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怀涛先生的《读书有方》一书蕴含了丰富的读书观和阅读方法论,文章从家庭阅读、校园阅读、阅读方法、"读书诗"等几个方面论述此书的主要阅读理念,并感悟张怀涛先生提出的大家盼望着的"全社会人人读而不知、天天读而不觉的常态之日".  相似文献   

2.
《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的形体和内涵的丰富多样,给我们提出了"多读书"和"读好书"的阅读推广任务。阅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现代人必须养成读书、阅网、观景三结合的阅读生活习惯。"全民阅读"这一理念覆盖阅读客体、阅读主体、阅读本体三个重要领域,凸现了"大阅读"观的时代价值。《全民阅读推广手册》一书推介古今阅读理论的精华和中外阅读实践的经验,不仅总结了有关阅读的传统理论和成熟经验,而且展示了阅读实践的新方法和新进展,是一部开卷释疑、读之益智的重要工具书。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进全民阅读、营造书香社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策划了"书与阅读文库"。目前已经出版了《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爱上阅读》、《小小读书郎》、《青春好读书》、《读书人家》、《畅销书风貌》,图文并茂,旨在向读者推荐适合的图书、与之共享阅读的美妙,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民阅读问题的关注者,笔者曾在不同的场合和媒体上呼吁:我们的学校教育能否在关注学生各科考试成绩的同时,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学生或一代学生是否具有难以更改的阅读"惯性"和通过这种惯性将书本内容源源不断地转化成自身能力的本领,远比较高的考分更管用,更难能!让我们痛心和焦急的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第四次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表明,恰恰是处在18~19岁读书好年华的相当数量的青年学生没时间读书,更多的则是不习惯读书.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背景,才使我对这方面的哪怕是一鳞半爪的信息格外关注,而恰恰在这时,我读到人民日报8月29日第16版的一个信息.  相似文献   

5.
“校园书香阅读文库”一套12册出版面世后,立即得到多方关注和好评.其中《读书有方》一书是以“读书”为主题的随笔、散文和讲演稿的集成,旨在弘扬阅读的人文精神,意在启发青少年的读书兴趣.《读书有方》立意构思巧妙,在“阅读环境”“阅读多重价值”“阅读方法”等方面的阐述凸显了其专业价值,对培养大众的阅读情意、优化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这是南宋朱熹的话。“Read Much.Think More.Talk Less.”则是燕京大学图书馆藏书票上的话。这说明,读书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王余光教授主编一套旨在鼓励全民阅读的“书与阅读文库”,已在2007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后陆续问世。我和北大的李天英硕士分工合编其中一本。原计划编成一部推荐书目汇编,名为《名家阅读指导》,但后来我在过程中改变了主意!  相似文献   

7.
朱原谅 《图书馆杂志》2020,(4):50-56,61
掌握古代先贤的读书方法有助于提升目前阅读推广的有效性。通过文献研究法,发现流传的朱熹读书法三个版本源自黄士毅的《朱子语类》、黎靖德的《语类大全》和张洪、齐熙编辑的辅广《朱子读书法》,其内容和编辑思想各不相同。朱熹读书法中蕴含的读书于学者至为重要、读书不在多寡而在于"精"、读书须循序渐进、读书有利于崇德、作文是读书的重要目标等思想对当前阅读推广活动实践、阅读推广人和读者的素养提升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读书有方》围绕阅读精神、阅读方法、阅读情趣、阅读推广的见解和倡议对于不同读者均有裨益,是家长更好营造家庭阅读氛围、编辑提升专业技能、教师开展广开视野、研究者汲取多学科学术营养的重要参考书.《读书有方》展现出的著者的学术涵养和阅读情怀也值得读者认真体味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确地引导未成年子女读书的方法,应该是守住底线的放任自流。创造条件让孩子以读书为游戏,帮助他们寻找阅读中的纯粹趣味。所有认字的人都声称自己喜欢读书,以"大老粗"名号自称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读不读、读什么,仍是一个难辨真伪、未曾深究的话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例牌菜《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内地人均读书4.39本,比2011年的4.35本多了0.04本,这真是一个"惊人"的进步。报告还得出另一个"惊人"的结论:学历越高读书越多,博士生的年人  相似文献   

10.
在积极倡导全民阅读推广的今天,需要不断创新阅读推广的形式。读书达人秀是郑州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一个新品牌,是阅读推广形式的创新。读书达人秀活动融入了时尚、竞赛、娱乐等诸多元素,把同学们的"读"、"记"、"悟"、"行"有机结合,使读书活动开展得更加生动活泼。总结读书达人秀活动的经验教训,可为探索新的阅读推广形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珺 《青年记者》2021,(2):61-63
本文以中国书评媒体(报纸读书版)的发展作为背景,观察大众阅读趣味、阅读习惯的变化,探讨新媒介时代"浅表化""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成因。并通过对《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微观分析,思考"浅阅读"时代书评媒体如何引领"深阅读"风尚。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中小学生阅读中还普遍存在"读书数量少、读书质量差、读书供给缺和读书效率低"的弊端,提出必须将青少年阅读教育上升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高度进行系统性思考和推动,建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小学阅读课程体系是促使中国青少年阅读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有效读"的关键.全文从中小学阅读课程体系研究的时代背景、阅读课程体系构建要素、"互联网+"背景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阅读课程服务体系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如何构建"互联网+中小学阅读课程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晓雨 《图书馆杂志》2011,(12):105-106
日前,深圳海天出版社最新推出的时尚平装本《全民阅读参考读本》和典雅精装本《全民阅读推广手册》被如期摆放到了深圳书城中心城、罗湖书城、南山书城的门脸之地,展销给来往鹏城的广大读者,成为奉献给第12届"深圳读书月"活动(2011年11月1日至30日)的一套高雅的"书文化礼包"。在该届"读书月"启动仪式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相似文献   

14.
郭英剑 《图书馆杂志》2018,(3):I0005-I0007
就世界范围而言,用立法的形式强调阅读教育和阅读推广,不过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大约不到30年问的事情。在韩国有《图书馆与读书振兴法》(1994).目的是“为图书馆及文库的设立、运营以及读书振兴,创造必要的环境,建立健全图书馆及文库,促进读书活动,促进文化发展和终身教育的发展”。在美国有《卓越阅读法》(1998)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2002),其中涉及青少年阅读,  相似文献   

15.
对习近平阅读思想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习近平阅读生活,系统阐述习近平"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九字阅读理念和所包含的阅读价值、阅读主体、阅读内容、阅读媒介、阅读方法五方面的内容。习近平阅读思想深刻回答了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三大阅读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以及怎样读书?对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指导意义,是当代中国的"劝读篇"。  相似文献   

16.
王辉 《记者摇篮》2012,(8):15-16
沈阳日报的《书斋》创办于1996年,到2011年有15岁了。2004年10月,沈阳日报改版,向都市化发展,《书斋》更名为《阅读》,重心移到畅销书的评介及流行文化的解读上,经历了这样一番通变,到2009年,《阅读》又恢复为《书斋》,并重新确立了《书斋》的文化定位,进一步明确了《书斋》在沈阳日报中的文化担当作用。一"、书斋"之立名。上世纪90年代,全国报纸大都有了以读书为主题的副刊专版,如人民日报早已有"读书",新民晚报则有"读书乐",中国青年报有"开卷",文汇报有  相似文献   

17.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12,(22):51
足球赛季,球迷狂欢,但再怎么娱乐,也不能娱乐常识、事实、逻辑这些属于底线的东西。请看司马简对个别媒体体育报道的批判《足球原来"不读书"?》。4月10日,广州日报推出"第1纸",并相继推出八大"今"版,这一创新之举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意图?请看广州日报夜编中心主任田小平、副主任赵东方的《"第1纸"打造阅读"新四维"》。  相似文献   

18.
儿童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内容,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通过《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得到大力加强。我国儿童图书阅读率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阅读量还有待提升,城乡儿童阅读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儿童数字媒介阅读素养有待增强。面向未来,我们需要认识到阅读力是综合国力有机组成部分的观念,普及“快乐阅读”理念,前瞻性面向信息化智能化新时代,发展智能化儿童阅读理论与实践体系,引领国际阅读新未来。  相似文献   

19.
当代教育家朱永新通过发轫于苏南地域的“新教育实验”,并以“书香校园”建设为抓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新阅读观”,传递了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与“为了人的一切”的新人文理念。论文通过回望朱永新的读书求学经历、“新教育实验”的实施过程、推进全民阅读的不懈努力及对未来教育生态的展望,解析了其教育及阅读观的形成过程和丰富人文内涵,认为这种努力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创新的知行合一精神,为助推“书香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和别树一帜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纸阅读文库"是内蒙古教育出版社近期推出的一套精品文学丛书,分"原创随笔系列""声像延伸系列"和"书事书人系列",至今已推出近三十本。笔者在其中担任了"原创随笔系列"之《潜庐读书记》和"声像延伸系列"之《碧绿与蔚蓝》《乌审七篇》的责编工作。本套丛书整体设计追求朴素和典雅,封面、扉页、内文用纸借助原纸的肌理与色相,体现出对"纸"的"阅读"和理解。"纸阅读文库"计划以5年时间,推出100本精品读本,向全社会倡导回归朴素的传统阅读。本套丛书在选题策划及营销过程中遵循了营销管理4C理论,即消费者(Consumer)、消费者愿付出的花费(Cost)、消费者购买的方便性(Convenience)以及与消费者的沟通(Communication),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