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介绍并联有源滤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有功电流分离法的检测方法、滞环电流跟踪控制的仿真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将其加入到已有牵引变电所供电区段仿真模型中进行前后对比,再加入有源滤波器后,该系统的谐振得到了较好抑制,验证了本文的控制算法正确,所设计的有源滤波器能够有效地抑制谐波电流并且提高了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原理的有源滤波器的滞环电流控制新方法.该方法以复平面为实施控制的矢量空间,根据电流误差矢量和参考电压矢量的空间分布对电压矢量进行最优化切换,使得电流误差控制在设定的滞环范围以内,改善滤波器性能.而且由于电压空间矢量的引入,使得其实现简单,能有效降低开关频率,改善电流跟踪性能.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现代控制技术的各种方法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详细论述了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H∞鲁棒控制、无源性控制以及重复控制在并联型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给出了各种控制算法的优点及不足。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含有较多不确定因素及其补偿对象复杂多变的特点,提出了应用鲁棒性较好,对模型依赖性不强的控制方法和将不同的控制策略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控制策略优越性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气化铁道的谐波与功率因数问题,提出了采用ip-iq谐波电流检测算法和滞环跟踪比较控制环节的并联有源电力数字滤波器,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控制谐波,改善电能质量,将模糊直接功率控制和LCL滤波器复合控制的方法应用于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文章研究了模糊直接功率控制原理,LCL滤波器设置,从而达到对有功和无功功率,以及电流的补偿。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控制的效果理想。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改进的模糊直接控制可以替代传统控制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控制算法复杂,需要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控制逻辑处理,使用高性能控制器才能满足控制系统要求.本文以TMs520F281 2型DSP为核心控制器,设计了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系统,讨论了该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以及控制算法的实现方法;并以此控制系统为核心,研制了一台5kVA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实验样机.实验结粟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很好地满足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要求,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表现了良好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7.
对于高频谐波的抑制,LCL型滤波器相比于L型滤波器具有更佳的抑制效果,因此LCL型滤波器在电流控制的三相并网逆变器中被广泛应用。详细论述了三相并网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三相并网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流双环控制的基本原理;最后针对传统的PI控制在静止坐标系下对正弦参考电流难以对稳态误差进行消除,在电流双环控制中,引入了PR谐振控制器代替传统的PI控制器,实现对并网电流正弦参考指令的零稳态误差跟踪。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R谐振的电流双环的并网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安全、可靠且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8.
该文提出了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一种新型拓扑结构,通过在无源环节和有源环节之间增加基波谐振电路,分流有源滤波器上承受的基波无功电流,降低其容量.采用基于等效电流源的控制策略,可有效改善无源滤波器的滤波性能.仿真研究证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型.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了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一种新型拓扑结构,通过在无源环节和有源环节之间增加基波谐振电路,分流有源滤波器上承受的基波无功电流,降低其容量。采用基于等效电流源的控制策略,可有效改善无源滤波器的滤波性能。仿真研究证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型。  相似文献   

10.
罗如山 《大众科技》2005,(8):100-101
文章介绍了有源滤波器的工作特性和基本类型,对电力有源滤波器的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适合我国的有源滤波器电路结构.  相似文献   

11.
Two new species of the family Acrochaetiaceae are described from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i.e. ,Audouinella curviramulosa R.X. Luan and A.pugettia R. X. Luan.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reports Rotiramulus R. X. Luan, a new genus of Ectocarpaceae from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Heterotrichous filament is its outstanding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辽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比重较低、技术引进方式和结构不合理、引进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不足、消化吸收缺乏内在动力等问题,需要从改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再创新长效机制、优化再创新政策环境、建立再创新投入机制及推进多元化再创新模式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吴萍  王云鹏  吴磊 《科教文汇》2012,(31):188-190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考察大学生平等就业有三个维度:制度、机会与结果.这些维度共同耦合,作用于辽宁大学生平等就业的现实中,导致辽宁地区大学生不平等就业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针对三个维度出现的问题,提出消除大学生不平等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辽宁省沿海地区产业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靖  相伟 《资源科学》2008,30(9):1343-1348
地区产业定位包括了产业结构选择、产业空间布局等领域,是区域发展研究的核心命题.经济与人口向沿海地区集聚是人类发展的长期趋势,世界沿海地区形成了临港重化工业带、综合型工业带、高技术产业带等三类经济带.受全国建设用地和重要原材料紧缺的双重影响,沿海地区在方便利用国外原材料和面向国外市场、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的支撑下,形成了新一轮开发热潮,这也符合世界沿海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辽宁省试图通过"五点一线"带动沿海地区进而全省乃至东北区的发展,其中沿海地区的产业定位决定着这一战略能否实现.认为该地区产业定位必须符合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能够充分发挥沿海的对外交往、建设用地、产业基础以及腹地支撑的优势条件.该区的产业选择必须突出临港化、差异化、集群化,遵循高效、生态、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临港型重化工业为主导、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等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构成的产业体系.未来应强化大连市龙头带动作用,发挥营口市的突破效应,带动各地临港型工业发展,促使形成"中间带动,营口突破,两翼协同"的产业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6.
辽宁海岸带重点生态空间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传胜  朱珊珊  党丽娟 《资源科学》2014,36(8):1739-1747
沿海地区区位条件优越,环境容量较大,现已成为全球经济、人口的集聚之地。海岸带同时具备交通运输、旅游休闲、生物物种栖息地等功能,其资源环境的开发逐渐加剧了对生态空间的破坏。本文在建立海岸带生态空间类型划分的方法和技术流程的基础上,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辽宁省30m格网的DEM、沿海各县市区土地资源大调查的生态类用地、《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等数据,对辽宁省海岸带陆域、海域生态空间进行生态重要性和环境胁迫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海岸带重点生态空间的类型划分。研究结果显示,辽宁海岸带被划分为4类重点生态空间: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河流湿地保护与环境治理、海岛海岸保护与侵蚀防治。研究成果为规范沿海各类开发活动、保护海岸带生态环境,以及编制沿海各地区相关规划和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开展在不同尺度下对生态空间的划分和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提高的基本动力.企业欲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从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本文借助于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及辽宁省统计局等相关统计资料,对辽宁企业近年来自主创新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8.
刘慧敏  班士兵  由黎 《现代情报》2012,32(5):152-154
通过对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现状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在搭建共建共享平台、构建文献资源共享体系和组建高素质馆员队伍3个方面阐述了辽宁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凤城市白云金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系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经2007—2008年地质普查工作.收获333级金资源量4643.9Kg。矿区金平均品位3.58×10^6。在收集研究该区地质资料基础上,本文详细阐述了白云金矿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评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张华  武晶  孙才志  韩增林 《资源科学》2008,30(2):267-273
货币化评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可为湿地资源有效保护与开发决策的制定提供生态经济理论支持。本文依据辽宁省林业厅1995年~2000年对全省湿地资源的调查数据,将辽宁省湿地生态系统划分为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库塘湿地五大类11种类型,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对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生产、环境调节和人文社会三大类共8项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辽宁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741.54×108元/年,相当于全省2000年GDP的15.9%。其中湿地的环境调节功能价值最大,为506.33×108元/年,占湿地总价值的68.3%,物质生产和人文社会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185.01×108元/年和50.20×108元/年,其价值比例分别为24.9%和6.8%。辽宁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主要来源于滩涂、浅海水域、塘库和永久性河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