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全国散打锦标赛、散打王争霸赛、世界杯散打比赛中参赛运动员主要心理状态的产生和对应的赛场效果及其调节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散打比赛紧张应激、淡漠消极、盲目自信、战斗准备等心理状态及对应的赛场效果明显的自我调节和良好心理状态养成训练,能有效地促进运动员综合实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张力为  王晋  张凯 《体育科研》2013,34(1):58-66
从2008年12月至2010年2月,在帮助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备战、参赛2010冬奥会的过程中,以自信自控为首要切入点,以集体讲座、个人咨询、主题研讨、生物反馈训练、主题参观、心理宣传等为主要形式,以心理测验、自我监控为监测手段,创造性地开展了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运动员解决了积极应对困难、大赛稳定发挥和提升认知水平(思想境界)三大难题。同时,在此基础上也开始思考建立以辩证思想和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以自信自控和自我发展为核心的、以培养和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为目标的系统心理训练模式。文章全面总结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备战、参赛2010冬奥会心理训练的研究路线、研究成果及心理训练体会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中国冬季两项重点女子运动员射击表现的稳定性进行个案训练研究,采用心象训练法变式和重组运动员射击思维内容,规范其行为,提高其对自己射击环节情绪和行为的认知和控制能力.训练后,命中率和适应参赛心率能力提高,瞄时、瞄道长和瞄准点偏移显著降低,着弹点散布趋于集中,运枪路线简炼直接.认为导致冬季两项高水平运动员射击环节中某些特定参赛情景的不当情绪和行为的不匹配思维,是影响其射击结果的首要原因;以思维的变式、重组和定式为核心,通过心象训练优化运动员对程序参赛的应答,是发掘高水平运动员参赛潜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实施长期、系统的科学监测,以便在重大比赛前科学地调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体育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特点和规律。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测包括身体机能诊断与监测、运动技战术诊断与监测、心理状态诊断与监测等多方面。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主要采用生理机能指标、血液指标、激素类指标、免疫学指标,结合训练过程分析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特征,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优秀运动员运动技术诊断主要采用影像测量与分析、力学理论分析、力的测量与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技术优化,解决运动员的技术训练问题,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在优秀运动员心理状态评价上,根据运动专项的不同,心理状态诊断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理与神经疲劳状态、注意力水平、专项认知水平、心理技能水平、比赛心理兴奋点的状况、团队凝聚力等;2)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主要是指:根据训练目标和相应的训练计划,运动员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其竞技能力在比赛期间所出现的相对最高和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竞技状态的调整研究主要集中在训练经验和实验测试两个方面。研究重点介绍建立个体最佳竞技状态模型、赛前运动负荷调整、合理膳食调配与营养补充、竞技心理状态调控等方法;3)中国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研究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注重优秀运动员个性特征研究,形成科研团队进行综合性研究和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5.
虞飞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4):54-55,57
针对射击运动员在竞赛中容易出现的应激状态、"Choking"现象等常见的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究出现其特征的原因。分析后指出:射击运动员在竞赛中若要保持心理稳定,避免出现应激状态及"Choking"现象,则需要在平时训练中把心理训练与技术训练相结合,让心理要求也成为射击运动员的一种技能。在赛前要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制定合理的参赛目标,使之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与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运动员的集中注意力,在竞赛中就能克服各种心理困扰,自我调节情绪,出色完成技术动作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长琦 《福建体育科技》2006,25(5):34-35,38
通过对NBA优秀篮球运动员“雷杰.米勒”的资料分析,展现其投篮时的优秀心理品质和心理状态的特点,寻找现代“神投手”心理训练的特点和方法,认为“专注、自信、自强、自控”是现代篮球运动员投篮时的主要心理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7.
易者,改变也.所谓易地参赛,从字面理解一般可认为运动员参赛地点不是其平时生活、训练的地方.但是,在运动员的实际竞赛生涯中,很少有机会真正在自己生活、训练的地方参加比赛,几乎所有比赛都属于易地参赛.因此,本文中的易地参赛专指运动员到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气候环境等条件变化较大的地点参加比赛,尤其特指到国外参赛. 易地参赛环境发生变化,或多或少会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产生影响,为了解易地比赛环境对冰雪项目运动员参赛状态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程度,本文以冰上和雪上国家队队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试图从常见易地参赛环境中筛选对运动员的生理、心理、技术发挥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作用的因素,以便在备战期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并提前进行针对性训练,达到提高运动员易地参赛的适应性,确保运动员竞技水平正常发挥的目的.并将2014年冬奥会赛场适应作为本研究的侧重点,为备战索契冬季奥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专家表现获得理论的研究框架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搜集了中国、美国共32名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专长发展过程的相关数据信息,采用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两国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专长发展过程3个阶段的平均年龄、平均周训练时数、年均参赛次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进入训练阶段2、训练阶段3相对早,且在这两个阶段训练时间相对长,而美国运动员在训练阶段1、训练阶段2参赛较多,这些差异主要由体制差异所致;此外,运动员进入训练阶段3的年龄还存在性别差异,国家、性别与参赛也有交互作用,表现为美国男运动员比赛多;从专家表现获得的视角看,两国运动员在开始训练的年龄、专家表现获得所需的年限、累积训练时间、起始表现水平、参赛与专长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均表现出一致性,这些共性特点可视为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专长发展过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赛期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竞赛期间裁判判罚、天气、对手发挥以及客场劣势等是运动员赛期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模拟训练、暗示训练、自信训练和归因训练等方法可以使运动员有效调控心理状态,提高运动员对竞赛的各种适应能力,使运动员在复杂多变的竞赛期正常发挥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跳水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心理训练与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增强我国参加奥运会跳水项目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能力,促进他们在北京奥运会比赛中发挥出正常水平,紧密围绕国家跳水队科学化训练及奥运比赛特点,结合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对重点参赛运动员进行了系统的心理训练与监控.结果表明,表象演练能够提高难点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心理干预程序训练能够提高心理技能水平,生物反馈训练能够提高心理调节能力,赛前行为程序训练能够提高竞赛表现,短期咨询焦点解决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有效地解决运动员存在的应激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射击项目是动中求静、静中求稳、稳中求准的个人项目。经验告诉我们,提高心理水平能够提高射击成绩。本文根据带队训练、比赛的经验实践,对射击项目正确的心理定向认知及建立正确的比赛心理定向等方面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2.
射箭运动员心理训练过程中心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训练过程中心率的变化可在一定的程度上反应运动员心理训练进行情况、心理训练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心理训练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射箭运动员心理训练过程中心率变化的研究,了解不同心理训练内容对运动员心率所产生的影响及规律。  相似文献   

13.
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的认知评价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调查了田径、游泳、自行车、乒乓球、网球、武术套路等6个运动项目101名国家一级以上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认知评价,旨在为研究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疲劳提供心理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认知评价特征表现为意义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情绪性评价反映了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矛盾心理。运动项目特征表现为体能类运动员较技能类运动员更倾向于积极性评价;性别特征表现为男运动员较女运动员更倾向于积极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以运动训练的需要和运动员的个体特点为切入点,运用心理测量、录像视频分析、行为观测、主观体验及实验等方法,对羽毛球运动员不同状态得失分的时间特征、行为表现及心理状态变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比赛得失分是羽毛球运动员不同状态行为表现及时间特征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主动进攻失分时间间隔最长,对方失误得分时间间隔最短;在得分和失分时,发球时间间隔较长;运动员处于流畅状态得分后持续时间长,行为表现突出,情绪表现强烈;皮温、指端血容波幅和心率可作为监控运动员不同状态心理变化的客观指标。观看不同状态比赛视频能有效促进运动员心理控制水平的提高;结合不同状态的比赛视频进行心理监控训练,可以有效促进运动员比赛自信心的提高。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练员提供决策参数,为运动员提供各种比赛的行为信息储备,从而提高运动员对比赛时各种信息的加工速度、准确性和应对困境的能力,增加运动员比赛战术运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球感是足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是控制球的基础,是技术水平获得高度发展的前提。足球运动员技术动作完成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对球感的熟练程度。球感的正确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对影响足球运动员球感发挥的若干因素,即感觉敏锐度、足球意识、注意力分配能力、自信心、情绪以及对比赛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进行了分析论证,力求找到各因素内在的积极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旨在为足球运动员的球感训练及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友谊质量、孤独感、运动心理疲劳和青少年运动员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友谊质量量表、青少年孤独感量表、运动心理疲劳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298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心理疲劳、网络成瘾都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心理疲劳与网络成瘾均存在显著的两两正相关;(2)友谊质量既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也可以通过孤独感和心理疲劳的中介作用对网络成瘾产生间接影响,具体包括3条中介路径,即通过孤独感的中介路径、心理疲劳的中介路径和通过孤独感和心理疲劳的链式中介路径。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青少年运动员友谊质量影响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对于运动员人际关系的提高和网络成瘾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未来,可以从提升运动员的友谊质量出发,帮助运动员改善人际关系,减少孤独感体验,进而缓解心理疲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相似文献   

17.
探讨认知失调对运动员自我损耗可能存在的影响作用,同时,检验价值肯定与属性肯定对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效 应。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范式进行试验研究,分别由60 名运动员先完成5 min 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分别完成5 min 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最后完成 Stroop 任务。结果发现,认知失调较无认知失调在Stroop 任务不一致反应时上表现更差,表明认知失调使运动员产生了自我损耗。自我肯定对自我损 耗补偿作用的研究发现: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价值肯定相对于属性肯定和无肯定在Stroop 任务一致和不一致错误数上出现更少的错误数,属性肯定 和无肯定在这2 个任务成绩上差异不显著;在无认知失调情况下,不同自我肯定对自我损耗均无补偿作用。表明,价值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 耗具有补偿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价值肯定与自我损耗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价值肯定部分通过提高自我概念清晰性减少自我 损耗。  相似文献   

18.
张雯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3):28-30,34
研究中,方便抽样抽取63名被试者,随机分配到低压力和高压力情景中的积极暗示组、消极暗示组和控制组。结果发现,对比低压力,高压力下消极暗示提高状态焦虑程度、降低状态自信水平。研究结果提示:较大的比赛压力下,教练员不应对运动员消极暗示,而应是积极暗示,这样可能会有效地降低竞赛状态焦虑、提升状态自信。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a novel, easy to use and instruction-less method for mental training in athletes. Previous findings suggest that particular mental capacities are needed for achieving peak performance; including attentional control, focus, relaxation and positive affect.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alpha brain activity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neural inhibition during processes of selective attention,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Here we hypothesised that eyes open alpha power training by music teaches athletes to (1) learn to self-regulate their brain activity, and (2) learn to increase their baseline alpha power, herewith improving mental capacities such as focusing the allocation of attention. The study was double-blind and placebo-controlled. Twelve elite gymnasts were either given eyes open alpha power training or random beta power training (controls). Results indicate small improvements in sleep quality, mental and physical shape. In our first attempt at getting a grip on mental capacities in athletes, we think this novel training method can be promising. Because gymnastics is one of the most mentally demanding sports, we value even small benefits for the athlete and consider them indicative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