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陈建福 《考试周刊》2014,(45):103-103
新课程改革要求英语教学实现各阶层学生都充分发展,如何让优秀学生更好地提高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作者根据开创小组学习法培养优秀生的实践,主要从教师层面探讨如何挖掘和培养英语优秀生。  相似文献   

2.
季丽梅 《教育》2015,(7):11-12
在我们任教的每个班级里,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后进生、优秀生,而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可能将更多的爱洒向班中的后进生,而忽视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实,在那些所谓的优秀生身上,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即使他们天生是块美玉,同样需要我们精雕细琢才能成器。因此,作为教师,也应满怀爱心地注视优秀生的成长。引导教育,树立远大理想一般来说,优秀生的学习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把学习上的精力分散在其他方面,就  相似文献   

3.
由于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绩参差不齐,这样在教师的意识中容易产生所谓的优秀生和后进生。但实际上,优秀生和后进生的界线却是模糊的,只要教师教学得当,后进生转变成优秀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改变后进生的学习现状。  相似文献   

4.
单蕾 《教育艺术》2007,(5):55-56
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相当大的精力投入到对优秀生及差生的教育中.由于优秀生品学兼优,很容易得到老师的偏爱;而后进生存在的毛病和问题比较多,教师也更为关注他们的细微变化.教师在这两方面投入较大,很难再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关心中等学生.而我认为,如果能够关心一下中等学生的话,无论对整个班级的教育还是教学工作来看,都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5.
优秀生是学校教育备受呵护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许多教师只教书不育心,许多家长只养儿不育人,优秀生缺乏良好的性格及心理调适能力,以致这些学生在成绩优秀的背后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为了使优秀生成为真正的优秀,预防和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这应该是我们的一条教育原则。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比如,平常都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可是实际上,喜欢优秀生是容易的,而“热爱”“差生”就不大容易了。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从事教师工作十七载,体会到教育就是心灵对心灵的熏陶、感化,而最能考验教师爱心的莫过于他对后进学生的态度以及所付出的努力。而许多学习后进的学生存在,为我们平时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并且这个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难以解决。我们经常说:转化一个后进生要胜过培养一个优秀生。下面笔者简单谈一谈在数学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和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优秀生是学校教育备受呵护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许多教师只教书不育心,许多家长只养儿不育人,优秀生缺乏良好的性格及心理调适能力,以致这些学生在成绩优秀的背后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为了使优秀生成为真正的优秀,预防和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一些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后进生身上,而忽略了对优秀生教育.  相似文献   

10.
郝华 《中国教师》2010,(Z1):353-354
所谓数学优秀生就是在数学方面天赋比较突出的学生。在众多的中学生中,确实存在这样一批学生,这已经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证实,这已勿须质疑。而优秀生的培养在全国各省市都在有序的进行着,特别是近几年如何培养资优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笔者结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十余年的一些经验,就培养初中数学优秀生发表自己的几点看法供教育界同仁参考批评。  相似文献   

11.
正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教育成绩源于爱。"成功的教育都出自内心对孩子们的爱。只要有爱,倾注爱心呵护每一位学生,我们就会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前教育部长陈至立曾说过:"学生在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我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多年来,我一直把爱倾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把爱播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一、用爱让"优秀生"不断进取优秀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秀生  相似文献   

12.
善待学困生     
有教育存在,就有"优秀生"和"学困生","学困生"及"学困生"的转化是我们教师要永远面对的问题.只要我们有耐心,有责任感,倾注爱心而决不放弃,这样"学困生"就会转化为"学进生",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生".  相似文献   

13.
一、数学优秀生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获得数学 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个性品质的过程。数学 优秀生培养的目标不只是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 也是要全面提高他们的数学意识、数学素养和实 践能力,其核心还是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 力;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浓厚的好奇心,对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一、班级管理中尖子生表现出来的违纪现象什么是优秀生?具体来说:优秀生应该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但在目前不少教师和家长的眼中,优秀生更多的是指学习成绩拔尖的尖子  相似文献   

15.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教师,既要关心“优秀生”,又要关心“后进生”。关心“优秀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秀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秀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较多。但“后进生”则不然。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水过鸭背”,一点效果也没有。  相似文献   

16.
一、培养优秀生健康心理素质的意义 优秀生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相对较多,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高,从理论上来讲,他们将来会比其他的学生对社会做出更大的奉献.但事实上往往并非如此.发生在北京的清华大学高材生刘海洋用硫酸泼黑熊事件已尖锐地暴露了学校对优秀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  相似文献   

17.
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偏重于“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对老师的“教”太过于倚重,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上有所欠缺.但在知识日益膨胀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模式对初中生数学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受关注,对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我们人民教师的教学模式有待转变.启发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走向自强有着特殊意义.本文将针对初中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给我们人民教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通过对身边的优秀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许多优秀生虽然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方面比其他学生优秀,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挫折承受能力差优秀生一般都生活在顺境中,在家有家长的百般疼爱,在校有老师的特殊照顾,萦绕耳边的是赞扬、鼓励。一路走来,一帆风顺,对挫折缺乏必要的承受能力。一旦遇到挫折,如偶然的考试发挥失常,在某种比赛中失利等,轻则惶恐不安,重则悲观失望,丧失信心。2.心理负担较重一般来讲,教师和家长对优秀生的期望值都很高。…  相似文献   

19.
笔者所任教的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是全国第一所免费中学 ,学生状况与宏志中学的“特困班”相似 ,都是来自贫困家庭的优秀生 .因此拜读了王芝平老师的《让学生尝试“由失败走向成功”的研究过程———一节研究性教学的课堂实录》 ,备感亲切也受益匪浅 .研究性学习作为以德育为核心 ,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方式 ,已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认识、接受和采纳 .那么 ,如何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呢 ?许多同仁都作了大胆有益的尝试 ,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读者不妨读一读近两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但…  相似文献   

20.
姚燕燕 《上海教育》2001,(17):44-45
通过多层次优秀生班的培养模式,设立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点,搭建多渠道竞赛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才华。这是华东理工大学近年来为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凸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提升高素质、高层次优秀人才浓度而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力求形成一个运转有序、规范灵活的创新教育和培养体系,使各类创新人才占学生总数的25%。培养优秀生的“种子田”高等院校不仅肩负着向社会各界输送合格毕业生的重任,而且担负着培养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精英人才、创新人才的使命。大力培养优秀生、遴选拔尖人才、实施特优教育,就是对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模式、观念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