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发表重要讲话,并在人民网通过强国论坛与网民交流,表明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在现代执政中的作用,也提出了积极运用网络媒体,正确引导、创新引导网络舆论、不断提高执政水平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6月19日,正值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做客人民网强同论坛一周年之际,人民网在北京举办了"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网络媒体论坛.一年前的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引起海内外强烈反响.并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党和国家对网络媒体的高度重视.自那之后,中国网络媒体更加奋发创新,在引导舆论、创新经营与融合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3.
孔军强 《青年记者》2009,(14):102-103
根据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如今我国网民数量、CN域名数量以及宽带网民规模均大幅增长,已跃居世界第一。同时,越来越多的网络新闻也成为新闻关注的对象,成为新媒体传播的热点新闻,由于网络媒体传播迅速,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泛,网络媒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去年视察人民日报人民网时,对网络媒体给予了高度重视。他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  相似文献   

4.
2008年6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到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强国论坛,回答网友提问。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同网民在线交流。这是亿万中国网民的“幸福网事”,也是自1994年互联网接人中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一个瞬间。同时,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春天到来了。胡锦涛总书记不仅与网民在线交流,而且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强新兴媒体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一周年之际,人民网于2008年6月19日在北京举行了“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网络媒体论坛。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吴恒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刘汉俊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发表了讲话。  相似文献   

6.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亲切对话,传递出非同寻常的标本意义; 奥运期间,2.44亿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奥运信息,65%的网友对网络表现非常满意,满意度高于电视、报纸和电台;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09,(13):F0003-F0003
在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人民网做客强国论坛一周年之际,人民网于6月19日举办了网络媒体论坛.重温和进一步贯彻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如何更好地加强新兴媒体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8.
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考察人民日报社时,特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在线与网友进行交流时说:“平时我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这是以权威的身份肯定了网络对中国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访谈最早出现在中国新闻奖获奖名单上并得到大家关注是在2008年,而从人民网的《胡锦涛总书记同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在线交流》、新华网的《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分别获得第十九届、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网络访谈类一等奖开始,网络访谈可以说真正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重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并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与广大网民聊天。网络传播研究专家闵大洪在评价强国论坛时说,“强国论坛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时政论坛。”这一说法,与人民网总裁何加正的评价如出一辙,“‘强国论坛’利用网络交互性特点,以强国兴邦、讨论时事、建言献策为宗旨,已经成为一个高层次、  相似文献   

11.
<正>网络访谈最早出现在中国新闻奖获奖名单上并得到大家关注是在2008年,而从人民网的《胡锦涛总书记同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在线交流》、新华网的《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分别获得第十九届、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网络访谈类一等奖开始,网络访谈可以说真正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影响越来越大,如何通过新媒体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了.2010年9月8日,人民网"直通中南海"留言板的开通可以看作是执政党在这方面作出的一次有益尝试.在这个留言板上,有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的照片及近期活动报道.网民点击"留言"按钮后,就能给他们留言.据媒体报道,留言板开通的前6天,网民给胡锦涛总书记的留言超过3万条.其实,国家领导人与公众网上交流早有先例.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6月20日到人民日报考察时,就曾在人民网同网友进行过在线交流,温家宝总理也曾两次与网友在线交流.这次"直通中南海"留言板增加新的常规性交流平台,它对于政府沟通民意,促进党的执政能力有何帮助?它对于吸引广大网民参政问政有何帮助?它对于提升政府形象方面有何帮助?在本论文中作者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上面三个问题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闻网站怎样做才能使自己更加抢眼并立于不败?此文以人民网为例,论述了网络媒体的“另一只拳头”———评论的作用。文章向读者介绍了人民网创建评论栏目,帮助网民解读新闻,促进网站与网民之间的互动,既反映民间舆论,又潜移默化地引导舆论的做法。加强网上评论是一条在竞争中求发展,扩大影响力的好途径。文章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4.
网络访谈最早出现在中国新闻奖获奖名单上并得到大家关注是在2008年,而从人民网的《胡锦涛总书记同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在线交流》、新华网的《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分别获得第十九届、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网络访谈类一等奖开始,网络访谈可以说真正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重视,并成为各大网络媒体重点打造的拳头产品.而在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名单中,网络访谈的一等奖空缺,也从一个方面显示出成功做好网络访谈很不容易.因此,怎样评判一场网络访谈是否真正成功、如何提高网络访谈的质量和水平成为很多人关注的话题,本文根据笔者的从业实践初步从六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01年7月31日,人民网发布《广西南丹矿区事故扑朔迷离》及随后连续深入的报道,揭开了死亡80余人但被隐瞒近半个月之久的南丹矿难的盖子……批评报道、网友来信和以评论针砭时弊,形成合力人民网是人民日报的网站,人民日报的舆论监督职能很自然地从纸媒向网络媒体延伸,人民日报编采人员在向报纸提供批评报道的同时也向人民网提供,甚至专门向人民网提供;网民向人民日报的网站反映他们的困难、问题,希望人民网像人民日报一样为他们伸张正义,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与问题。这是人民网开展网上舆论监督的两大原动力。概括起来,人民…  相似文献   

16.
江坪 《新闻实践》2010,(4):72-72
互动平台网民参与度的多少,决定网络媒体影响力的大小。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报道中,人民网互动游戏“网民方队”的创意新颖,很有启迪。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09,(6):39-41
在网络等新兴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舆论正逐渐成为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在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人民网一周年之际,人民网于6月19日举办网络媒体论坛,研究如何更好地加强新兴媒体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8.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同广大网民在线交流。9月4日人民网推出“什锦八宝fans圈”,意在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粉丝”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这些事件表明互联网正成为领导人了解社情民意的天地,官员上网关注舆情蔚然成风。网络舆情曾风起云涌,从“厦门PX”事件到“华南虎”事件,再到“三鹿毒奶粉”事件,网络的舆论风潮常常将政府和党政官员置于被动的境地。这些事件表明网络舆情复杂,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管理创新势在越行。  相似文献   

19.
胡靓 《新闻爱好者》2008,(11):97-98
我国媒介产业在2008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质的提升,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视频直播同广大网民在线交流,开创了历史先河,并提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规模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媒介产业化越来越引起政府、理论界和经营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伍刚 《网络传播》2010,(7):34-35
今年6月20日,在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两周年之际,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创立,人民网就驶入转企改制和上市的快车道,人民网将争取在国内A股发行上市,这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改造、向资本市场借力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