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代制举是皇帝亲诏临时设置的唯策取士的制度,经历了沿袭传统的问对口试到定型为分科笔试的演变过程,于高宗显庆时完全纳入科举取士体制。《唐会要》有关制举的记载,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制举年代、科目和登科者三个要素,对于了解唐代制举主要科目的设置情况和考试结果,最为直观可据。唐代制举考试的方式,有别于科举取士的其他考试,突现了选拔非常人才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唐代制举既是整个科举取士体制的一部分,又自成相对独立的系统,皇帝亲临主考、唯令试策和举选合一,乃是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科举考试中的复试制度创建于清代,是指乡、会试发榜后,对已经中式的举人、贡士进行的再次考试,其实质是对录取工作的再次认定。复试制度的建立可以分为乡试复试制度的建立与会试复试制度的建立,其时间与过程是不同的。清代科举复试制度建立的原因是保证取士公平、笼络士心、查明实际情况及维护科举制度,这也是科举复试制度的作用所在。科举复试制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体现了慎重选拔的原则,同时保证了取士质量;当然,由于各种原因,复试制度不可能根除科场的弊端。研究清代科举复试制度对于我们当今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复试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制举是科举的一种取士科目,由皇帝特别下诏举行考试。它溯源于汉代的贤良方正,盛于唐代。宋代制举命运多舛,屡兴屡废,是制度由盛而衰的重要转折点,自此以后,制举一直处于衰败、凋零之中。导致制举于宋代开始衰微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宋代科举常科和三次兴学的强力冲击;制举报名资格日益提高;制举考试要求严格;统治追求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的规律的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国,以农立国,有限的财力无法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教育规模.这反映在制度设计上,就表现为重取士而轻养士;另一方面,自宋代以降,家族要维护和提升其社会地位,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务使族中子弟致力于科举.科举文献如硃卷和同年齿录均有卷主的家族谱系部分.虽然简略,大致也能见出士人家族的教育背景、经济状况、婚姻缔结等情况.这些因素均与科举人才的养成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元代科举制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科举实行时间短,规模较小,不是元代选官的主要制度.其文化根源是:宋代以后科举文化流弊众多;蒙古统治者主要采用由吏入官的选官之法;蒙元最高统治者不重视科举;元朝政权实行民族歧视政策;蒙古民族崇尚实用主义;元代疆域辽阔,统治者不可能将在汉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科举制运用于所有的被征服民族和地区.其中,元仁宗废止了诗赋取士之法,而定为以经义取士,这一规定文化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6.
北宋时期的太学制与科举制在发展演进中衔接碰撞、互动影响。着眼于太学内部考察,太学制度的演变源于科举改革的背景,太学科举化趋势明显,科举制对太学解额及免解制度、教学与考试内容、管理制度制订实施具有强大导向作用。随着兴学改革中太学影响日盛及对科举制的悖反,朝臣围绕太学制度与科举制度的优劣之议、太学取士与科举取士的存废之议、释褐状元与科举状元的名望之议集体论辩,推动北宋教育改革发展。徽宗朝由诏罢科举取士到诏罢天下三舍取士,历经17年特殊时期,从政治经济形势、教育改革现状等考论其缘由,对深入论析太学制与科举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代贡举体系中的荐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荐举的一般形式,即在政府行为规范下乡贡和馆监举送科举人才的形式。“公荐”作为荐举的另一种形式,是官员(也包括少数布衣名士)个人推荐举子的行为方式。对唐代贡举中“荐举”的评价,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从“荐举”各类形式的运作过程和举荐标准来看,唐代贡举仍是一种以考为主,以举为辅的选才制度,仍未脱离科举制时代取士的规范要求,考试并非徒具形式。取士不公和不实只能从局部和阶段的角度去理解,并不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8.
“三言二拍”中的科举考试和现实社会的科举考试,在形式与内容上是相差不大的。冯、凌二人在“三言二拍”中所表露的对科举取士的态度,和现实社会中的科举,同样有相通之处。表现在:一、个人才华高低是中进士与否的决定条件之一;二、科举制不断完善的同时,科举考试有规律可寻;三、积德行善者中进士;四、科名前定。冯、凌二人将对科举取士的态度融入拟话本中,对科举取士制度进行肯定的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科举制的担忧,同时还对士子进行了劝诫。研究“三言二拍”,对研究明代社会的科举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面向社会选取统治人才是中国古代社会统治理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取士观念的形成得益于早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若干因素 ,随后成为支配历代统治者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 ,并构成了各种形式取士制度如察举和科举的观念基础。取士的观念作为一种长时段观念 ,构成科举制度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人才制度的改革对于政权的巩固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明代人才制度的改革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的原则,实行科举取士,实现了官吏科举化的历史转变,人才由多元变为一元,在全社会造成重料举、鄙薄技术的局面。由于人才单一化,科举人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厚古薄今,虽然取得了巩固攻权的效果,也造成了中国人才结构失调,技术人才缺乏的严重局面,并使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失去了良机,落在了先进国家的后边。  相似文献   

11.
译者作为原文和译文的中介 ,要处理好与原文作者、原文及译文读者等几个方面的关系。译者首先要了解原文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及其写作风格 ,这样才能有助于正确解读原文。译者在翻译原文时 ,必须注意译文和原文在字词、句子结构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对等现象 ,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行文传达原文的意义。另一方面 ,译者在翻译时要尽最大可能地忠实传达原文风格 ,压抑乃至隐藏自己的个人风格。在处理和译文读者的关系时 ,要充分考虑读者群的接受能力及其所处的社会、时代和文化背景 ,及由此形成的读者的审美情趣等。  相似文献   

12.
实施新课程标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合理地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语文教学探索更新、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By the time you make it to college,a computer isn’t simply an option,it’s a necessity.Your computer will be your most important tool,as well as your entertainment center during downtime.However,your decision should be based on your work style,school’s requirements and budget. Form Factor:Most students choose laptops for their portability with advances in graphics,storage and processors. The big plus to a laptop is the freedom to study and write wherever you want.Desktops are powerful and upgradeable with more comfort may help you to study better. Speed:Multicore processors are the norm,offering processing power similar to that of multiple(多重的) single-core  相似文献   

14.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加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新闻报道真正深入人心,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相似文献   

15.
Viewing themselves in two hypothetical roles-as terminal patients and as family members related to a terminal patient-48 adults were surveyed on their expectations and preferences about how information should be communicated when a terminal illness is first diagnosed. Identifying with the patient role, respondents believed patients should be told the truth immediately and unconditionally. In contrast, respondents indentifying with family members perceived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rights of patients should be abridged. In this latter role, male respon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likely than males to imagine themselves as able to inform a loved one about a terminal illness. Nevertheless, for both sexes, early childhood experiences communicating about death and dying were found to be a better predictor of the case with which respondents can imagine communicating with a terminally ill loved one than are current adult attitudes and experiences. Regardless of personal ease in discussing death, however, most respondents thought the physician, not family members or othe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should decide when and how the terminally ill adult should be informed--a noteworthy finding in light of the fact that 83 percent of all respondents consider physicians poorly equipped for this role.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但这并不排斥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才是现代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的。素质增长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却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提倡启发式教学,量并非几个简单的课堂提问就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英语新闻报道内容丰富 ,学生收听也比较方便 ,是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好材料 ,但也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收听好英语新闻报道 ,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使学生在了解世界、获取知识的同时 ,不知不觉地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阶段是自主学习,立志成才,奠定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阶段。学会学习,学会主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唱歌活动中存在的发声问题,就如何指导学生应用“头声发声法”而获得优美、动听且富有光泽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梁炳钊 《物理教学》2020,(4):38-41,24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良好习惯。初中物理教学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应该培养学生利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才能达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