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新疆锡伯族3—6幼儿,681人的身高、体重、坐高、胸围、皮褶厚以及相关派生指标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揭示出锡伯族幼儿的身体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疆锡伯族男女幼儿身体形态各项指标呈稳定增长趋势,但性别间、年龄间增速不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不同性别间幼儿身体形态存在差异;男幼儿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及身体的充实度、密度的生长发育优于女幼儿。男女4—5岁组,无论是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及身体的充实度、密度都处于增长最快的时期。通过与全国和维吾尔族比较,锡伯族幼儿的形态相对粗壮而结实。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其背后的时代底蕴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选择、继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以“互动仪式链”下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梳理互动仪式链相关理论、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等,分析其困境际遇空间改变,体育文化出现沉降现象;锡伯族同源不同域,情感能量不足;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不足,法律保护不完善等。并提出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未来发展路径:为个体提供际遇空间,营造良好文化交流环境;正视文化差异,打造文化资本;唤醒文化认同,加强非遗保护。  相似文献   

3.
通过抽样调查新疆1500名锡伯族成年城乡男、女身体机能4项指标的测试、分析,揭示新疆锡伯族成年人的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城乡与全国指标差异及其原因等,为研究锡伯族成年人机能变化规律和制定各项体制评定标准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新疆锡伯族城乡成年男、女身体素质与全国同类指标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抽样调查对新疆1500名锡伯族成年城乡男、女身体素质8项指标的测试.进行研究分析,揭示新疆锡伯族成年人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城乡间与全国比较所存在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抽样调查、测试和分析新疆1 500名锡伯族成年人城乡男、女身体形态7项指标,揭示了新疆锡伯族成年人身体形态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与全国指标差异及其原因等,为研究锡伯族成年人体质变化规律和制定各项体质评定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锡伯族成年人男、女身高、体重均高于全国均值,且已经有了明显的肥胖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新疆锡伯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蒙古族及塔塔尔族青年(18~25岁)共506人(男279人,女227人)进行了调研,对6个民族体质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各民族青年的体质特征特点,为青少年体型评价标准建立、体育科学选材与训练提供科学依据。为运动锻炼、营养学、人类学、法医学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锡伯族欻嘎拉哈的保护实况,探寻更好的保护方式,破除当前困局,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对锡伯族欻嘎拉哈的保护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锡伯族欻嘎拉哈面临的保护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脱困之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疆锡伯族传统弓箭文化的产业化为主要对象,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得出锡伯族弓箭文化的发展历史及濒危现状,调查研究理清发展脉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顺利运作和政府推动民间组织的"三角模式"互动机制是弓箭文化产业化的重要发展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弓箭文化产业化公司的成立在市场中占据很大的优势地位,建立弓箭文化产业化公司同时也在传承和保护锡伯族濒危的弓箭文化,对于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赵美荣 《体育科学》2001,21(5):65-65
研究目的:指距与身高关系的研究对于人类学,法医学,体育选材中有重要意义,锡伯族青年身高与指距的关系未见报道,为研究这一问题,作者于2000年8月测量了新疆察布查尔县锡伯族青年学生的身高与指距.并对该测量数据作了处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简介:陈琦平,1971年4月生,辽宁沈阳人,锡伯族。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留学美国西雅图“振藩国术馆”自加州“伊髦山厦就切学院”,是李小龙门下振想戴学道中国传人之际局平自幼习武,主刀弹腿、华学.松溪事大、少林内功者传统武术,后远赴美国,师从李小?..  相似文献   

11.
响箭,藏语称“碧秀”,是西藏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多次在全国性民族体育盛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 据史料记载,早在我国汉代时期的匈奴已将响箭用于军事,史称鸣镝(即:会鸣叫的箭),俗称号箭,其作用类似现代的信号枪。我国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和满族  相似文献   

12.
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为我国中小学推行体育校本课程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显现地方民族特色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以新疆伊犁地区察布查尔县锡伯族聚居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为例,研究探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地理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等学科角度出发,利用文献资料法对新疆古代游牧体育文化圈、农耕体育文化圈、屯垦体育文化圈的形成、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梳理,客观地复原新疆古代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锡伯族体育文化的基本轮廓与统一政治实体中多元文化圈共存的动态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14.
1 她静静地坐在靶场绿油油的草地上,望着远处由黄、红、蓝、黑、白组成的靶子,默默地思索着。看着这位外表纤细、说话轻声细语的中年女子,你很难将她与教练员这一职业联系在一起,但她又确确实实是个教练,而且是一个指挥着一群来自草原的彪悍小伙子的男队教练。她,就是新疆男子射箭队的教练、锡伯族的英晖。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针对新疆中学教师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新疆中学教师亚健康的现患率为69.57%.各族教师亚健康现患率依次为: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锡伯族.影响新疆中学教师亚健康主要因素有: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压力因素、职业因素等.  相似文献   

16.
付爱民简介     
《收藏》2013,(1):193-193
付爱民1972年生,锡伯族。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教育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中国民族美术》编辑部主任,中国美协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211工程与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学科组成员,中央民族大学教育部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12年首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创作奖暨黄胄美术奖组委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有56个兄弟民族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绝大部分居住在偏远贫困的山区和边疆地带,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精神状态方面与主体民族汉族和经济发达地区有着很大的差距。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较快,从纵向看,各民族都有很大的进步。有些民族,比如朝鲜族、满族、锡伯族、俄罗斯族在1990年人口普查民族人口资料综合测试指标中大部分指标甚至超过主体民族,但横向比较,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族地区与全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除了工业…  相似文献   

18.
吴圻 《新体育》2007,(5):43-44
关于劳动,有一顶大帽子要扣: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之为人,正因为劳动,是劳动创造了人,如果远离劳动,它必然造成人的退化,不止反映在体质上,还反映在意志品质上。  相似文献   

19.
郑阳 《武当》2004,(3):34-34
一个人在生活的空间里,都有自我的精神面貌。但是,相比之下,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有的人乖巧,有的人粗野:有的人冷静,有的人欢悦;有的人有领导能力,有的人没有;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所有这些差异,都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阅历所决  相似文献   

20.
一、原“木头传电”游戏 (一)游戏方法 在一块有若干树木(相互间有一定的间距)的平坦场地上,把游戏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被抓组,乙组为抓人组。甲组的人来回奔跑于各棵树之间,乙组的人在中途追逐拍击。若甲组的人在中途被拍击到就代表“死亡”,站在原地且举起手,等待同伴前来拍击复活。若乙组的人被甲组的人(甲组的人身体必须有一部位触及到树)拍击到也代表“死亡”,站在原地且举起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