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所选文言文对疑难词句一般都有注释,这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但笔者在备课中发现,教科书有些注释语焉不详,教参注释存有疑点。这给准确地理解课文带来一定困难。对此,笔者不揣浅陋,择取三例,略陈浅见,以就正于教科书编者与教学同行。  相似文献   

2.
马彩红 《现代语文》2008,(3):109-110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第一册(2007年3月第2版,以下简称“课本”)和配套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勾践灭吴》一课,有些词句比较费解,某些注释和翻译上也存在着不严谨的地方,加之各种教学辅助资料(以下简称“教辅”)解释不尽相同,给学生阅读理解造成很大困扰。现按原文顺序一一罗列出来,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教学参考书”(简称“教参”)是“按照每册教科书的内容编写的辅导教师教学的用书”。语文教参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多数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常用的工具书。本文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参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一文以“清正雅洁”而著称,该文作为传统篇目,被选入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主编的高级中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实验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该文对疑难词语及句子一般都有注释,这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但该文对部分词语及句子的处理似乎未尽完善,这给准确理解课文带来困难,而且配套《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以下简称教参)对部分难句的翻译也颇多疑点,对此,笔者不揣谫陋,择取几例,试与教材编者商榷。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与其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新教材与教参),出现了不少漏洞与错误,给教学带来不便,也使教材白玉微瑕,美中不足,现建议作如下修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洪宗礼先生在其主编的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编写说明中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构建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实验教科书所有编辑设计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学习过程,自己探索学习方  相似文献   

7.
经过对江苏教育版(以下简称“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一、二、三)的教学实践后,笔者想谈几点教后反思。  相似文献   

8.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参”),对于教师理解教材、把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掌握基础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称它为“良师益友”,一点也不为过。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这套教参的弊端逐?..  相似文献   

9.
一、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的内涵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原来被称为教学指导书,"是按照每册教科书的内容编写的辅导教师教学的用书,它按照教科书的课文说明、教学目的、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指导预习的提示、应准备的教具、实验和实习作业的指导、对优等生的补充习题、对后进生的辅导要点以及供教师  相似文献   

10.
《桃花源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包括教参在内的译文,都译成“(桃花源里的)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教科书给这个“外人”的注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笔者和好些同  相似文献   

11.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参考书),“紧扣教材,贯彻《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新目标,较好地阐发了实验教科书的编辑思想、内容、体系设计的主要特点。既为教师实施教学提示操作方法,提供相关资料,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给予教师切实、具体的帮助,同时又留有充分的余地,让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独立自主地运用教科书,准确、全面、具体地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摘自教参《编写说明》)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以下简称教科书)第3.1.2小节讲述了“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精确度”和“精确到”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近似数时使用的都是“精确到”,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能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弄清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明确教学的基本思路,对教师备课起着排疑解难,引路导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面世后,相应的第四版北师大教材(以下简称新版)也应势而出。可是当真正拿到新教材时,在所难免的多了一些不习惯。首先就是封面给我的感觉不如原来鲜活了,好像少了童趣。大致翻看了一下教材的内容,好像和第三版教材(以下简称原版)差不多。这时就有些迷茫了,不禁开始思考,这样的“相似”如何体现“修订稿”的那些新理念呢?我知道这最初的不习惯只是源于自己,以往的教学经历告诉我,要改变自己的这种不习惯就要从读书开始。我翻开教师教学用书细细地品读,从《顺应孩子天性的一套教科书》到《关于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说明》,  相似文献   

15.
姜涛 《现代语文》2011,(9):136-137
一、探讨课文删节问题的缘起 近日在执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时遇到了两个困惑。其一是在教学张岱的《于园》时对其中的“至于园可无憾矣”的翻译产生了疑问,根据上文,笔者把它翻译成“到了于园就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可是与课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译为:“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从字面上看,我们是如何也难以理解教参上的翻译的,  相似文献   

16.
对于“机械能守恒定律”部分的编写,人教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②第3版(以下简称‘新教材‘)”与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物理第一册第2版(以下简称‘旧教材‘)”有一些不同,笔者将比较二者的差别,提出一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习》2011年第1期发表了黄灵庚、黄吴两位先生所写的《语文课本古诗文注释补正》(以下简称《补正》)一文,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中的八个注释提出质疑,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对某些“补正”有不同的意见,特撰此文,并在篇首表明对课文注释的几点看法,以标示编者的态度,同时就正千方家  相似文献   

18.
研究图形的相似,尤其是三角形的相似是第三学段“图形的变化”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关注的重点。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修订(以下简称“新教材”)。我们“基于数学理解的初中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教学研究”课题组针对新教...  相似文献   

19.
曾慰铭 《教师》2014,(9):30-31
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以下简称“我校”)近年承办了内地新疆高中班,笔者担任了首届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内高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作为十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老师,笔者本来信心十足,总觉得教初高中衔接的教材一定是游刃有余。没有想到,现实情况却给我来了个下马威。  相似文献   

20.
邵陈标 《辽宁教育》2007,(12):54-57
以往,笔者曾做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公开课,根据当时执教情况,笔者写了教学案例《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以下简称“原设计”)。如今,我重新设计并试教这一课(以下简称“新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于是将这两次教学的片段对比分析,形成一些思考,以飨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