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西方国际传播受众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就其不同时期国际传播受众研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的受众意识为切入点,在厘清受众意识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释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进的动态轨迹,并考察了其受众意识不断深化的深层动因,最后结合百年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进过程归纳出经验性策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受众意识从初步确立到不断强化,其深层动因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贯坚持、“统一战线”思想的始终践行以及党的历史使命变迁及与时代、环境变化的共振互动。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实践,国际受众观业已形成,但在实践中运用不足。未来需继续坚持以受众意识为核心,明确受众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受众研究体系,选择并善用能够影响更多国际受众的“第一圈层”受众。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国际在线部分语种在线音频节目的国际受众进行了探索性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国际受众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媒介使用模式与动机、节目满意度以及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和评价。作为对国际受众的试验性研究,本文有助于学界增进对国际受众行为模式的认知,还可以为国际传播从业者改进传播手段、调整传播内容、提高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国际受众研究界对王入式广告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3,(9):14-17
受众研究作为传播学的重要领域,其理论与范式经历了许多转变,但从总体上来说,受众研究不像其他领域一样存在清晰可寻的时间脉络,本文以受众研究的核心命题——"媒介—受众"为线索对西方受众研究历史做一个相对简单清晰的梳理。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与中国传媒大学受众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外观众调查”.调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发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海外观众构成有三个特征——高端、男性、中老年;从媒介行为来看,海外受众获取信息时新旧媒介兼顾,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是媒介选择中的首选,且粘着性较强;从评价与认知来看,海外受众对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需求按情感依赖、信息依赖、生活必需的顺序递减;从内容偏好来看,受众的偏好主要聚焦三个安全——周边、台海、自身.  相似文献   

7.
争取国际受众的认同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必要环节。从概念看,自我维度的认同是人在道德视界中的自我确认;互动维度的认同是个人主体对他人他物产生的认可和归属感。根据这两种不同定义,认同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道德视界中自我确认的形而上的自我认同研究;另一类是在现实世界中制造合意的形而下的社会认同研究。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等多视角的认同研究为国际受众认同研究提供了理论资源与学术参照。未来认同研究将转向跨学科和跨文化发展,运用大数据、智能技术精化受众调查和实验,以理论研究引领传播实践,让国际受众认同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成为“同路人”。  相似文献   

8.
受众是西方修辞与传播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也是不同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对象。受众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点不尽相同,多模态媒介的推广给受众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西方的受众研究成果丰富,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等多方面均对国内的相关研究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丕莲 《新闻世界》2014,(8):346-347
传播研究中受众观先后经历了作为靶子、社会类别、使用者、商品及解码者的受众等诸受众观的演进。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即受众的主动性日益凸显、受众的文化特质得到重视。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主动性进行分析,并指出要理性全面看待主动的受众。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传播理论认为,现在是一个受众选择的时代,受众是编辑活动的立足点,如何赢得受众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受众理论研究了影响期刊受众选择的因素,分析了期刊发展的路径选择,并提出了期刊经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传播研究中受众观先后经历了作为靶子、社会类别、使用者、商品及解码者的受众等诸受众观的演进。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即受众的主动性日益凸显、受众的文化特质得到重视。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主动性进行分析,并指出要理性全面看待主动的受众。  相似文献   

12.
"受众"实际上是一个被人们建构出来,存在于人们观念中的概念,而并非指向一个活生生存在于物理空间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群体。在长达一个世纪左右的受众研究中,主要形成了三种受众观:以世界大战为背景形成的学术研究与政治实务相扣的宣传式受众观;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市场导向的批判式受众观念;以文化研究学派为代表的行动式受众观。然而这三种各具阐释力度的受众观念在当代却不能解释许多社会传播现象。这让受众问题越来越像一团迷雾,愈发让人琢磨不透,我们真的理解受众吗?所以首先我们必须先明晰这三种各具阐释力的受众观内容,赋予各个时期不同受众内涵形成背后的历史层面观照,其次通过观察受众内涵的阐释变化探究这三种受众观形成背后的社会语境与阐释失效处,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到一个关于受众问题的阐发,从而促进、引导受众观念在新时代的更新变革。  相似文献   

13.
解析体育新闻受众--来自成都的实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晴 《当代传播》2005,(2):45-47
本文依据受众理论,对体育新闻受众的媒介接触心理、行为,以及对体育新闻的人际传播、反馈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并以此为逻辑起点,从国际受众角度分析近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效果.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大型检索系统和国际大型出版商两方面的知晓度、赞同度等所有提升,但深层传播效果仍需加强;中国学术期刊对个体受众的传播效果仍不明显,且较薄弱,需加强对国外个体受众的调查、研究,并利用网络、新媒体的各种方法、手段提升对国际个体受众的传播效果.最后,分析制约中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效果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5.
范敏 《新闻与写作》2004,(11):24-25,35
“使用与满足”研究是传播学中的一种受众行为理论,旨在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接触条件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样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40至70年代的美国,一些传播学者通过对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和印刷媒介读者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分析,认为受众接触媒  相似文献   

16.
朱梦琪 《今传媒》2014,(7):55-56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突起,新闻头条的决定权不仅仅是在媒体手中,由于新媒体的互动性强,受众也成为了头条新闻有力的决策者。"帮汪峰上头条"事件的出现,让头条新闻的概念中,受众第一个想看(听)到的新闻在这件事上得能到了最具体的解释。"本文通过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对受众进行分析,站在新媒体背景下,从受众角度和媒体角度,研究受众参与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受众角度探析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分析涉及受众定位、受众结构和受众品味三个层面,指出媒体对受众的定位需要作由静态闭合走向动态开放的思路转变,以灵活开阔的视界对待受众研究,并以此为指导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受众结构,点明各阶层受众借媒体实现利益诉求之需要,建言突破媒介产品同质化的藩篱、避免盲求高端的误区、寻求多样与特色。  相似文献   

18.
受众研究30年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受众研究,特别是广电媒体的受众研究,在改革开放中前行,研究成果与媒体运用成效彰显。30年受众研究,前承马克思主义人民报刊思想对读者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后续传播学受众研究理论和方法。研究从学界到业界,从学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新的理论层面。思想解放引领了新闻改革,新闻改革提供了受众研究契机,受众研究为新闻改革寻找新的突破口,并不断支撑传媒的进步和发展。回眸30年受众研究轨迹,可获得诸多有利于广电发展的领悟和启迪。  相似文献   

19.
董小红 《新闻世界》2012,(8):298-299
作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受众研究由来已久,并且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在内容、渠道、功能等各个层面的融合,我国的国际传播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受众意识的缺失。本文通过对全媒体视野下,我国国际传播中受众意识缺失的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究图书馆的受众价值对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当代图书馆受众信息需求的表现特征、图书馆的受众细分、图书馆的受众价值以及提升图书馆受众价值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