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中所说的“网络红人”,是指在网络上受到网民关注而走红的人。人在虚拟的网络媒介形象和真实的社会人之间不断转化,而其自身的某一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因此,“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民人数日趋增多,网络的娱乐功能被网民发挥得淋漓尽致。芙蓉姐姐还未退场,天仙妹妹又凭空而降,同时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群体——网络推手,因为他们,网络有了更多的热点。然而随着商业利益的渗透,部分推手肆意而为演变成打手、黑手。网络是草民的话语堂,为了保障网络传播正确舆论导向和公信力,同时也是网络营销行业发展的需要,必须从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等多方面规范网络推手行业。  相似文献   

3.
从小月月事件看网络推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由小月月事件关注到"网络推手"这个群体,列举了网络推手的具体事例,进而探讨网络推手产生的原因,同时呼吁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也要意识到:网络推手是一把双刃剑,亟待产业规范。  相似文献   

4.
今年下半年,北京公安部门打掉了一个蓄意造谣传谣、扰乱网络秩序的网络推手公司,网民无不拍手称快。将网络环境的净化问题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这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互联网的普及,昭示着我国已经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近6亿之多,相当于每两个中国人之中就有一个人是网民。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无厘头"文化现象呈现在大众面前,刚刚平息的"贾君鹏事件"更是把这一现象推向了顶点.这是网民的行为艺术还是商业炒作手段?本文从网络推手、网民、媒体三者及其之间的互动剖析这一现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李悦 《新闻世界》2014,(5):132-133
近几年,网络社会崛起,网民数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信息的发布与扩散中来,一系列事件都在网络舆论的漩涡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网络正成为舆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论的风起云涌,一方面表明我国网民的网络使用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网民存在媒介使用水平不高、媒介素养缺失等弱点,构建完善的网络舆论机制,发挥网民的作用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诞生与发展在新闻传播领域一直在印证这样一个事实:越来越多的电视、报纸出现的新闻事件,最初都来源于网络,网络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网民习惯于利用互联网的匿名、交互的特点,发布信息,揭示真相。这些信息容易引起网民群体的关注,在形成网络集合行为以后,成为具有新闻价值的值得传统媒体报道的新闻。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网民队伍的壮大,网络信源新闻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8.
刘涵 《今传媒》2016,(6):30-32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高速发展,在带给广大网民便利的同时,也为部分网民及组织实施网络侵权,乃至破坏网络生态安全等行为提供了平台和渠道。目前,网络有关隐私泄露、造谣中伤、人身攻击、以假乱真等问题层出不穷、愈演愈烈,严重损害网民合法权益。网络侵权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进一步关注和重视。本文将根据网民举报的侵权信息,简要梳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网络侵权信息的具体类型和典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互联网企业、服务商、技术研究者、媒体机构、普通网民等多方力量联合治理网络侵权信息的策略和措施,积极营造开放、规范、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9.
对网络社区中网民隐私关注的以往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它与其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上。该研究重点关注网民的网络隐私关注与其等级性背景间的作用关系,即与网民生活脚本、社会关系和网络行为等互动情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网民普遍不愿意公开个人隐私信息,尤其是对姓名、工作单位、电话等信息的公开更是在10%以下;在职业方面,大中学生、商业人士和专业技术人员比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办事人员要开放得多;就社会地位而言,越是处于社会下层的网民越愿意公开个人名字;就网络社区类型而言,成员之间越熟悉,网民也越愿意公开个人姓名,相反则越不愿意;性别差异对除实名之外的其他个人信息公开存在着显著影响,男性在"职业"、"工作单位"和"通讯方式"方面暴露的行为意向要比女性强,在其他信息类别上要弱于女性。这些结论均可以通过网民与其网络互动情境互动安全性的思想来作解释。  相似文献   

10.
网民是信息生态系统发展的主导要素,关注网民结构的变化与趋势能够较好地指导网络信息生态的发展。文章结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重点分析网民发展的各方面结构特征,并分析与网络信息生态发展的相互关系,以此为依据提出网络信息生态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网络推手识别研究在净化网络环境、监测网络舆论导向等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采用文本情感倾向分析方法进行网络推手识别,通过分析信息发布者的情感倾向,统计正面情感信息与负面情感信息的比重,确定该信息发布者是否是网络推手。重点讨论信息抽取及情感分类相关技术的实现,并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胡新桥 《新闻窗》2013,(1):40-40
网络水军即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群体。他们在“网络推手”的带领下,在论坛、博客上发声,获得“网民”的注意,但有很多话题的结果是负面的,会造成网民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3.
以“信息公开”管住“网络推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推手原指那些通过网络帮助企业和个人推广品牌的人,最近一种利用网络操作信息的新现象正在出现。要想管住“网络推手”,唯一的办法就是“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多元、平等、开放、互动、自由的信息交流平台,正如《网络空间独立宣言》所说:“我们正在创造一个谁都可以自由进入的世界。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和偏见。”①草根化的网络成为网民的“秀场”,可以参与各种事件、发表言论,影响网络传播的信息质量,网络舆情的变化与发展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在网络舆论旋流中,网络推手已经形成一定的组织、规模和一套完整的运作模式来“搅动”公众的视听。2013年8月21日,北京刑拘多名网络推手,再一次使公众将目光投向这一群体。网络推手在利益的驱使下,企图掌控网络话语权,网络公共空间媒介生态正迎来新的挑战。这对众多网民的道德认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推手"近一两年来得到了媒体和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讨论. 2011年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赵启正也谈及"网络水军"、"网络推手",他认为:有些人隐身于普通网民中间,发帖留言,其背后有机构利益;他们有时会制造假民意,左右舆论,误导受众,甚至影响政府决策,值得注意与警惕.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诸多网络论坛,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种民间的真实的口头舆论,而成为许多网民即时发布信息、反应个性、发泄情绪、反映情况、揭露问题的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网民的一次次“胜利”,促使更多的人们把言论诉诸于网络论坛,网上舆论成为最难管理的口头舆论场,因此有的地方不敢办论坛,  相似文献   

17.
林上军  袁园 《新闻实践》2009,(10):69-70
受人关注的诸多网络论坛,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种民间的口头舆论,亦是许多网民即时发布信息、发泄情绪、反映情况、举报问题的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网民舆论的一次次"胜利",越来越多的民间言论诉诸于网络论坛,因而成为最难管理的口头舆论场,被称为"容易脱缰的野马".无怪乎有的地方网站不敢办论坛.  相似文献   

18.
网络媒体的负效应:网络暴力网络媒体在实施网络监督、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因部分虚假信息、扭曲放大事件、侵犯隐私权等引起种种争议。有关专家称,网络监督在现阶段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监督"和"网络暴力"常常只有一步之隔。由于网络媒体缺乏严格的把关人,各种讯息被肆意放大,跟帖初始阶段"一边倒"以及网络推手、网络水军推波助澜,网络媒体在探寻事件真相和事实方面缺乏理性的态度;网络"标题党"的过激言行,部分网民的谩骂、人身攻击;网络人肉搜索等网络诽谤,过于情绪化的信息传递、泛商业化的运作以及网络色情等,都成了引发网络暴力事件的隐患要素。  相似文献   

19.
郝希汉 《新闻世界》2012,(11):82-83
近年来,网络推手不仅炒作网络红人,策划网络事件,而且开始涉足商界。本文分析了网络推手的特点,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规范网络推手的运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网络推手的商业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网络推手行业也借着这股东风快速发展.众多网络推手公司以及网络公关、营销公司的成立,再加上网络推手由推人向推企业转变,网络推手行业逐渐产业化,其商业模式也逐渐清晰.本文试图对网络推手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作深入的分析,探析其商业模式对深入了解网络推手行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