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概念。语文学习情境从内涵来讲,是引发学习者经验重构的契机或条件;从外延来讲,体现为“三重经验”的同构式展开。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树立“情境范式”的教学理念,改变仅以激发兴趣为目的的单一情境,创设贯穿探究全过程的系列情境;其次要凸显语文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以语文知识的“发现—迁移—评价”促进动态的思维发展;再次要构建“多重对话”的学习共同体,包括与语文知识对话的认知性学习共同体以及与他者对话的交往性学习共同体,进而与自我对话促进经验的发展与重构;最后要彰显“语言运用”的学科实践内涵,教学若是离开了情境中的“语言运用”也就悖离了语文。广大语文教师当以语文学习情境为实践支点,以真正撬动素养导向的语文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2.
文能载道,数亦能载道。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有它的育人价值,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育人”是任何学科教学都应追求的共同目标。教学教学也要以完善人性为终极目标,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结合一定的情境教学,挖掘出数学的育人功能,让“情与知”在数学课堂上激情共舞。  相似文献   

3.
语文大单元教学旨在通过大主题、大情境、大任务,以“血肉丰满”的语文培育“完整的儿童”。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充分挖掘大单元的育人价值;关注单元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对达成育人目标的重要作用;不断地叩问儿童在何处、语文在何处、儿童与语文的联系在何处,让儿童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实现素养的生长、生命的丰盈。  相似文献   

4.
王芳 《亚太教育》2024,(4):57-60
相比于直接讲解知识、布置练习任务的教学模式,结合情境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获得学习与思考的提示、找出深度探究方向,推动学生参与到知识建构活动中。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通过创设任务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在创设任务情境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情境“喧宾夺主”的现象,同时要兼顾任务情境的开放性与指向性。具体来说,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可遵循以下路径:确定任务情境框架,突出教学内容;丰富任务情境细节,突出育人目标;拓展任务情境内容,鼓励迁移运用;补充个性化任务情境,落实课后指导。  相似文献   

5.
广义上,学科育人是指通过学科教与学的实践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育人价值是学科教学的根本价值。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策略是以挖掘知识背后的学科思想、思维方式和德行意义为价值追求的深度教学取代浅层教学。创设思维认知情境、情感体验情境、活动实践情境以启思、激情、导行,是学科育人价值转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学科育人是指,通过学科的教与学实践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育人价值是学科教学的根本价值.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策略是以挖掘知识背后的学科思想、思维方式和德性意义为价值追求的深度教学.创设思维认知情境、情感体验情境、活动实践情境,启思、激情、导行是学科育人价值转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当下的语文教学,本质上是基于真实的语文任务情境而开展的学习活动。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境活动;在教学拓展中注重情境活动的设计和运用,通过“例子说”“生活化”“问题串”等情境活动策略,能够让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宋姝颖 《小学语文》2023,(12):14-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真实情境下的语文教学,意味着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教学转换。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是对学生而言的真实语境。基于新课程标准倡导真实情境的初衷与现实,创设真实情境需要以学科概念为统领,以迁移理解为诉求,以关联现实世界为指向。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整合多学科的知识、观念与思维方式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境脉式跨学科学习综合了2022年版课标倡导的问题式教学和情境教学的优点,尤其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具有综合育人、实践育人的特质。本文试图依托境脉主义世界观,探索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如何把新课改理念下的议题式教学与“四史”教育深度融合,是实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育人的一项重大课题。这要求在一定议题的价值引领下,以史为境,并在学科课程内容情境化的基础上,以该情境为载体提出驱动性问题,开展体验性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向真而行,通过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实现学科课程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化,并把思政课程中的智育元素与德育元素有机结合,使思政课在议题式教学中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文章立足语文课程的本质及育人功能,建构“本真教育”的教育哲学观;基于“本真教育”的教育哲学观,提出“本真语文”的教学主张。“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教师教学回归育人初心,回归语文教育本真,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真实发展为本,关注教与学真实过程的语文教学,其核心是为了儿童、为了实现儿童的发展及成长。“本真语文”课堂的四大核心特质,即尊重、简约、智慧、表达。“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既是对语文教学实践应抓学科根本的提醒,也是对语文教学实践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强调。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创设真实情境,在提出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化学新课标的“情境—问题—活动”板块化教学范式正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而设计,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通过活动参与,进行知识建构和知识迁移。其中“,情境”要素联结学科问题和学科价值“,问题”要素引发知识建构和深度思维“,活动”要素实现知识重构和知识迁移。基于化学新课标的“情境—问题—活动”板块化教学范式设计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精准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产生新认知;精细组织活动,激发学生深入新探究。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学论坛》2023,(17):2+81-82
<正>从创享课堂走向创享语文针对语文教学偏离学科育人价值、课堂缺乏动能等突出问题,四川省杨丽名师鼎兴工作室以“践行学科育人、培育核心素养”为价值取向,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新路,建构了创享课堂实践范式。确立改革主题,提出教学主张。2010年,杨丽老师开始探索语文个性化课堂,建构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性评价体系。2016年以来,杨丽先后领衔区、市名师工作室,展开“涵育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一体化改革”“培育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创享课堂实践研究”,提出了“从教走向学、从学走向创、从创走向享,让儿童享受完整的语文生活”的创享语文教学主张。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包含多个逻辑线索,每个逻辑线索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阐释和实践视角。学科逻辑讲求的是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知识的结构化,生活逻辑需要教学观照真实生活和注意问题解决,心理逻辑要求教学要从儿童的认知、思维、情感与兴趣出发。而站在育人的角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则应以成长逻辑为主线,把学科逻辑、生活逻辑和心理逻辑统整起来,在“立言”与“立人”的相融共生中,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学科育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刘琛 《现代语文》2009,(6):65-66
学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的。“情境”是作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感悟的“教学刺激”和“学习条件”而存在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学情境设计成为语文教学设计中关键的一环,也是考验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行动依据和指南针,实现课程育人神圣使命,需要教师自觉践行新课标。道德与法治主题情境探究教学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优化教学过程,凸显素养导向,保证育人方向;凸显主题呈现,优化育人内容;凸显情境创设,创新育人载体;凸显学科实践,拓展育人方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学校这块育人的净土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创新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不是单一学科的改革能够奏效的,它需要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渗透。早些年就曾有人把音乐欣赏引入语文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能否在音乐课堂中,借鉴语文教学的精彩教法,互通有无呢?于是,便有了我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语文“情境教学”的创始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曾说  相似文献   

18.
知识教学与实践育人是落实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重要方式,也是强化课程实践性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知识教学远离学习实践、生活实践、劳动实践的现状,将二者融合能够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及其生活价值,获得现实感和个人意义感,从而帮助学生落实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具体来讲,学校和教师应该以培养“知识型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和将学科史融入教学,实现知识教学与实践育人的双向互动与整合。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因此,学生的情感激发就非常重要。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善于抓住学生情感对立性的表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情感向着有益的方向发展;第二,要善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以境动人”;第三,要善于表达内心的情感,有效地感染学生,做到“以情动情”、“以形育人”。  相似文献   

20.
“任务群”是以任务为载体,以体验实践为前提,以大单元、跨学科、整本书为基础,注重分类组合、专题突破,结合“学程再建构”来促使学生实现学力的提升。任务群视角下的语文实践是以“勾连”为途径,多学科任务跨界;以“融通”为依托,多资源任务整合;以“聚焦”为起点,多专题任务迁移,在具体的语言情境、生活情境、文本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学科育人、学科化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