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十九1978年8月7日,《人民日报》第二版的4篇文章几乎是一组集束炸弹,主题就是:给农村松绑。一篇是要把山货和土特产品大力发展起来,一篇是土政策一废除,养鸡业就大发展。还有一篇分量很重的大块文章是来自肇州的报告,报告称:肇州县地处松嫩平原西部,有大片盐碱地,适宜种植甜菜等经济作物,是黑龙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前,梁衡写过一篇《“哇”字牌通讯》。是批评通讯写作的华而不实。这几年看稿多了,他又发现一种“要”字牌言论—— 这种言论,几乎是把文件拆分成段,要这,要那,要读者去照办执行。结构也简单,一“要”到底,有时一篇能数出十多个“要”字。“哇”字牌通讯,透出一种“嗲”气、“浮”气,有做作之态:“要”字牌则不用装模作样,是直截了当的横气、霸气,一股强迫命令之气。  相似文献   

3.
张虎林 《新闻世界》2006,(12):37-38
居住在钢筋水泥“盒子”里的都市人,谁不渴望坐在家里就能过上美丽浪漫的田园生活:吃自己亲手种植的花草茶,在姹紫嫣红中享受一种幽雅情调。就 连美国总统布什,都热衷种菜养花呢!然而,绒里人哪有土地呀?如今好了,一位叫马琳的女孩巧妙解决了这个问题,她设计的时尚“迷你菜圈”一问世就风风靡京城,还出口到了日、韩和新加坡等她。这一绝妙创意,为女孩赢得了200多万元惊人财富!且看她有什么成功秘诀:[编按]  相似文献   

4.
苏联著名记者波列伏依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新闻工作者,如果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闻工作者,那他的生命就不是以年计算,也不是以10年计算,而是以通讯报道来计算的。报道一篇接着一篇,其中那些最有意义的、最复杂的,或者说最成功的文章就成为他一生的里程碑。”尽可能多写一些“最有意义的、最复杂的,或者说最成功的文章”,是每一个有追求的记者心底的愿望。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愿望?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勤奋,二是多求异少求同。作为一名记者,勤奋应不难做到。但在勤奋工作的同时,也要讲求方式方法,否则,“药不对症使船装”,越勤奋,生产的信息垃圾越多,于己于社会均无益。多求异少求同,也许可以算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0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哇”字版通讯》。是批评通讯写作的华而不实。这几年看稿多了,又发现一种“要”字牌言论。这种言论,几乎是把文件拆分成段,要这,要那,要读者去照办执行。结构也简单,一“要”到底,有时一篇能数出10多个“要”字。“哇”字牌通讯,透出一种“嗲”气、“浮  相似文献   

6.
张虹 《新闻前哨》2004,(12):77-77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人民日报社所属的环球时报实现发行和广告收入“双过亿”:报纸发行近200万份,实现收入1.2亿元;年广告收入也从创刊时的5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2亿元。该报的迅速崛起成为国内报苑盛开的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  相似文献   

7.
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哇”字牌通讯》,是批评通讯写作的华而不实。这几年看稿多了,又发现一种“要”字牌言论。这种言论,几乎是把文件拆分成段,要这,要那,要读者去照办执行。结构也简单,一“要”到底,有时一篇能数出十多个“要”字。“哇”字牌通讯,透出一种“嗲”气、“浮”气,有做作之态;“要”字牌言论则不用装模作样,是直截了当的横气、霸气,一股强迫命令之气。报纸和读者的关系是一种自愿结合的我登你看的组合。并表现为一种自愿的市场供求,读者在自由地购买或订阅报纸,这中间没有任何的上下隶属、行政约束。一个报纸好看不好看,有…  相似文献   

8.
1993年3月,王华清从县委组织部调任县档案局党支部书记、局长的时候,就暗下决心:“事在人为,我一定要重塑干部形象,铸造新的辉煌!”近10年来,王华清把“群众印象”改变得如何?1999年被四川省人事厅、档案局所授予的“全省档案系统先进工用每平方米仅230元,每户节约近万元。办公楼、大门、消防通道、院坝的费用,也是低得不能再低。许多干部群众说:“王局长搞基建不仅没捞到一滴油水,反而不知多流了几身汗水!”在平时工作中,王华清也不含糊:在经费审批上,建立了差题、新困难。王华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靠清淡不…  相似文献   

9.
谢顾问:我初学报道,常为稿子见不了报而苦恼。一些有经验的通讯员告诉我:“你要多上搞,想好‘点子’最重要。”可又听有的领导讲:“要深入基层抓‘活鱼’,不能养成关起门来想点子的习惯。”我迷惑了,到底怎样看待“点子”呢?53511部队何毅何毅同志:一个让你多想“点子”,一个却反对想“点子”,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是统一的。首先要明确,采写稿件是要有“点子”的。所谓“声、子”,就是采写稿件的侧重点或曰主题,有时候“夫子”屯包括稿件的形式或表达方法。如果采写稿件时。C中无“卢、子”,而是东抓一把,西抓一把,那就…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南巡时鼓励搞经济建设要有点“冒劲”。笔者结合新闻工作实践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深深感到写新闻也该有点“冒劲”,这不仅有助于写出有分量的好新闻,而且有助于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最近我在采写一篇新闻的过程中,对此就感受颇深。今年3月下旬我到某地区采访,听说一名电机厂的工人一年收入一万多元,厂长还给他戴了红花,在当时有点冒。人们对此议论不一,有的说是改革中出现的新事,有的说工人收入过多不见得是件好事。听到这些议论,我一时也吃不准。记者的责任感迫使我要去弄个究竟。经过调查访问,我发现传说的“万元职工”范生辰的这些收入,是在厂内采取全国同行业较先进的定额标准下,通过他技术熟练并多付出劳动时  相似文献   

11.
有一篇来自日本的外电说.从前日本女性要的男人.必须具备“三高”的条件:学历高,收入高,个子要高。  相似文献   

12.
前年5月,《储瑞耕文集》出版,煌煌60余万言,收入作者1978-1992年间公开发表的文章400余篇。这些文章,除了20来篇为“溶进了杂文要素”的新闻、散文、小小说外。其余绝大部分为言论、杂文或有关创作方面的论文。储瑞耕的杂文,有些已为人们所熟知,如说“五十打蔫”》、《“骄傲”的紧箍帽)等,当时都产生过很好的社会影响,在杂文界也颇得“口彩”。不过,这一回当作者把比砖还厚的文集寄给我“教正”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问题是:这么多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据作者称,这400余篇文章还是从1100余篇公开发表的作品中选…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银行开平支行特大贪污案的另几名主犯在美国以洗钱、诈骗等15项罪名被起诉,中纪委通报了山西省翼城县原县委书记武保安卖官案:一年多时间内将卖官收入500余万元分若干次存放在自家附近的一储蓄所内。这两篇报道引起了人们对于反洗钱的再一次关注。提出质疑者有之:如此明显的可疑交易为什么不报告?为什么中国的贪官在美国能够以洗钱罪被起诉而国内不能?寄予厚望者亦  相似文献   

14.
1993年3月,入伍已两年多的刘玉珩被调到了团报道组。一年下来,竟在省级以上报刊、电台用稿132篇,并被军区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荣立三等功,当他谈起成才的“秘诀”时,深有体会地说:“沉入海底,方能觅得骊珠”。刚到报道组那阵子,小刘一连发稿50多篇都泥牛入海。后来,他向新闻干事请教才得知,搞新闻必须三分写作,七分采访,要有一股沉入基层的钻劲。从此,小刘的脚印就频繁地出现在连队的训练场、士兵宿舍里,寻找探访官兵们的热点问题。一次他在汽车连采访时,一位刚走出驾驶室的战友告诉他一件“稀奇事”:有对夫妻在昌乐县城到…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喜爱新闻宣传的业余通讯员,但由于工作关系,很少有时间跑单位采访,所写新闻作品不多,大部分为言论作品。自1990年以来先后在省、地级报刊上发表言论作品100多篇,其中(要重视抓“尾”}一文,获四川日报“亚太杯”巴蜀小议征文三等奖。总结这些言论作品的写作经验,我就关于如何为报刊写言论,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一、它边的论点来日每篇言论文章,无论大小长短,都有自己的论点。这个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里提出的观点和主张。论点是取决于一篇言论文章成败得失的关键。作为业余通讯员要选好论点,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6.
苏联著名记者波列伏依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新闻工作者,如果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闻工作者,那他的生命就不是以年计算,也不是以10年计算,而是以通讯报道来计算的。报道一篇接着一篇,其中那些最有意义的、最复杂的,或者说最成功的文章就成为他一生的里程碑。”尽可能多写一些“最有意义的.最复杂的,或者说最成功的文章”,是每一个有追求的记者心底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市报人》2005,(12):F0002-F0002
《南充晚报》是南充日报杜主办的一张融时政、经济,文化、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于2001年1月1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51-0060).发行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最高日发行量118万份.年广告收入1300多万元.已跨入“四川省报纸广告十强”行列。  相似文献   

18.
广西邕宁县镇龙乡江万坡屯的600多名壮族农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经营了多年的1500亩松树林,一次次被乡政府组织的人强行烧毁,自然屯的山民们抱着被烧焦的树干洒泪痛哭。因为他们每年三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收入,都被这一把把无情的火卷走了。 江万坡屯拥有山林4279亩,水田仅713亩。这个自然屯所在的棠梨村党支部书记黄子历说,尽管上面要上报的人均收入是1400元,村里实际人均收入才1000元钱,村民主要收入来自于种植粮食、椎参和松林,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收入靠从松树林上割松脂所得。  相似文献   

19.
一叶 《声屏世界》2014,(5):72-72
前不久,网上有这样一条新闻,看标题就令人瞩目:“病人因欠五万手术费,颅骨被取下一年多无人给装上”。这也太不把患者的健康当回事了吧!所以,好多人还没看文章。光一看题目,就已经义愤填膺了。然而,这篇由记者刘广超采写发在《大河报》上的报道.原本用的是一个很平实的标题。“颅骨取下一年多。谁能帮她装上”。  相似文献   

20.
介绍平遥农民建立“种田档案”的情况。平遥县岳壁乡村民武鹿日,是一个种田能手。他种植长山药已有10余年,去年种了三亩长山药,收入4.7万元,引起了村民的极大关注。为了总结长山药种植经验,他买了笔记本和钢笔,记起了“种田档案”。“种田档案”详细记录了长山药种植从种到收每一个环节,包括怎样整地、何时栽培、何时浇水、何时插架、每亩施多少担肥、如何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