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车与错车     
一、超车与错车如图王表示超车过程,甲、乙两列车同向行驶,甲车头的A与乙车尾的D在同一横道线上时,超车开始,一直到甲车尾的B与乙车头的C在同一横道线上时超车才结束,在超车这段时间内,甲车比乙车多走的路程是两车长度之和.设超车时间ti,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两车行程关系列出方程:S甲一sL~甲if-。乙if-Lm+Li,目pif=(L④+LL)/(vin-vL)如图2表示错车过程,甲车头A与乙车头C在同一横道线上时,铅车开始,直到甲车尾B与乙车尾D在同一横道线上时错车才结束,在错车这段时间内,两车所走路程等于两车长度之和.…  相似文献   

2.
这样的我     
从小到现在,别人都说我“傻”,这个人真的“傻”吗?这个“傻”字,得从我的名字说,我叫师帅,虽然说我的性格挺符合这名字,可我总觉得别扭之极,幼儿园时,小朋友特别是女孩子,她们的名字都很好听,像贝贝、宝宝、妙妙、雅雅等,而我呢?我叫师师,活脱脱一个男生!爸爸就说我“傻”,他还对我说:“多一横文才出众,少一横率领千军万马”,父亲这么一说,我觉得自己更“傻”了。上了小学,老师发苹果给大家吃,我虽站队里第一个,可拿苹果却拿最小的一个,同学们看见我拿小苹果,纷纷笑着说:“师帅好傻呀!人小苹果小,从头到脚都小…  相似文献   

3.
漏洞     
许多年前,有个求道的年轻人,为了获悉人生的道理,不辞辛劳,长年累月,跋山涉水到各地探访有道之士,寻求答案。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也求教了很多人,但他觉得自己一点收获都没有。这令他很失望。左思右想,也琢磨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后来,他听一位私塾先生说,在距他的家乡不远的南  相似文献   

4.
倪辉 《早期教育》2001,(4):39-39
我们俩的性格不十分外向,但也并不内向,可我家小孩的性格却很内向、孤僻,有明显的“闭锁”心理:和孩子我们很难沟通。有时他觉得很委屈,就一个人坐在一旁生闷气,我们问他时,他又紧闭牙口不说,真正一个“闷葫芦”。怎样做才能让我家这个“闷葫芦”开口呢?  相似文献   

5.
车牌     
佚名 《高中生》2009,(12):35-35
有一个人去买车,车商给了他一个车牌号,是“00544”,这个人觉得这个号不好,但车商说:“这号多好呀,你看。00544,动动我试试。”这个人很高兴,开着车上路了,没开多远就和另一辆车撞了,这个人怒气冲冲地问另一人:“你没看到我的车是00544,动动我试试吗?”另一人很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你看,我的是44944,试试就试试.”  相似文献   

6.
代价     
《课外阅读》2012,(15):62
路上走着一群人。每个人的肩上都扛着一块长长的木板。有一个人觉得他的板子最长最重,于是这个人故意落在了人群的后面。趁别人不注意时,他躲进路边的林子里,把木板悄悄地锯掉了一截儿,木板顿时轻了许多。这个人心里暗自得意,急忙扛起木板,追上了众人。突然,一条深沟横在了众人的眼前,大家把自己肩上扛的木板架在沟上,很顺利地就通过了。而这个自作聪明的人却无法跨越眼前的障碍,因为他的木板太短了,搭不到沟对岸。  相似文献   

7.
感恩之心     
辛勤 《小学生》2005,(2):70-71
这一天,淮阴城是个大集的日子。一个人匆匆地在人群中穿行。突然,在他身后响起一声粗野的叫声:“喂,你站住!”他回转身来,见是当地的一个泼皮无赖,便想躲开他,无奈这个泼皮故意找事,追着他讽刺道:“你平常出来,总带着宝剑,你敢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胯下钻过去!”说着,就叉开双腿,横在大路中间,并冲着他挑衅地笑着说:“来呀,钻吧!来呀,钻吧!”  相似文献   

8.
张村和李庄合资投建自来水站.他们用口径30cm的水管从水库引水到两村的分界处,然后用口径相同的两根分管连接到各村.请问:分管的口径为多少最合算?对于这个问题,你也许觉得很简单,脱口而答:15cm.其实你错了.因为这样的选择会使从水库引到两村分界处这段路程的水量大大地超过需要而浪费掉.我们知道,要使主管引来的水不白白浪费,又要尽量地节省分管用料的费用,那么,分管的容水量应等于主管的出水量,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管道的容水量、出水量只与管道的横截面积有关.因此,分管的横截面积之和应等干主管的横截…  相似文献   

9.
秘诀三:敢闯从上初中开始,张俊以的闯劲就露出端倪了。他总是不停地寻找机会表现自己。虽然还是个毛孩子,阅历不深,张俊以有时表现得很猛浪,但作为父亲的张荣久却喜上眉梢,他从来不劝儿子稳重一些,成熟一些,他觉得,一个孩子,将来能否成才,有没有闯的精神非常重要,只有敢闯,才能展露、激发一个人潜在的才华,才能激发一个人向往成功的雄心。张荣久觉得,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的想法,他几乎就成功一半了。基于这样的教育孩子的思想,张荣久总是对张俊以表现自己的行为投以赞赏的目光,给予很好的评价、鼓励和帮助。张俊以上高中三…  相似文献   

10.
《音乐世界》2012,(13):13-13
E:两位在结成之前,各自对对方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呢? MARiA:在结成前我就听过他的歌,觉得这曲子真的非常棒,我很想唱他作的曲子,心想如果能唱了的话一定很幸福。没见面前我听曲子时,觉得这个曲子非常有力道,可是见了面之后发现原来作曲人是这么一个温柔的先生啊。  相似文献   

11.
沉重     
《阅读与鉴赏》2002,(1):94-94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哲人说的去做了,哲人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  相似文献   

12.
一天,6岁的小侄子问我:“姑姑,蚂蚁会游泳吗?”我一愣,对于这个问题,我还真给不了他一个准确的答案。于是,我反问道:“你说呢?你认为蚂蚁会游泳吗?”小侄子歪着脑袋,忽闪着两只大眼睛,说:“我觉得……它们不会游泳。”“你为什么会觉得蚂蚁不会游泳呢?”我继续追问。没想到,小侄子立即侃侃而谈:“我在动画片里看到过,有一只蚂蚁要过桥,可是有一个人在桥上横躺着,蚂蚁只好从这个人的身上爬过去,一不小心,蚂蚁滑了一跤,差点儿掉到河里去。幸亏它使劲地抓住了这个人的衣服,才没有掉到河里去。”  相似文献   

13.
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智,寻求解脱之法。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石砾路说:“你每走一步路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智说的去做了,智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另一头,智问  相似文献   

14.
狗子(小说)刘玉祥他娘生他的那一个年头,正是十二生肖的狗年,他爹便很原始地联想到了这一点,对他孩子娘说:“今年是个狗年,娃儿的名字就叫‘狗子’吧。”他娘虽然觉得这个名儿不怎么那个,可是瞅着他爹那高兴劲儿,还是生硬地笑了笑,算是应下了。日子在爹娘的愁眉...  相似文献   

15.
人生的桅杆     
流云 《教师博览》2005,(9):51-51
一个出门求道的人在渡船上遇到两个青年.他虔诚的样子令人觉得好笑。两个年轻人骗他说:“你是不是想知道‘道’的真谛?”他说:“是呀。”年轻人说:“现在你顺着桅杆爬上去,等你爬到顶上的时候,就明白‘道’的真谛了。”学道的人连忙脱下外衣,去爬桅杆。当他爬到桅杆顶上的时候,两个年轻人拿起他的衣服和包裹逃跑了。众人连忙叫他:“快下来,那两个人是骗子,把你的衣服和包裹抢走了。”  相似文献   

16.
Q:两个人的关系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好的昵?筱田:应该是什么时候呢?小岛:不知道诶。已经完全忘记了。筱田:但是我觉得好像是刚刚认识开始就意外地很快熟络了起来。我这个人比较认生,所以好像是阳菜现在来跟我搭话的吧。小岛: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但是,麻里酱从一开始见到她的时候就觉得他很有姐姐的感觉,很会照顾周围的入哦。所以,可能...  相似文献   

17.
平等的谦让     
一家三口到朋友家玩,朋友也有一个和我女儿一样大的9岁的小男孩。两个孩子玩得挺开心。朋友很客气,给了两个孩子每人一块蛋糕。看得出来,蛋糕很好吃,朋友9岁的儿子,几口就把它消灭了。我女儿呢,大概舍不得,吃得较慢手中还剩下一半。朋友儿子眼巴巴地看着我女儿,求她给他一半。  相似文献   

18.
从前,有一个神仙从天上到了人间,用点石成金之法来考验人间的凡人。如果遇到不贪财的,就渡他成仙。结果遍地都找了,竟没有碰到一个这样的人。所有人都嫌点的石头太小了,要求再点一个大些的。有一天遇到一个人,神仙用手指将一块很大的石头点成金,并道:"这块金子就归你了。"那人摇头不要。神仙觉得这样的人难得,就渡他成仙。不过神仙不明白这个人为  相似文献   

19.
走夜路     
星期三傍晚,我踢完足球,步行回家。 走着走着,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已经来到离家不远的岔道口。往前走是一捷径——直通家门口,但非常偏僻,几乎一个人影也看不见;另一条则是繁华的大道,但路程却比第一条长一半。我想早点到家,就把心一横,走捷径。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老师     
15年前毕业的学生明天就要聚会,15年前一件记忆中抹不去的往事又浮现在眼前。有一天我和别人闹矛盾,心情坏得很。上美术课时,我草草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脸盆,作为学生们的课堂作业。这时,一向很顽皮的阿昌站起来说:“老师,我想画枪。”我正愁没地方出气,冲他呵斥道:“画枪?你想当土匪啊!”话音一落,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课后冷静下来,我才觉得处理不当,不该这样跟学生说话,很想向他道个歉,却又觉得丢面子,放不下当老师的架子,于是就搁置了下来。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竟然怎么也忘不掉,每每想起来心里都觉得很内疚。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