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农村居住建筑面积的不断增大,对农宅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岳西县某农宅为研究对象,利用Dest-h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建筑朝向、南向窗墙比、层高对全年累计冷负荷、全年累计热负荷以及全年累计总负荷的影响,得出了适合该地区农宅的最佳朝向和南向窗墙比、层高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规律。再通过正交试验,对外墙材料、外窗材料、南向窗墙比以及层高四个因素分别选取三个水平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各因素对能耗影响的大小顺序,并给出了适宜该地区农宅节能设计的组合方案,给当地农宅建筑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深圳某办公楼为例,探讨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策略的优化。采用鸿业全年负荷计算及能耗分析软件(HY-EP)进行全年动态负荷模拟,对冷负荷的负荷率进行分析。在选定冰蓄冷系统后,基于模拟结果和地区的峰谷平电价的特点,采用了基于全年动态负荷结果分析预测和结合前一天的负荷作为当日的负荷预测,将全年逐日运行策略简化为4 种设备的运行方案,控制较为容易实现,且需要增加的初投资较少,是结合冰蓄冷系统与全年动态负荷模拟技术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建筑能耗预测模型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不足,通过解耦方法建立了建筑能耗快速预测模型.以中国冬冷夏热地区典型建筑为研究对象,依据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将影响建筑能耗的因素分为运行属性因素和自有属性因素两类,以运行属性参数为基准,自有属性参数为修正,依据主元解耦方法,建立了典型建筑冷热负荷计算快速预测模型,并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与软件Energy Plus相比,该模型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5%以下;与实际运行数据相比,该模型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2011年为13.14%,2012年为8.56%,其主要原因是建筑的同时率分别高于设计值16%和13%;与软件Energy Plus和Design Builder相比,该模型计算快速、简捷且能够用于设计阶段.该建筑能耗快速预测模型对建筑的设计和运行优化具有一定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短期电力系统负荷预测问题,根据已知的地区1、2的电力负荷数据,结合图像对两地区负荷变化情况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建立电力负荷数据与各气象因素的回归关系,证明气象因素对负荷预测数据准确度和精度有影响;然后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负荷预测数据,并推断预测的准确度,对两地区整体负荷规律性的优劣做出合理地判断及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了校验中国的节能标准,采用能耗预算法,对中国标准和HK-BEAM中基准建筑的年能耗及建筑总传热数值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与HK-BEAM相比,中国标准中基准建筑的总传热数值偏低,年能耗和冷负荷偏高,两标准中的基准建筑年能耗相差13.4%.中国标准中除了通风率和设备功率外,其他节能标准项都比HK-BEAM标准设定得高.然而,由于通风率和设备功率2项节能标准(尤其是通风率)会导致建筑耗能较多,因此中国基准住宅建筑的年能耗预算偏高.  相似文献   

6.
以南京某混合土壤热泵系统为例,分析比较不同冷热源运行策略、围护结构及空调末端系统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该混合土壤热泵系统以冷却塔为辅助散热设备,使得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向土壤散出的热量和从土壤中取出的热量相等.利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该厂房建筑进行了全能耗分析,并对冷却塔及地埋管换热器换热量进行计算.然后提出2种运行方法对冷却塔进行启停控制.比较墙面与屋顶不同颜色时建筑能耗特性,结果表明:供冷季节黑色外围护结构的建筑冷负荷是白色外围护结构的1.2倍;建筑保温性能相同时,以风机盘管为空调末端,热泵机组的年能耗比辐射地板系统大44.7GJ.  相似文献   

7.
采用DeST软件,对夏热冬冷地区外墙保温的住宅进行了全年的能耗模拟,分析了不同外墙保温形式对住宅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传热学的角度阐述了外窗的热工特性,分析了严寒地区各类常用型外窗的节能设计参数及特点.并根据中国严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利用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以一个典型的住宅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分析4种不同类型的典型玻璃窗建筑能耗,运用大量详实的资料、数据,对比分析并评估了不同类型玻璃窗的节能特性和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DeST-h软件分析了伊朗马什哈德地区居住建筑PVC板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模拟分析了夏季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情况,以确定室内风速.建筑室内风速的模拟结果表明,室内大部分区域是舒适的.在天花板和PVC板之间有无空气层存在的情况下,建筑顶层房间冷负荷分别减少10.5%和6.5%,说明空气层的存在有利于建筑降低冷负荷.然而,空气层厚度的增加对建筑冷负荷降低的影响并不明显.这种在天花板和PVC板之间增加空气层的策略对发展可持续性建筑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0.
既有公共建筑在建筑围护结构、冷热源、输配系统、末端系统、电气系统、照明及办公设备、管理环节方面等存在不合理因素,导致建筑能耗偏高。通过实际既有建筑的调研,建立典型中央空调类办公建筑模型,采用全年动态能耗模拟的方法评价改造技术方案。结合市场价格,通过回收期的比较,推荐改造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建筑结构的热传递机理,从建筑围护结构的热传导和蓄热两个方面,通过热传导的非稳态过程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特性,并得出准确计算建筑热负荷工程设计的计算方法和内保温建筑围护结构更适宜于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冬夏季取热散热不等导致的地下热环境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土壤源热泵系统(GSHP)的性能.以某居住建筑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对建筑内采用的天棚辐射末端和置换新风系统进行研究,该空调系统的冷热源采用土壤源热泵.考虑循环水泵、风机、热泵机组运行中向地下排出的产热量,采用Energy Plus模拟软件对建筑物进行能耗模拟,获得地下取热散热量及其比值.利用这一取热散热量,采用Fluent模拟软件建立系统模型,模型经实验验证后,研究3种典型控制策略下的地下热交换规律.得到南京地区地下每年的制冷负荷和供热负荷比为5.08∶1,并研究指出与温度和温度差控制策略相比,定时开启策略具有更好的效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型商业建筑的空调能耗现状,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其中的节能潜力,并从加强能耗管理意识、减少冷热负荷、提高冷热源效率、利用自然冷源、减少水泵及风机耗电、提高空调系统控制等七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大型商业建筑空调节能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常规污水源热泵系统出力常无法满足建筑最大负荷的问题,提出了在高峰负荷下提取污水凝固潜热作为补充热源的新思路.首先,结合污水特征设计了一种集除冰、取热、除垢于一体的凝固换热器,并给出了城市污水源采集凝固热热泵的合理形式.然后,从理论上分析探讨了新系统的供热潜力.典型的工况计算结果表明,采集凝固热热泵系统的供热能力大于常规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两者的最大供热率之比在4.5~8.7之间,说明该污水源采集凝固热热泵系统在寒冷地区的应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能耗模拟技术是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建筑节能分析、设备运行优化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受到气候环境、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设备以及室内人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建筑能耗精确建模非常困难。本文对建筑能耗模拟技术的原理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白箱法建模、黑箱法建模、灰箱法建模以及组合建模等四类主要建筑能耗模拟方法,讨论了不同建模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建筑能耗模拟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拉萨居住建筑空间组织对气候与辐射的适应性,改善建筑空间组织的节能效果,以拉萨市居住建筑为基础建立了热工计算模型.针对无保温的既有建筑与良好保温的新建建筑2种情况,分别模拟分析了建筑朝向、封闭阳台、进深方向上隔墙位置、层高、南向窗墙比对采暖能耗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显示:朝向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影响要素,不利朝向会引起能耗大幅增加;南北向封闭阳台能减小采暖能耗;南北向隔墙位置北移能够降低采暖能耗,但节能效果有限;较小层高对节能有利;对于既有建筑,在一定工况下,南向窗墙面积设计存在平衡点,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节能;对于良好保温的新建筑,扩大南向窗墙比能够降低能耗,但模型间的节能率会逐渐减小.节能设计模型与基础模型的能耗对比显示,空间组织优化设计方法能有效降低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建筑物使用能耗日益成为制约建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太阳能与建筑应用,阐述了如何在建筑设计、施工及后期使用等方面如何将二者更紧密结合,并结合实例分析了下一步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日和粒子群算法——轻量梯度提升机的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对初始数据集进行特征构建,并利用灰色关联法筛选出与待预测日关联度较高的历史日.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LightGBM算法进行参数寻优,构造PSO-LightGBM负荷预测模型.实验分析表明,相较于传统预测方法,该方法提高了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建立垮国高等教育准入制度是政府对跨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初始干预,是一种典型的政府规制手段.跨国高等教育准入的规制措施可分为直接规制与间接规制、宽松规制与严格规制、强制性规制与激励性规制等形式.跨国高等教育主要接受国和地区采取的教育准入规制措施具有其共同特征.改善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准入规制措施需要完善审批机制、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并引入激励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粉碎机的负荷与能耗和粉碎作业质量的关系,指出粉碎机负荷控制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粉碎机智能负荷控制系统的方案选择、硬件构成、核心软件设计和使用效果.通过装机实践证明,该系统实现了在无人值守条件下粉碎机运行的负荷自动调节,对改善粉碎加工的产品质量、生产能耗、经济性等方面与人工负荷调节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