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常识与生活背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力图把生活问题引入我们的教学教学中使数学更加生活化,在这些实际生活例子中找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学习过程中渗透出的趣味,把一些很难懂的数学问题简易化、通俗化.使学生从生活的细节中熟悉身边的事物,从而达到不断学习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应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生的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从而使现实的生活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有感而悟,发现数学在生活的实际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数学课堂的教学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实际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就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注意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作用,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4.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学习要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尽量让数学问题呈现方式生活化,提高学习效率. 一、课堂教学学生活数学——数学问题生活化 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的创设,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不仅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用到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为什么要进行生活化,如何进行生活化以及生活化的误区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学生学了数学知识后,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增强创新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所谓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从而使枯燥深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一、数学源于生活更被用于生活 众所周知,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更是如此.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进而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相关的数学司题,并通过解决司题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可以使数学教学焕发勃勃生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新大纲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关注这一点,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意识,深化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感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一定的创新意识.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实现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体会,谈谈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数学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因素,通过各种手段,再现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去解决数学问题,最终达到"数学生活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因素,通过各种手段,再现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去解决数学问题,最终达到"数学生活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我们应该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生活处处皆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明确指明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为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需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  相似文献   

15.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探究数学,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华 《教育》2007,(12)
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中挖掘有数学价值的素材,让多彩的生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源头活水”,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使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自己的数学”,让数学学习更具有灵性与魅力。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数学意识,培养数学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学习 据调查表明:有86%的学生认为,用生活实例引入新知识的学习,能激起自己的学习兴趣.生活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数学知识的开放程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中选择信息,学会组合条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翠苹 《成才之路》2013,(18):49-49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所熟悉的数学空间,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寻找生活感觉,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让教学贴近生活,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海市蜃楼,数学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数学离不开生活,同样生活也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的观念与课堂教学的技巧与艺术.数学教学要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数学亲近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数学的魅力,从而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到理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感悟理解数学、体验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实际,使课堂充满鲜活气息呢?我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实际,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