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负有培养、教育学生的重任,其心理状况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全,不仅对自己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对处在被教育地位的学生更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要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目前学校教育现状是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业进步远超过学生的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尊重每位学生.关爱每位学生。这个道理已经深入每位教师的人心。但是教师普遍对学生的心理知之甚少,心理教育内容简单,方法单一,这常常使得许多教育措施流于形式,口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在教育发展渐趋均衡的今天,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却停滞不前,非心理学专业的班主任教师成为广大小学仅存的"兼职心理教师".面对困境,在家庭系统治疗中寻找一些简单而操作性强的技术来帮助非心理专业教师对行为问题学生进行有效教育成为我们急切探索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这是现代教育对教师尤其是对班主任老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5.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这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6.
心理教育作为一门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比,其更具综合性和渗透性。由于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这是一门全新而陌生的课程,因此在心理教育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着误区:认为心理教育课程建设是教育专家的工作,缺乏对课程的科学认识,把课程等同于教材,对心理教育课程采取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以学生是否掌握了心理健康知识作为课程的唯一目标等等。显然,着力发展广大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课程实施的专业素质,提升其对心理教育的课程意识和适应水平,是目前中小学心理教育最为迫切的客观需求。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我们认为通过加强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来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专业能力的发展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强调教师德育理念要新 德育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开始,教师的师表、人格、情感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我们注意到,教师心理的健康必将促进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教师的不良行为容易产生学生的师源性心理问题,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疏导、排解使得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首先要对教师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心理培训,使教师掌握相关的心理教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班主任,心理保健也许不是其主要任务,然而,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提高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教育水平,呼唤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当前,教师道德和心理问题在社会认识上、伦理认知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制约着教师道德和心理发展,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本身在教育层次上、教育阶段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在道德心理对立统一的理论指引下,重塑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探索建构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在职前、职中、职后三阶段的培训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学生的心理素质取决与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现阶段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才能发展,继续教育中应重视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还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心理保健工作,也许不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应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的学生健康成长,这将对教育工作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调查了目前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知识、观念的基本情况。根据调查结果,今后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提高教师对学校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意义的认识;提高教师队伍的心理学素养;培养专业教师队伍;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上;让广大教师掌握心理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使心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老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15.
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作为师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情感传输效应 ,它在教育教学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教师认同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 ,同时学生的崇师心理、受教感、向师性是这种认同感产生的心理基础 ,而其客观因素 ,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未成熟性所决定的。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珍惜学生认同教师的自然和心理倾向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争取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学科教师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微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心理教育能力,简言之,就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心理教育的能力,具体地讲,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采取恰当的学科心理教育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同发展的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人没有认识到心理教育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给教师的;没有认识到学科教师是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27年前"雪绒花学生心理帮助热线"的首批志愿者、首批心理教师,我亲身经历了我国心理辅导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发展,如今似乎听到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春天序曲。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群体,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教育目标。面对各种心理辅导理论与技术,怎样选择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怎样做好多数学生的心理辅导以及为少数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怎样成为学生喜欢的心理辅导教师,是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心理偏见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它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育情感的大忌。因为心理偏见不但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认识,甚至会阻碍学生智力、思想、心理等基本素养的发展,产生教育的逆向效果。形成教师心理偏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偏于一方面的见解,至使对学生产生成见。清除心理偏见要对“症”施“治”,现介绍以下方法: 一、抹掉“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学生留在教师头脑里的初次迹象,往往带有偏面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要消除由“第一印象”产生的心理偏见,教师要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消极影响,不轻  相似文献   

19.
侯强 《成才之路》2012,(3):17-17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在校中学生面临升学压力,有的心理脆弱,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极为迫切。学校应大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教师担负起实施心理教育的重任,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提高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教育水平,呼唤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当前,教师道德和心理问题在社会认识上、伦理认知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制约着教师道德和心理发展,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本身在教育层次、教育阶段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在道德心理对立统一的理论指引下,重塑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探索建构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在职前、职中、职后三阶段的培训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