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学科发展经历宏观水平和微观水平,化学符号是全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学科独具的特点,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从宏观—微观—符号水平进行教学,即化学三重表征教学,促使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强调"为教而学",要达到这一目标,学生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准确的表征.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引用"三重表征"的教学成果.通过三重表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思路是,基于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综合判断,确定教学起点;在三重表征转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维;基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反思学生的深度学习过程,判断三重表征的教学效果以及改进空间."三重表征"中宏观、微观和符号的表征及相互转化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深度学习就会自然发生.  相似文献   

3.
以“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为例,探索三重表征理论在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尝试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建构生物学概念,彰显三重表征理论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学习中特有的思维方式,它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优化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黔南布依族中学生的三重表征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这个地区的中学生的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重表征的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了不同版本中离子反应教材编写的差异。通过对比研究可知,三本教材的编写皆具三重表征理念,其中鲁科版的教材编写更注重宏微符的三重表征呈现方式,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把握知识点,益于促进学生灵活地应用迁移。教学中应通过优化整合,发展学生的三重表征思维。  相似文献   

6.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从三重表征视角认识化学世界,新课标中多次强调从宏观、微观、符号层面学习化学,新课标中科学思维解读部分更是明确指出:科学思维是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基于三重表征的化学教学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针对学习活动前、中、后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具体的元认知监控能力的训练,如学习提纲,思维外在表征,"问题单"等方式,并指出进行元认知监控水平训练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结合物质的变化中考复习教学案例分析,利用对比实验建构宏观表征,利用微观动画和微观图建构微观表征,利用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建构符号表征,并阐述了三种表征的联系,从而初步建构"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对物质进行"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以及建立三者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于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本文在分析化学思维方式基础上,结合三重表征的特征,提出了怎样突破学生学习化学用语困难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乙酸"内容的特点,教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搭建学习支架进行智慧引领,通过"导入、导学、导议、导悟、导达"的教学活动,不仅引导学生完成乙酸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宏观-符号-微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三重表征"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化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1.
在探查高中生有机化学心智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高中有机化学特点进行探索性实践.采用模型方法、思维导图法等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强化分子结构意识,建构有机思维模型,培养学生模型认知和自主建构能力,丰富认知情境经验,促进有机知识的结构化,提升三重表征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化学中学习者对物质进行的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以及建立三者问的联系是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典型的思维方式,离开了这个基本点,就不是化学。然而,调查发现学生学习化学的困难恰好是缺乏将它们进行有机联系的能力,学生很难完成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符号和从宏观到符号的抽象。本文通过对学习者三重表征形成过程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此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方式及认知结构,并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卡西尔的文化符号学原理出发,通过对化学符号的教学实例分析,探寻其在"宏观—符号—微观"的"三重表征"中的文化意义,形成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实验常常是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学实验的有效开展符合生物学学科的特点,符合教学过程重实践的课程基本理念,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生物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很重要,但一些实验繁琐、费时,凸显不了生物学的核心知识与概念,对实验的改进和提高实验课的效率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化学三重表征是化学教材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也是目前化学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通过三重表征的方式教学,将化学知识以宏观、微观、符号表征的方式表示,进而提升学生对化学的理解能力。研究中以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为例,从三重表征视角出发,分析了教材中化学实验、物质性质、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主题,并以此探究初中化学教材的开发现状,总结出教师使用教材的类型。  相似文献   

16.
以“三重表征”理论为经线,阐释“三重表征”的含义,介绍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三重表征”理论应用为纬线,引导学生以“宏观—微观—符号”的顺序循序渐进学习蛋白质的相关知识,自主探究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多样性,深刻理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7.
在梳理我国化学思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并参照其他学科的建构方式认为,化学思维是在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以物质为中心,由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相结合,从原子、分子层面上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揭示其宏观现象的本质,并用相应的化学及数学符号表达对微观结构和宏观现象认识的特种思维。化学思维的含义决定了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加强一般思维的训练,重视三重表征的教学,同时还要注意学段或课程知识的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18.
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批判性的学习方式,也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有效方式,要求学习者进行理解性的学习、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主动的知识建构、有效的知识迁移及真实问题的解决。在化学教学中,设计恰当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应该在核心概念、化学用语、物质性质的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基本观念,培养三重表征思维,发展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生物学众多素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关键的素养。教师可以从生物学科情感、生物学科思维方式、生物学科关键能力、生物学科社会责任等维度,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表征,进而形成相应的具体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0.
布鲁纳的儿童智慧发展表征理论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动作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三个阶段。以布鲁纳的表征理论为依据,小学数学螺旋式课程教学需要根据学生思维的发展阶段,使用恰当的表征方式,加强多元表征教学,以促进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