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就是鼓励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欣赏作品,还要能做出审美判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正视学生审美能力上的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让他们的审美个性在自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无处不在,就看能不能发现、会不会欣赏。少年时代是美术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审美能力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美术欣赏教学。欣赏教学与绘画、工艺美术教学组成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弄懂怎样欣赏一件美术作品,怎样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等。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领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应既重视对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审美思想、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形成对美术…  相似文献   

3.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王乐英 《辅导员》2014,(10):110-111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除了从家庭、社会、课堂中欣赏到直观、美感的音乐歌舞旋律外,还可以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无法现场欣赏到的音乐场景制成多媒体的音、像、画效果向学生展示乐曲的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这对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开展的二胡欣赏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与看法。  相似文献   

5.
想要学生爱上美术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征找到其兴趣点,联系生活实际,寻找创作的源泉,放飞思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作。对于学生的作业,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多表扬,多鼓励,想象是无穷的,不要束缚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树立信心,点燃艺术花火,让学生爱上美术课。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对作品中的形象,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结合社会现实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境遇下对作品中的同一个人物会有不同的看法,而评价一个人物要有辩证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胡屠户这一人物形象,让学生对胡屠户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树立一分为二评价人物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早期教育》2005,(10):14-14,19
本期的早期画廊有一个主题——人像,这里展示的每幅小作品人物不同,画种不同,绘画方式和创作思路也不同,在孩子们的笔下,每个人有着他特定的神韵,有的在微笑,有的在跳舞……孩子的创作思路均来源于生活,想象力可谓丰富,如:小作品《爸爸是个老球迷》等,我们应该鼓励孩子敢于体验生活,勇于表现自我,形成良好的绘画个性。  相似文献   

8.
王乐英 《辅导员》2014,(15):110-111
正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除了从家庭、社会、课堂中欣赏到直观、美感的音乐歌舞旋律外,还可以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无法现场欣赏到的音乐场景制成多媒体的音、像、画效果向学生展示乐曲的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这对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开展的二胡欣赏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与看法。一、以欣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乐谱的能力中国现代艺术家李苦禅曾经说过:"艺术乃真、  相似文献   

9.
李芳 《贵州教育》2014,(13):39-40
正目标确定:1.认知目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2.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敏锐观察力,坚强记忆力和丰富想象力。3.情感目标:通过视觉心理学教育,激发学生上美术课的兴趣。教学过程展示:一、导入师: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父亲,想象父亲在自己心中的印象。二、观赏,发现师:(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下,为了突显作品的视觉效果,方便学生的观察欣赏,我放大整幅作品,让学生从整幅作品中感受、  相似文献   

10.
一节完整的美术课,除目标、内容、方法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业讲评。作业讲评机制的引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起着积极的作用。一、作业讲评可以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当今的美术教育把审美提到了重要位置,通过作业讲评,进行随堂欣赏,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使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逐渐提高。在课上留出一小部分时间,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他们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比如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你与别人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等等,这样既开阔学生的视野,缩短学生之间的差…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作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章的好词佳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独到之处.那怎样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呢?  相似文献   

12.
名画欣赏是指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认识名画作品,了解对称、均衡、变化等形式美的原理,感受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法及其情感表现,从而丰富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在幼儿同组织的各项美术活动中,名画欣赏的实施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冈为教师习惯于唱主角,总是单纯地欣赏某一幅画,为欣赏而欣赏,不能很好地为幼儿创造空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对名画的感受以及自己对创作的构思。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多种教学方法,总结了在现代主义绘画欣赏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领略美。具体作法是老师讲解,学生观看,体悟感受。从而使学生对现代主义绘画的欣赏进入自觉的审美状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肖静 《湖南教育》2005,(14):19-19
教学的课题是《对称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感受并认识对称图形,在欣赏、设计对称图形中感受美、创造美。怎样达到目的?我们从欣赏对称美的图形引入:你喜欢看这样的图形吗?为什么?再出示同上面对应的不对称且不和谐图形,你又喜欢这样的图形吗?为什么?学生很快作出了回答,谈了自己的初步感受。然后设计了一个学生动手题:画出对称花瓶的另一半。学生画完后,教师拿出明胶片做的完全对称的花瓶图形,放在学生画的花瓶上检测,看学生画的是否对称。结果因是随手画的另一半,并不是很对称,学生一下便能看出。那么,怎样得到一个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和欣赏美的能力。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描绘了一幅幅大自然的美丽图景,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对美的憧憬。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些作品时,应注意充分挖掘作品的审美功能,使学生能够激发审美直觉,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目的。一、通过听觉,诱发学生去想象美、欣赏美语文教学中不少作品文质兼美,教师应该诱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体会课文所包含的自然美、生活美、形象美和艺术美,产生积极心理反应,激…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感受鉴赏”方面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而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的难点在于怎样唤醒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学中教师所能做到的是创设审美环境,即特定的时空环境、心理环境,提供审美内容,铺设审美通道,同时尊重学生在审美体验中的个性差异,包容他们在审美体验中的多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正学好古诗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中,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语言,体会其中的意境。一、角色扮演不少古诗词中都有丰满的人物形象,有的作品还体现了作者的形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体会人物的情感,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学生可以上网搜索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并围绕该背景创作剧本,将自己想象成古诗词作品中的人物,用移情入境的方式进入到诗词中。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幅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足引导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发现美和感受美。在高巾美术欣赏课上,对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欣赏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融入画家的思想和为人,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9.
活动目标:1.欣赏波洛克作品,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2.尝试用新的方法、材料创作,体验创作过程的愉悦感。活动准备:1.波洛克作品《1948第5号》,波洛克作画照片,音乐。2操作材料:有机玻璃板、拖绳、颜料、托盘等。活动过程:一、欣赏波洛克的作品《1948第5号》1.看着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2.你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地方?3.看了这幅画,谁能来猜一猜画家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文学作品具有多义性、开放性的特点,对于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会因生活体验、知识储备、审美情趣的不同而对作品做出不同的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至关重要。怎样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培养学生个性呢?可从以下"四点"切入:一是于美点追踪中彰显个性;二是于人物品评中体现个性;三是于主题理解中显示个性;四是于畅谈感受中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