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的基础,每位教师都会非常重视七年级的基础教学,尤其关注学生从六年级升入七年级后是否适应初中的学习,指导并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六年级到七年级的衔接过渡.下面我就七年级数学与六年级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2.
八年级是初中教学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教师在进行八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教师自身拥有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概念,帮助学生树立较为全面的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架构;另一方面,还要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设计教学情境、创新教育方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将全身心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八年级数学整体知识有全面的掌握。让学生养成个性化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整个八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 ,发展智力 ,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等素质 ,数学教学也不例外。那么 ,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呢 ?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任何人思想僵化 ,思维呆板是不可能有创新的 ,因此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指“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和变化 ,及时改变先前的思维过程 ,寻找出新的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 ,从而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 ,或跳出模式的限制 ,使问题得以解决。数学思…  相似文献   

4.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向初中的过渡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在中学的学习效率。这一阶段的数学还会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六年级数学教师能否组织好教学工作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际教学中,六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存在质量不高、压力大、方法单一等问题,这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所谓题组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某一方面的目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有效地选用一组数学问题组织教学,并且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除了解决单个的数学问题外,通过几个问题的前后联系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变化,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我们广大数学教育者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新课题。一、提炼数学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数学知识容易遗忘,而数学思维方法则使人终身受益。因此数学教学过程的关键不仅是把数学知识展现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提炼、挖掘隐含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维方法,并把它渗透到教学中。如解决数学问题时广泛采用的化归思想;实现问题转化从而使原问题间接得到解决的联想、类比的方法;建立数学学科联系的形数结合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建立数学学科体系的公理化方法;对数学…  相似文献   

7.
王静 《现代教学》2007,(5):47-48
如何设计数学概念教学,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考虑并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以《数学归纳法》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在概念教学各阶段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来金 《成才之路》2009,(21):54-55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从生活实例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图形来创设情境、借用寓言(故事)来创设数学情境、以学生动手实践(实验活动)创设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9.
数学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建构一种具有主体性、生活性、情境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当前的教学 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知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如授予学 生处理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解决学习中的问 题,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 过程中,随着年级的不断提升,数学教学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将对 如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解题技巧进行 分析。  相似文献   

11.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命题,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所能采用的方法和技能,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反思和调节,具体体现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对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而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解题策略,转换思考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学是指不把学习策略作为一门课而在教学中专门讲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芳 《小学教学研究》2010,(8):115-115,117
最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错误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是学好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所在.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应重视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真正领会概念的本质.本文谈谈概念教学中的几点策略.一、注重概念形成,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概念的形成是由感性向理性的抽象思维活动.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教学中,教  相似文献   

14.
张玉琴 《广西教育》2009,(31):50-50
数学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坚持数学教学生活化,带领学生亲近生活,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有关数学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对社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眺望21世纪,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将进一步结合,科学理论将高度数学化,数学因自身发展和广泛地向其它领域渗透,将不断深入并成为整个科学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带动因素。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必经之路。数学教师就应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上下功夫,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素质一般包括数学意识、问题解决、逻…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学活动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中学。例如:在七年级数学学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一公理时,开课时,教师可以避开知识点,而让学生用最少的钉子将画固定在墙上。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几何,一切都显得十分新奇,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意识很强烈。这样的问…  相似文献   

17.
黄静 《学子》2013,(11):70-70
数学建模与数学教学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数学教学是数学建模的基础,是数学建模的初始阶段,数学建模促进了数学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数学建模的本质是应用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当作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并在建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实践,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例2“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为例,从“两次转译”探讨分析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以往的教材与数学遵从这一原则,而现在《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更为明显。在一、二年级教材中许多数学问题更是生活情景的再现,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空间,帮助它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并学会用活动的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有效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很容易理解数学概念,公式以及应用,也能让学生很轻松的独立完成作业,并且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充满信心,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数学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三年级正处于一个转折的关键时刻,这个时期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小学阶段的数学问题基本都是一些具体的问题,正是因为问题十分的具体化,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展开教学,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将问题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我们所说的情境教学,就是将书本中理论性的知识融入具体的情境之中,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情境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下的生活中发现身边数学问题,善于思考和探究,对一个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数学教学最终的目的。本文主要浅谈小学数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