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N2物理吸附、XRD和空气热重对Cu-ZnO/Al2O3甘油加氢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物相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燥后催化剂主要由Cu2Zn4Al2(OH)16CO3 4H2O和Cu2(OH)2CO3物相组成,经过600℃焙烧4 h后,催化剂在沉淀过程中生成的Cu2Zn4Al2(OH)16CO3 4H2O和Cu2(OH)2CO3全部分解为CuO.在500℃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79 m^2/g)和孔容(0.36 cm^3/g).  相似文献   

2.
<正>Porous Si3N4 self-reinforce ceramics were prepared by gelcasting using agarose solutions. By changing the agarose content in the slurries, the porous silicon nitride ceramics with different porosities, α→β-Si3N4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obtained. When the agarose content changed from 0.2% to 0.8% (w/w, based on powder), the porosities increased from 10.3% to 21.4%, while the fracture strength decreased from 455 to 316 MPa and the fracture toughness decreased from 6.6 to 5.5 MPa·m1/2. Many fibrous β-Si3N4 grains grown from the internal wall of the round pores is the typical microstructure of the gelcasting porous silicon nitride ceramic. Both elongated β-Si3N4 grains and suitable interfacial bonding strength contributes to high fracture toughness by favoring crack deflection and bridging. The growth mechanisms of fibrous grains resulted from the synergy of solution-diffusion-reprecipitation and vapor-liquid-solid (VLS).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标题化合物((C5N2H6)3(C5N2H7)3[(PO4)Mo12O36]·2H2O,Mr=2403.00)并得到单晶,晶体衍射实验发现其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13.316(3),b=22.414(5),c=20.063(4),α=90.00(4)°,β=100.743(3)°,γ=90.00°,V=5883(2)3,Z=4,Dc=2.713Mg/m3,μ(MoKα)=2.608mm-1,F000=4604,最终R=0.0596,wR=0.1345,GoF=1.042.配体由由簇阴离子[(PO4)Mo12O36]3-之间通过端基氧与2-氨基吡啶形成氢键而相互连接,中间填充了一些水分子及2-氨基吡啶.  相似文献   

4.
使用廉价的Si粉作为原料通过反应烧结获得了Si3N4,后续高温烧结过程中,Si3N4与粉料中Al2O3发生固溶反应,制备出单相β-Si Al ON陶瓷。经过1 700℃高温烧结后,获得β-Si Al ON相和β-Si3N4混合相陶瓷,随着烧结温度增加至1 800℃,Al2O3在Si3N4晶格中完全固溶,形成了单一β-Si Al ON陶瓷。选用Y2O3和Sm2O3两种烧结助剂,并对比其对反应烧结β-Si Al ON陶瓷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Sm2O3制备出长径比较Y2O3高的柱状晶粒,柱状晶粒相互交织桥接和连接,可以显著提高β-Si Al ON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运用密度泛函平面波赝势方法(PWP)和广义梯度近似(GGA),对替代式C掺杂β-Si3N4的超晶胞电子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β-Si3N4:C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对C掺杂前后电子结构的异同以及价键的一些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由于C的掺杂,价带宽度展宽,导带宽度和禁带宽度均变窄;态密度出现了几个新的峰,平均峰值有所减小.通过对比分析光吸收系数发现,相对于β—Si3N4的光吸收系数,β-Si3N4:C的吸收系数有所降低,并且向长波方向移动,100nm处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约11.8nm.  相似文献   

6.
氮化钼上肉桂醛的选择加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Mo2N和Mo2N/Al2O3上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特性,并与Co/Al2O3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影响肉桂醛加氢的主要因素是肉桂醛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和反应物的使用时间.使用新鲜原料时,Mo2N/Al2O3与Co/Al2O3上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性能相当,具有很高的C=O键加氢选择性.423K时,在反应原料使用较长时间后,由于吸收空气中的氧,反应过程中使Mo2N催化剂表面氧化而使其丧失C=O键选择加氢能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SiO2/Si衬底上制备了BiFeO3薄膜.研究表明,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分别为500℃、1 h的条件下,并且运用XRD及表面扫描电镜(SEM)分析,可制备出纯相的BiFeO3薄膜,R3m点群.  相似文献   

8.
运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SiO2/Si衬底上制备了BiFeO3薄膜.研究表明,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分别为500%、1h的条件下,并且运用XRD及表面扫描电镜(SEM)分析,可制备出纯相的BiFeO3薄膜,R3m点群.  相似文献   

9.
通过阴极多弧离子镀膜技术在高速钢试片表面制备CrAlSiN/TiVN涂层,分析了Al/Si比例对CrAlSiN/TiVN涂层表面的微观组织、硬度、摩擦系数以及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l/Si比例为80/20的CrAlSiN/TiVN涂层的表面组织相对均匀和致密,不同Al/Si比例的涂层硬度相对于基材均有明显的提升,其中Al/Si比例为50/50的涂层表面硬度最高,达到了4 075 HV,而Al/Si比例为80/20的涂层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0.15)和最好的抗腐蚀性能(自腐蚀电位-0.389 V、自腐蚀电流4.40×10~(-6)A·c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纳米压痕/划痕手段对PC表面耐磨涂层固化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揭示固化过程中化学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关系,获得最优固化工艺。根据涂层中Si—OH和环氧基团吸收峰强度的变化,发现提高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能够促进缔合的Si—OH间脱水交联形成Si—O—Si刚性网络;同时,有机硅耐磨涂层Si—O—Si含量与表面硬度密切相关,涂层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随着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的提高而增加,120℃固化2 h是交联反应相对充分的固化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废活性炭为原料,氧化铁为添加剂,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载铁颗粒活性炭(IOCGAC)。结果表明,IOCGAC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煅烧终温为900℃,升温速率为6℃·min-1,m(氧化铁)/m(废活性炭)为4∶6,恒温时间为0.5 h,所得产品的比表面积达630.5m2·g-1,收率为50.9%。对其进行SEM,IR,XRD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的表面负载了一层致密的铁氧化物,且主要以α-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以SiC颗粒为磨料的叶尖耐磨复合镀层在高温工况下SiC与涂层中Ni元素反应导致涂层耐磨性下降等问题,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工艺方法在SiC颗粒表面制备了Al2O3膜以阻隔SiC与涂层中Ni元素的反应。研究了0.5~1.0μm和5.0~10.0μm这2种厚度范围的Al2O3膜对NiCrAlY-SiC@Al2O3叶尖耐磨镀层中SiC颗粒与NiCrAlY镀层在1 100℃高温环境下反应的阻隔效果,并测试了2种Al2O3膜厚度的NiCrAlY-SiC@Al2O3叶尖耐磨镀层在1 100℃高温环境下保温500 h后的耐磨性。结果显示,5.0~10.0μm厚度的Al2O3膜可有效阻隔SiC颗粒与NiCrAlY镀层的高温反应,使NiCrAlYSiC@Al2...  相似文献   

13.
一、Na样品中含有杂质 例1有一表面已部分被氧化成Na2O的金属Na试样,现欲测试Na的纯度.通过实验可取得下列数据:①试样质量(m1g);②保证试样完全反应的H2O(过量)的质量(m2g);③反应中生成H2的质量(m3g);④中和反应生成NaOH所消耗的H2SO4的质量(m4g).(1)要求得试样Na的纯度,  相似文献   

14.
对基材钢(1Cr12Mo、X20Cr13、2Cr12Ni Mo1W1V)、C1(长城1号)涂层、表面处理工艺(6 min与12 min钢丸强化)三类6种不同气轮机叶片材质在200~600℃的不同冲角条件下的冲蚀率进行了冲蚀实验。结果表明:叶片因冲蚀的失重均随冲蚀颗粒质量呈线性变化;15°~25°冲角冲蚀率最大,90°冲蚀率最小;实验基材的冲蚀率随实验温度提高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2Cr12Ni Mo1W1V在200℃与300℃的冲蚀率高于另两种材质,耐冲蚀性差,但在400℃实验温度且冲角40°状态下冲蚀率低于另两种材质;钢丸强化表面处理工艺对于提升实验材质抗冲蚀特性无明显优势;C1涂层的冲蚀率随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冲蚀特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自组装技术设计了一个将纳米Fe3O4颗粒负载在Si O2载体上,制备Fe3O4-Si O2复合物的简单合成方法,并进行了对橙黄II污染物的降解分析。用空气氧化法制备了粒径20~30 nm的Fe3O4粉体。SEM及EDS分析表明:纳米Fe3O4颗粒能均匀分散在Si O2表面,复合物粒径约300~400 nm;随复合次数的增加,复合物表面的Fe含量逐渐递增。降解实验表明:制备的Fe3O4-Si O2复合物对橙黄Ⅱ的降解性高于纳米Fe3O4粉体的,且Fe3O4-Si O2复合物容易回收,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通过该实验可使学生掌握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催化降解中应用,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纳米陶瓷颗粒Si3N、AlN和常规Mg、Si粉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和真空热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Si3N/Mg2Si和AlN/Mg2Si纳米复合材料,并对样品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陶瓷颗粒体积分数由0%增加到20%,金属间化合物Mg2Si的硬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Si3N/Mg2Si纳米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由0.59MPa·m-1/2增加到1.38MPa·m-1/2,而AlN/Mg2Si的断裂韧性却基本不随AIN的含量增加而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双级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脱碳硝化原理,确定该工艺运行参数.方法通过实验对比气水比、水力负荷、容积负荷等参数的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接种挂膜需要12—19d,常速启动、加载启动均需1-2d.过滤周期由水力负荷2.6m3/(m3·h)时的65h缩短到水力负荷5.2m3/(m2·h)时的46h;当水力负荷进一步提高到7.8m3/(m3·h)时,出水明显恶化.结论气水比过小,溶解氧不足将抑制好氧微生物活性,影响污染物的氧化分解;气水比过大,富余气泡将减少过水断面面积,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影响处理效果.一级滤池、二级滤池气水比宜分别采用2:1和1.3:1,当水力负荷〈5.2m3/(m2·h),出水水质满足杂用水需要.出水底物质量浓度随容积负荷的升高而上升,受水力负荷的影响较小COD容积负荷〈2.0kg/(m3·d)和NH3-N容积负荷〈0.6kg/(m3·d)时,经两级BAF处理出水在运行周期内能满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大气条件下Ni-21.3%Cu-3.5%C合金在450℃、600℃和750℃的氧化动力学。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X-射线(XRD)和能谱仪(EDS)分析氧化膜形貌、结构和化学成分。研究表明:Ni-21.3%Cu-3.5%C舍金氧化动力学曲线不是抛物线与直线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其它多种形式。合金的氧化过程包括Ni、Cu的氧化增重和石墨氧化失重,但以石墨氧化失重为主。氧化膜为双层结构:内层为薄而致密的CuO层,外层为厚而均匀的NiO膜层。当球状石墨严重氧化形成凹坑后,金属氧化物很容易在坑壁上长成“冰晶状”。750℃氧化16h时膜厚约3.3μm。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三羰基(五甲乙硅基)环戊二烯基钼负离子盐与N-溴代琥珀酰亚胺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以元素分析,IR和1HNMR谱表征了它的结构,并用X-射线衍射测定其晶体结构,为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Me3SiMe2Si基与Br成交叉构象,Br-Mo-Cp-C(11)的扭曲角为67.85(0.92)°,C(11)-Cp-Mo角92.1°,Br-Mo键长为0.2639(2)nm.  相似文献   

20.
利用陶瓷膜和纳滤膜的组合分离技术代替板框对霉酚酸发酵液的过滤,对霉酚酸发酵液进行澄清和浓缩实验.采用陶瓷膜(0.1μm)和S-372纳滤膜技术对霉酚酸发酵液进行研究,研究了膜系统的通量、加水倍数和浓缩倍数等因素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在陶瓷膜加水4倍时,霉酚酸的收率可达96.5%,平均通量可达160-180 L/( m2·h);纳滤对霉酚酸的截留率和收率均达到98%,霉酚酸效价可浓缩到21 g/L,通量为25 L/( m2·h)左右,与板框滤液效价相比,提高了3.5倍.结果表明:陶瓷膜和纳滤膜的组合工艺在产品收率及产品质量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的板框过滤,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