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点"的显现数学教材中的每一单元都包含着许多知识点,复习课之前,要事先告知学生复习的范围,让他们整理好复习要点。这样,学生通过归纳、概括、思考本单元的知识点,达到理解、形成知识链的目的。这一阶段的教学环节是:  相似文献   

2.
颜林忠 《辽宁教育》2012,(13):61-62
教材不是"超人",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把一切知识都仔仔细细地述说开来。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数学知识编排,在很多地方都有简略、省略和概括性处理。这样,就为我们的教学活动留下了许多特殊的"漏洞"空白。教师要吃透教材,及时把教材中深  相似文献   

3.
赵从禹 《考试周刊》2013,(21):177-177
<正>如何做研究型的教师?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教师只有研究透教材,了解学生,才能真正上好课。有的教师喜欢诉苦,说现在的学生难教,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研究好教材,没有了解学生。一、教学生学会做人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要因材施教。然而我们教室里坐着几十位学生,有哪一位教师真正做到他的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都听懂了的。我们都是针对大多数学生,很多时候我们的授课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听懂。有时上课看见学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易忽,语语悟其神。"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一个个汉字在演绎着一个个神奇的语文世界,而且那一个个小小的数字,也奇妙无穷。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船长》《艾滋病小斗士》《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等许多课文里都有着许多阿拉伯数字,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深入解读教材是十分重要的。现行教材中的很多内容有时只是一个情境图,或者是几个小精灵之间的对话,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这都给解读教材增加了难度。那么,如何解读数学教材呢?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来谈谈平时教学如何解读教材。一、走进教材——理解教学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例题、每一个习题、每一个要求,其背后都蕴涵着特定的意图。在解读教材时要仔细揣摩教材中的各个例题或习题,思考为什么要出这样的题目,出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精心设疑,诱导学生探究学习设问的方法有许多;可层层递进式提问,如针对苏教版教材的特点,我们可以对每课的内容设计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展开思考:也可逆向提问,如苏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中的《尊重隐私保守秘密》一框"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有一则故事,故事中老师在每一个学生的入学花名册上都画了个红五星。这里,可设问:"若  相似文献   

7.
方东 《考试周刊》2010,(16):171-171
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是一种创新活动。许多重要规律的发现,既包含着物理学家探索知识的坎坷经历、深入思考和仔细研究,又显示出物理学家们非凡的创造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式。只要我们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去认识、去思考,就能发现、领悟教材中蕴含着许多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一大亮点。从古至今,数学教学方法不计其数,每一种数学思想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那么在教学"数学广角"时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哪些数学思想更适合我们的学生呢?怎样让每一位学生能真正体验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曼彻斯特的许多小学,教师都没有"备课本"。由于英国学校每门学科都没有教材,而且每个学科的界限并不是非常的鲜明,再加上老师要教授近10门的课程,每门课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教师要从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会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呢?一、运用前后知识"联系",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处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这样无论从纵向的还是从横向的联系上都出现了教学知识上的先后问题,即有起始教材和后继教材之分。教师在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教师要从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会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呢?一、运用前后知识"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处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这样无论从纵向的还是从横向的联系上都出现了教学知识上的先后问题,即有起始教材和后继教材之分。教师在  相似文献   

12.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教师的"教材把握力"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的首要标准。教师在研读教材时,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编排结构,理清每一课时内容在所属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产生的背景及其蕴藏的思想方法,更应该从学生"学"的视角深入地把握教材,搭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思维之脉。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点,生活经验为助力,认知规律为中心,正确理解教材,合理运用教材。  相似文献   

13.
包占荣 《宁夏教育》2008,(12):73-73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造成多么深的影响呀。在从教三十多年的教坛生涯,有过许多甜、许多泪、许多苦、许多辣,而每一页画面都那样值得人去品味、去思索……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经过教学实践"千锤百炼",反复打磨出来的精品课程资源,其文字语言表述都经过反复推敲,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几乎都是经典范例,每幅插图、每道例题都具有特定的教育功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可无视教材,在重组、改造教材时不能  相似文献   

15.
<正>导学案一直是我们自主高效课堂模式的核心,能否让每一个学生喜欢上课,能否让每一堂课都体现高效,能否将课改成功地顺利进行下去,关键都在于导学案的编写。数学"导学案"就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利用学案导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导学案"的科学、恰当的编制,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  相似文献   

16.
对于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在上数学课时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办法。但是,怎样上好每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是我们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学实践的初中数学教师,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备好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1.精心备教材。我们要理解每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备课要突出重点。在每节课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应该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具有丰富的内容结构,每一节教材都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教材的非正文部分穿插了一些"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的内容短小精悍,集科学性、灵活性、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可读性、教育性于一体。教师若能科学、有效地运用它们,便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拓展应用。"红花还需绿叶衬",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这些"绿叶"——阅读材  相似文献   

18.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永远是传播诗情画意的主阵地。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期伊始,伴着丝丝细雨般的滋润,音乐新课程走进了校园,走进了我们师生的生活。绿意浓浓的封面,五彩缤纷的活动内容,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新的实验教材突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模式,突出以审美为核心,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  相似文献   

20.
教材是经过教学法加工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源。教材中的每一句话,每一道题,都经过了教学专家、教科研人员反复推敲,反复思考,都内蕴着一定的意图。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深度研读,才能准确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也才能把教材蕴含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以及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