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晓莉 《中国科技信息》2006,(24):230-230,231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是指语言交际者所能具备的语言和社会文化知识及能力的总和。俄语语言国情学是应用于对外俄语教学的外语教学法。在以培养外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俄语教学中,溶入俄语语言国情知识可以使学习俄语的人在与俄罗斯人的交往中。避免或减少令人尴尬或不愉快的语言文化冲撞,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是指语言交际者所能具备的语言和社会文化知识及能力的总和。俄语语言国情学是应用于对外俄语教学的外语教学法。在以培养外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俄语教学中,溶入俄语语言国情知识可以使学习俄语的人在与俄罗斯人的交往中,避免或减少令人尴尬或不愉快的语言文化冲撞,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语言是社会生活的折射,那么,语言中的委婉表达便是社会心理的一面镜子。多种形式的委婉语折射出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状态及语言文化内涵。交际活动中恰当委婉语,在一定程度从多方面体现说话人的文化修养。本文将从社会语言的文化内涵角度探讨委婉语的表达,旨在促进人们在学习外语时更能准确、得体地使用外语。  相似文献   

4.
陶玉康 《科教文汇》2008,(26):237-237
如果说语言是社会生活的折射,那么,语言中的委婉表达便是社会心理的一面镜子。多种形式的委婉语折射出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状态及语言文化内涵。交际活动中恰当委婉语,在一定程度从多方面体现说话人的文化修养。本文将从社会语言的文化内涵角度探讨委婉语的表达,旨在促进人们在学习外语时更能准确、得体地使用外语。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语言和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对跨文化交际也会产生巨大影响。学习者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加大目的语的文化输入,缩小隔阂;同时要善于发现不同文化间的共性,促进语际正迁移,充分利用文化杠杆,加快外语习得进程。  相似文献   

6.
王淑君 《科教文汇》2010,(10):39-40
文化是语言和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对跨文化交际也会产生巨大影响。学习者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加大目的语的文化输入,缩小隔阂;同时要善于发现不同文化间的共性,促进语际正迁移,充分利用文化杠杆,加快外语习得进程。  相似文献   

7.
身势语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成功地进行交流,我们应该了解不同文化的身势语,必须承认世界各国的身势语与语言和文化一样,也有相似之处。然而,由于地域,种族,文化习俗的差异,不同文化的身势语有许多差异。它们由文化制约并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同样的身势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含义,行使着不同的社会功能。致力于从身势语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功能性入手,目的在于通过列举身势语的文化差异与共性,并提出交际中遵循的原则,从而促进有效交流,避免误解。  相似文献   

8.
肢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肢体语言与外语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除一些世界公认的肢体语言外,不同的文化还有各自的肢体语言。跨文化交际时,相同的肢体语言形式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简单对比中美肢体语言的差别,同时它的交际作用也不能忽视。肢体语言使用的好,可以取得较好的交际效果。反之,会陷入交际误区,影响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学习和了解肢体语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含义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一门外语就是学习一种文化,文化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学习不应该仅限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还应该包括母语文化。良好的母语文化素养对有效跨文化交际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外语教学不是教语言,学习某种具体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其语言,而是为了掌握其言语。语言教学的目的,应是培养学生使用该语言做事的能力。学生学习外语,也是为了使用该语言,使之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1.
宋元源 《科教文汇》2008,(6):166-166,169
身势语,如同有声语言一样,在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的身势语却会有不同的意思,同样,不同的身势语也会有相同的含义。在现代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普遍,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的跟他人交流。本文提出学习身势语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并以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例,其目的在于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非言语交际在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更好的指导我们与外国人之间的交际。  相似文献   

12.
外语教学不是教语言,学习某种具体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其语言,而是为了掌握其言语.语言教学的目的,应是培养学生使用该语言做事的能力.学生学习外语,也是为了使用该语言,使之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3.
刘俊 《科教文汇》2007,(11Z):88-88
外语教学不是教语言,学习某种具体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其语言,而是为了掌握其言语。语言教学的目的,应是培养学生使用该语言做事的能力。学生学习外语,也是为了使用该语言,使之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4.
尹明花  李善 《内江科技》2010,31(8):52-52,84
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生活在该语言使用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语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同时,其一特定的语舌总是和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和国家及其历史、文化、社会等背景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加强文化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15.
侯玲 《今日科苑》2010,(10):122-122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本文通过对语言、交际和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的阐述来说明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教学理论的迅速发展,教学方法也不断得到创新,交际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要想成功的用外语进行交际,仅仅掌握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学习者还需要了解外语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委婉语的语言功能及英汉互译的原则和策略。目的在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它的具体运用并正确实施,从而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咸慧慧 《科教文汇》2009,(26):146-146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工具;文化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基础,不了解语言的文化基础就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该文化的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我们尤其应该重视文化导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单单的语言教育很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与语言相关的文化渗透,这种文化的渗透包括: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人文与地理文化、交际文化以及观念文化等。使学生不但从表面而且从本质上真正了解和掌握所学的语言,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通过对外语学习的不断研究,一系列理论模式相继产生。这些理论解释并指导着二语习得者的外语学习。本篇文章通过对Schumann的文化适应理论的介绍和评析,进一步分析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文化适应因素是语言习得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障碍,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是影响外语学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在兼顾基础教学的同时加强文化知识的补充,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尹蓉 《内江科技》2009,30(11):60-60
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与社会对外语交际和运用能力的需求不符对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事实上.对目的语文化的熟悉程度影响学生对外语的全面掌握。文化因素对交际能力大小有着重要影响,外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相关文化知识的获得,采取适当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