一种翻译。在向西方读者进行文化传输的时候,他采用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文化翻译策略,成功地进行了文化传输。他这些翻译策略的运用,与他所处的世界文化大背景、他的个人历程和创作动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双语词典是沟通两种语言的桥梁,也是传递两种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双语词典中必然涉及到两种语言的对译,即两套符号的对应。双语词典编纂者在进行词典翻译时就不能将其简单处理为逐字对应的翻译,而要充分考虑如何用目的语更恰当、准确的地表达源语。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强调是从文化层面上来处理源语与目的语的对译,因此,本文将从翻译理论中的归化与异化角度,探讨为我国外语学习者广泛使用的几部英汉词典中的习语翻译,并将其总结分类。  相似文献   

16.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前者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后者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与异化问题是中国翻译界激烈争论已久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翻译实践中,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文化差异是决定翻译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兼用两种翻译策略,实现让读者理解文化差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是英汉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个重要的方法,归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目的语的文化为归宿;异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中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交流角度看外国人名翻译方法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名作为社会语言和文化的产物,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诸如宗教、历史、风俗习惯等重要文化信息。从人名翻译的历史来看,人名翻译经历了一个从归化音译到异化音译再到音意译相结合的变化过程,其背后原因颇为引人深思。本文想要结合归化异化策略,从语言文化交流角度对于人名翻译的变化进行探讨,以求能更好地理解把握人名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含动物名称一类的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内客.辩证地采用以"异化"翻译为主、"归化"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能有效地将这类英语谚语转换成汉语,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