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健康、诚信、博雅"是丽水市实验学校的校训,学校把"健康"放在了首位,彰显了学校对学生身体健康的高度关注。学校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1+X"体育课程,其中家庭体育作业孕育而生。学校设置了别具一格的"适性"家庭体育作业套餐供学生自主选择。所谓"适性"就是指学校提供多元化的家庭体育作业内容,学生根据自身的不同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体育内容进行锻炼,通过家庭体育作业深耕细作,学生健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就是培养"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独特个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立足岗位、勤奋学习、研究前沿体育理论,重视体育教学改革信息动态、改进教法、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和体育健康知识,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受益。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指导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上海市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核心理念,全面改进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努力促进每一名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一、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重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上海市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向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迈进的关键一步,市委、市政府在制定实施《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过程中,把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努力构建"政府全面主导、学校重点推进、社会深度参与"三位一体的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学校体育》:您怎么认识学校体育"立德树人"的作用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邢长军:体育即教育,其根本目标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同时,抓好学校体育也是促进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重要一环。学校体育作为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学生强健的体魄、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办学和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发生转变,学校在以往办学中只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学生缺乏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心理去解决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学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健康第一"的理念下,各个学校对体育课程给予高度关注,确保学生进行充足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培养吃苦耐劳,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存在着"学校独角戏论"、"专门体育论"和"即时效果论"三大认识误区,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与发展。"独角戏化"使学校体育的优势式微;专门化的体育,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品质形成和发展并不一定是"福音";经济主义导向的体育实效追求并不恰当。面对经济社会的变迁,应树立新的体育观,以"合力体育论"、"生活体育论"和"终身体育论"超越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推动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寻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发展方向,以期丰富学校体育基础理论。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具有"二重性",其本质功能是体育与教育二者的统一,即"健身育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未能充分体现其本质功能,不同程度上存在束缚学校体育发展的局限性;新时代"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学校体育新目标,指明了"健身育人"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体育师友》2020,(4):72-7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新时代方位的学校体育进行阐释。结论:学校体育迎来了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学校体育改革,构建学校智慧体育势在必行。建议:坚持"以体树人、以体育人、以体化德、育体铸魂"的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校体育顶层设计,精准谋划学校智慧体育发展,提升体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夯实学生体育基础,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助力。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特色北京密云五中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终生健康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落实学生的全体性、全面性、可持续性、主动性、差异性,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人文环境。密云五中是"北京市(田径)体育传统项目校"、"北京市百所中  相似文献   

10.
杨峰 《当代体育科技》2020,(8):122-122,124
随着国家大力推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模式。足球运动是我国从古代就传承下来的运动并且风靡至今,深受学生的喜爱,所以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逐渐增设了足球教学的课程,采取课外训练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在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同时也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可谓是"一举两得"。和国外学校相比,我国更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对教学研究方法进行有效的探索,实现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决断力和洞察力,更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品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离不开优质的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要素构成。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学校成为美好的童年记忆",基于学校精神"以贤为范,超越自我"以及学校"定制课程"核心理念——"让孩子遇见最美的自己",学校体育组从体育与健康定制课程的适应性、补偿性和发展性3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认为,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在国家发展层面是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服务;社会发展层面是终身体育和民主化体育教育的实现;学校发展层面为丰富内涵、精细管理,均衡发展、强体兴校;学生发展层面是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最后,提出顶层设计,政策引领;多元参与,共同促进;科学管理,注重实效;确立目标,全面发展等学校体育现代化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希望以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从而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育人任务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的努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中国特色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然而,学生体质仍然是全面发展的关键短板,学校体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育人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徒法不足以自行"。以教育督导评估为制度支撑,构建体系化、规范化和精准化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推进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14.
<正>一、以人为本,尊重需求,个性发展积极推进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的,学校在选择运动项目时采用"菜单选用"与"广泛征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所谓"菜单选用"是指学校教师集思广益,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众多运动项目中筛选可操作的项目组合成菜单供学生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长沙市学校体育工作将"学生身体健康、教师能力提升、学校品牌发展"作为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学校体育的各项活动,努力推进国家体艺"2+1"项目实施和"一校一品"等活动。在教育等部门各项政策支持下,各学校将教学、训练和比赛同时推进,  相似文献   

16.
<正>"孩子的笑脸是学校的阳光,家长与教师的笑脸是学校的幸福"是笔者学校的办学理念。多年以来,笔者学校以"阳光儿童教育"为办学特色,着重从四个方面的理解来推进"阳光儿童教育":第一,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平等发展机会,让民主的光辉播洒在孩子们的脸上;第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而"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的某些因素呈现下降的态势,亟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进行干预.本研究对2010年吉林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吉林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育、家庭和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研究对策,力求为我国学校教育改革和积极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是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和谐统一的新健康观。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我们认识到"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体育教学目标正向"健康第一"作质的飞跃。学生在了解一些比较具体、严格、科学、健康知识的同时,又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常州市在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积极提倡校本化实施,充分考虑教育的适切性,鼓励学校遵循"健康视野、本土行动、特色发展"的宗旨,根据实际情况,创建学校体育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避免千校一面、"标准化"和"同质化"倾向,努力形成独具特质的学校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让每一名中小学生在练就一项运动技能的同时,养成个性化主动发展的意识。从2011年开始,江苏常州在以往每年举办学生体育夏令营的基础上,秉承"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1,(8):13-14
<正>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嘉峪关学校(以下简称嘉峪关学校)倡导"快乐体育"理念,在快乐运动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不断完善"三个体系"(即青少年的健康促进体系、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和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和"三个阵地"(即学校、体校和社会体育俱乐部)建设,通过体教融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注重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融合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运动专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