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李长玲 《情报科学》2004,22(3):279-281,326
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图书馆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同样也必须加强其内外部的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本文分析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及其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转化与其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三个主要层次,提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三个主要媒介,即:荣誉需求、信任促进和利他驱动,论证了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对图书馆核心能力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馆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图书馆知识共享、知识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对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促进.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内容及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提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模式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及管理框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利用网络的特点 ,探讨了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及管理模式和管理框架的构成。  相似文献   

5.
论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与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构成,并对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转移与流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东林 《情报杂志》2007,26(6):57-60
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图书馆隐性知识不仅能推动馆员的知识积累和创新,而且有助于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图书馆工作的实践性决定了隐性知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性。主要论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特点及层次结构、隐性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流动与转移、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及策略。  相似文献   

7.
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本文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的主要内涵;较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相互之间、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之间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方式和障碍因素;建立了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模型;结合我国企业实际状况,较详细地探讨了促进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企业知识管理与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剑琳  屠航 《现代情报》2005,25(9):190-192
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探讨了企业显性与隐性知识管理的有关模式,分析了隐性知识的各种流动与转化形式。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处理过程和运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试论图书馆在隐性知识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欣 《情报探索》2007,(12):29-31
文章就如何发挥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作用、实现对隐性知识的有效转化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为促进隐性知识的有效转化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加强隐性知识共享的原因,提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理念、平台及交流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网络与隐性知识流转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时代发展,企业技术创新已从单个企业行为演变为基于信任的网络组织各企业的群体行为。在此,对技术创新网络产生背景和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网络组织技术创新行为、隐性知识流动转化(简称流转)、核心竞争力三者的关系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组织学习理论中隐性知识的学习机制研究相当重要。针对华人文化特点对隐性知识学习进行分析,借助学习理论中顿悟心理研究基础,用量子能级跃迁作为顿悟学习飞跃的隐喻而提出量子学习模型,并结合实际分析了该模型四阶段针对隐性知识的不同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3.
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引入奖罚与监督机制,构建团队默会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系统演化路径、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给出模拟仿真。博弈支付矩阵及其相关参数将深刻影响到团队默会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路径。奖罚机制与监督机制的有效结合,将会大大促使团队默会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路径最终收敛于选择(共享,共享)的演化稳定策略。  相似文献   

14.
苏屹  郭稳  张傲然 《科研管理》2022,43(9):48-57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企业对隐性知识的识别与提取,提高创新效率。基于隐性知识本身固有特征和并购双方“有限理性”特征所引发的双方关于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策略的多重选择问题,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并购中并购双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并购双方在隐性知识逆向转移中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大数据知识整合技术能力、大数据预测分析技术水平、目标企业隐性知识的敏感程度、转移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率等是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处于一定范围内的大数据技术分析水平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有促进作用;对目标企业的补偿率存在最优区间;成本与预期收益比率的变化将导致并购双方的博弈策略向不同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联盟的集群企业知识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创新是集群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隐性知识又是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的关键,因此,本文从知识联盟的角度入手,分析了隐性知识与知识联盟的内在逻辑及其知识联盟与集群企业的适配性,最后提出了基于知识联盟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的动力机制策略,即以"竞合"为核心的集体学习的内生性动力机制、以"政府激励"为核心的外生性动力机制、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联动性动力机制的三维动力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夏泥  胡斌 《科研管理》2016,37(5):141-149
针对隐性知识的隐蔽性、非结构化等特点,借鉴经验学习和知识转移理论,从任务视角出发用仿真方法研究了任务分配策略、任务到达速率、不同复杂任务比重对隐性知识学习的作用机制。仿真结果表明,以知识增长为目的的学习策略最有利于隐性知识学习;以当前时间成本最小化为目的的策略会引起原有知识的损失;随机分配策略对隐性知识学习无显著作用。任务到达速率衡量了员工的任务压力,适当增加员工任务压力能够极大地促进隐性知识学习。不同复杂任务的比重通过影响整体任务复杂度而作用于隐性知识学习,且任务复杂度与隐性知识学习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无论各种任务之间的比重如何,只要整体任务复杂度维持在适中水平,就可以显著促进隐性知识学习。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的特征,分析了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继而构建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该机制由4部分组成,其中,协同机制是该共享实现机制的控制中心,交流机制、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是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3个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构建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机制,以期提高企业内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效率。  相似文献   

18.
张建华  郭增茂  刘潇 《情报杂志》2012,31(6):112-115
针对当前知识管理(KM)对隐性知识研究乏力的突出问题,通过案例知识表示实现对隐性知识的外显化与编码,以提高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效益.首先,对案例内涵以及现有知识表示方法进行了综述研究,分析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可行性;进而,述评主流案例结构,设计并提出新的案例知识逻辑结构;而后,基于优劣互补思想分析并设计了面向对象基于框架方法的案例知识物理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KM之案例知识表示子系统模型,并阐释了模型工作机理,实现了对案例知识表示的完整支持.  相似文献   

19.
企业隐性知识流动态扩展模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赵涛  曾金平 《科学学研究》2005,23(4):536-539
本文从隐性知识共享的角度出发,揭示了隐性知识的内涵,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隐性知识共享的理论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通过研究企业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驻点,建立了隐性知识流的动态扩展模型,分析了企业业务流程之间隐性知识流转移,提出了基于隐性知识流共享和转移机制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王楠  陈详详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71-1078
通过设置虚拟社区奖励鼓励用户分享知识,已成为众多社区促进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措施。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的影响问题已经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其效果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划分为隐性知识共享和显性知识共享两种类型,探讨了虚拟社区奖励对两类知识共享行为的相对影响及其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虚拟社区奖励能够显著促进用户的显性知识共享,而与隐性知识共享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愉悦感和自我效能感在虚拟社区奖励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该研究结论不仅加深了对虚拟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理解,并且探索了虚拟社区奖励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对社区合理设计虚拟社区奖励以促进用户的知识共享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