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就少年儿童阶段(10-12岁)如何发展力量训练,通过现状调查、文献参考并结合自己教学、训练的实践谈几点体会。1.现状调查与分析笔者通过对10所业余体校体育教练的走访及数次参观业余体校少儿力量训练,发现少年儿童的力量训练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2.
一个优秀铅球运动员是经过多年科学系统性训练而获得的,这种训练可分为基础训练阶段(12至15岁),初级专项训练阶段(16-17),专项提高训练阶段(18-20岁),以及高级专项化训练阶段(21岁以后)。其中,基础阶段训练是运动员成才的基础。它对运动员以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  相似文献   

3.
不同训练阶段下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界定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各训练阶段为切入点,在研究游泳运动员专项形态基础上,比较其在不同训练阶段下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游泳女子运动员的专项提高阶段为13~15岁,最佳竞技阶段为16~22岁,竞技保持阶段为23~26岁,男子各阶段相对女子晚1~2年。此外,游泳专项特征主要体现在“倒三角”的体型、身高、臂长和质量较高的肌肉群4个方面。不同训练阶段下游泳运动员形态特征为:不论男女,在专项提高阶段,形态上某些指标尚具有一定的发育与挖掘潜力,相对于最佳竞技和竞技保持阶段,不具有形态上的专项优势,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基本形态因子上;最佳竞技阶段与竞技保持阶段的形态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短跑是速度力量型周期性项目,青少年时期(7~16岁)是速度发展敏感期,该时期速度能力提高较为迅猛,因此被称之为基础训练阶段。此阶段训练主要的任务是培养短跑兴趣与爱好,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发展全面身体素质,为选择和确定专项提供基础依据。为更好地保证青少年短跑运动员顺利成长和创造的最好成绩,笔者提出以下见解与大家一起探讨。一、基础阶段训练手段应以教学形式为主  相似文献   

5.
跨栏跑属于体能类竞技项目。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 ,结合自己多年来教学与训练的实践 ,总结出跨栏训练实施的五性。一、技术训练规律性跨栏跑的技术训练 ,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可以归纳为三个为主 ,二个强化。三个为主是指 :(1)技术雏形阶段 ,应以“起跨步”的基本技术教学为主 ;(2)技术成型阶段 ,应以起跨步和栏间跑的结合为主 ;(3)技术提高阶段 ,应以全程跑、完整教学为主。技术训练的三个为主 ,是有机结合为一体的。二个强化是指 :(1)强化栏感。它是运动员准确感知人与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协调关系 ,机体特有的精细…  相似文献   

6.
9~10岁阶段身体素质科学化训练是构建男子体操后备人才科学梯队的关键,亦是男子体操选手后续发展高难动作的物质基础,而目前相关 研究匮乏。运用特尔菲法、测试与AHP等方法,构建我国9~10岁男子体操选手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时评价,旨在为监控与提高该阶段 体操选手身体素质的训练质量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指标体系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5个1级指标和16个2级指标,5个1级指标的 权重依次为0.251 3、0.206 0、0.164 2、0.188 1和0.190 4,权重系数较好地诠释了整个指标体系的内涵;(2)目前机体耐乳酸能力、肩部柔韧性和上肢 屈臂推撑力量整体发展较好,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空翻的动作速度与位移速度整理水平有待提高,灵敏素质是薄弱环节;(3)训练内容规划上,该 阶段应着重加强力量、柔韧、速度、灵敏的训练;(4)发展策略上,下一阶段应注重加强灵敏素质、专项腰腹力量与位移速度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初中生的生理特点和短跑基础训练阶段(12岁~15岁)的基本要求,为规范初中学生短跑中动作不规范的现象,冲破"速度障碍",最终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提高运动技能获得效益的最大化是运动技能教学或训练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但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往往忽视了学习者的认知,尽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但仍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认知负荷理论从认知结构入手,主要关注学习者在获取外来的资源分配和问题解决的资源分配,以及这两者在记忆空间分配平衡与否,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记忆效能。简单运动技能教学设计通过增加学习者关联性认知负荷促进学习者图式的建构;复杂运动技能教学设计除了调控学习者的内部认知负荷外,还应降低学习者的外部认知负荷;初学者运动技能教学设计起始阶段降低外部认知负荷,伴随着学习者专业水平的提高应采取多步法教学设计策略;具有一定前知识学习者的教学设计应提供内容交互性大的复杂性材料和复杂的学习环境,尽量满负荷工作。  相似文献   

9.
夏艳玲  肖建波 《游泳》2001,(2):22-22
随着游泳运动的迅猛发展,对少年儿童游泳基础训练越来越系统化、正规化,基本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作为基层教练员要适应这个科技发达的知识年代,减少训练的盲目性,避免训练中不该发生的事,首先要明确在训练工作中的指导思想。 我在1996年带了这批队员,至今已经4年了。我依据“大纲”的指导思想,根据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指导思想如下: 第一阶段(7-8岁)以水上游泳教学和基础训练为主,抓好基本技术,可以开始有氧耐力训练。训练手段要多样化,负荷量的安排要注意循序渐进。 第二阶段(9-10岁)以一般身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训练阶段运动员经皮氧分压(TcPO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以及机能状态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TcPO2和TcPCO2与机能状态的关系.方法:以国家赛艇队8名男子轻量级选手为研究对象,将3月5日-4月2日作为运动员第一训练阶段(春季锦标赛前);将4月9日-4月28日作为运动员第二训练阶段(世界杯赛前)。在两个训练阶段,均在每周一早晨空腹状态下取血样。同一天用PERIMED激光多普勒PeriFlux5000系统测试微循环相关指标。测试指标:TcPO2和TcPCO2,睾酮(T),皮质醇(C).血尿素(BU),血清肌酸激酶(CK),血红蛋白(Hh),红细胞计数(RBC)结果:(1)世界杯赛前的两个训练阶段,Hb和RBC在第一阶段明显下降,在第二阶段逐步回升;BU和CK在第一阶段末期明显升高,在第二阶段保持平稳;T在第一阶段有所下降,在第二阶段回升至较高点,T/C保持平稳。(2)TcPO2与Hb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第二阶段第二周TcPO2与Hb相关系数为-0882,P〈0.05;TcPO2与BU相关系数为0.943,P〈0.01结论:(1)世界杯赛前运动员机体携氧能力及整体机能状态处于相对较好的状态。(2)TcPO2和TcPCO2与机能状态指标具有相关性,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评定运动员的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由于少年儿童阶段是各种技能形成的最快阶段,也是技能储备量最易增加的关键阶段,其中6~12岁是发展协调能力的最好阶段,13-14岁是协调能力趋于成熟的阶段。为此,在少年儿童各年龄阶段发展技能,应把握时机,抓住重点.从4岁起,可开始进行协调性的训练,在4—8岁间训练的重点可放在反应能力、平衡能力、模仿能力,同时应有步骤地发展时空感知能力。在技术训练上,可以学习一些跑、跳、投简单的技术动作,使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暂时性联系尽可能广泛,以便为下阶段学习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动作做好技能数量上的准备。9~12岁的技能训练阶段主要发展协调性、控制能力、反应能力、时空感能力及有关项目的基本动作和技术。技能训练的重点突出表现在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有趣性、多样性上。同时利用此阶段少年儿童形象思维能力发展迅速的特点,进一步发展全身协调能力,进行某些项目重点技术训练。13~16岁的技能训练,由于内分泌系统发展迅速,使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有机联系转入新的关联阶段,因此,少年心理过程会产生一种不稳定感,使技能学习出现波动、不协调状况,为此在原有基础上,学习、巩固、提高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系统地提高新的技术水平,为掌握较高难度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青少年散打教学阶段划分1.打好基础阶段:此阶段主要通过各种训练手段提高散打所需的基本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掌握散打的基本步法、拳法、身法、腿法、摔法、跌法等,了解单招进攻和防守的要领、实效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7~12岁)的儿童正处于速度发展的敏感期,是提高短跑成绩的黄金时代,抓住这一有利阶段对儿童进行科学的教学和训练,就能及早地发现和培养短跑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一、赛前训练的各项准备工作。 1、思想、精神、心理的各项准备工作(1)做好进入赛前训练阶段的动员工作。在总结前阶段训练的基础上,完整、仔细地分析形势,明确提出任务、指标,提出训练指导思想(口号)和训练重点(个人的)及主要措施、要求,并通过与运动员广泛地座谈。加深运动员对赛前训练任务的明确认识,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运动成绩的发展趋势使我们认识到:一名竞走运动员要经过6-8年的系统训练,才有可能达到国际水平。竞走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一般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初级专项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年龄一般选择在9-10 岁,教练员要掌握青少年耐力的自然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耐力训练。本文仅对竞走的基础训练阶段加以阐述,探讨培养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1.短距离跑途中跑的技术分析与训练 途中跑技术的动作结构分支撑阶段(前摆、垂直、支撑、后蹬)和摆动阶段(后摆、前摆)。而二者又为互为影响的。然而,自然跑和竞技跑的动作结构最大差别是后蹬离地后的大、小腿折叠和前摆时大腿高抬程度。为此在教学训练最初阶段应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教学训练。  相似文献   

17.
采用特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运用帕累托分析、目标挑战模型等对我国9~10岁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1)9岁组上肢力量、躯干力量与下肢专项爆发力发展参差不齐,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腰腹快速屈伸力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10岁组上肢与躯干综合力量素质得到全面协调训练,但下肢爆发力良莠不齐,整体水平欠佳。(2)训练周期内容安排上,两个年龄组均应重点发展上肢支撑与拉引力量素质,且9岁组还应突出发展上肢快速推撑与屈伸力量素质;(3)发展目标上,下一阶段两个年龄组都应加强下肢爆发力和躯干专项力量的科学训练,且10岁组还应重点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上肢支撑力量的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的关键是人口素质问题(包括人的身体素质),本文通过对全国大部分省、市及中国计量学院19~22岁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趋势的分析,揭示出下降原因,并提出了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必要性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蓝平 《灌篮》2021,(3):91-91
小学阶段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中“自主”策略是保证小学生积极参与这项体育活动,发展身心的重要条件。而当前小学阶段健美操教学中比较常见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动作掌握情况较差、缺乏良性互动等问题。在小学阶段开展健美操教学与训练,应该注重分析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提倡学生间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增加其自信心,并注意应用多元化的训练方式,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在学习中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笔者学校的高三体育考生大都是从高二下学期结束前后开始接受训练,他们的身体素质较好,但之前没有受过系统训练。基于这种情况,再结合竞技状态的形成规律,笔者将今年8月至次年3月共8个月的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体能强化训练阶段(冬训期)、体能与技能增长阶段(春训期与高考加试前期),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立定三级跳远训练计划如下,与同行共同探讨。一、基础训练阶段该阶段共12周时间(8月~10月),每周训练2~3次,每次30~40分钟,训练负荷中等,训练方法以重复训练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