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一件伟大的事件。从一九二七年三湾改编到一九三四年北上抗日这七年中,革命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根据地的开辟、巩固和发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事业。这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生活,是文艺创作的丰富源泉。苏区文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非常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风貌和时代特点。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文艺的感染力、战斗力和认识作用都来源于真实。苏区文艺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却能发挥极大的战斗作用,其根本原因就是苏区文艺是真实的文艺。  相似文献   

2.
《斗争》是1933年2月苏区中央局创办的机关报,作者主要来自苏区高层领导干部,它在根据地建立了一个多渠道的发行网络,但只限在根据地内部发行,其发行对象主要是苏区各级党组织及其成员。《斗争》主要刊载党的文献和苏区领导人撰写的指导苏区工作的论文,是一个典型的政治理论性刊物。《斗争》刊登过许多有积极影响的文章,对苏区革命起到了正确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但由于当时"左"倾错误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左"的理论和政策,对革命和苏区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宜春苏区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宜春苏区为湘鄂赣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宜春苏区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宜春苏区是湘鄂赣根据地的中心区域;第四宜春苏区是开创和保卫湘鄂赣根据地的重要战场;第五,宜春苏区是连接湘鄂赣根据地与湘赣根据地乃至中央根据地的战略通道.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粮食斗争,对这个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斗争、政权建设及党群关系影响很大。笔者仅就鄂豫皖苏区1931年到1932年10月间的粮食斗争作些粗浅的探讨。一粮食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5.
鄂豫皖苏区的文化教育建设是苏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苏区人民革命斗争的产物。苏区的文化教育建设,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苏区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实际,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红军指战员的力量,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逐步建立和发展。它作为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对传播革命思想,支援革命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后来中共领导的各个时期的文化建设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西苏区文学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土地革命和群众性革命文艺运动的产物,是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的反映。早在1959年,我校中文系就组织了部分师生到赣南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调查采访,收集了当年流传于江西苏区的许多文艺作品,集体编写了《江西苏区文学史稿》,1960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党内秘密交通工作,筹划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和各苏区的秘密交通网。党内交通在传递文件、信息,护送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以物资援助苏区等方面,为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 中央苏区在建立、巩固和发展苏维埃红色政权的革命斗争中,把教育工作同军事斗争、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看得同等重要,是组成苏维埃革命机器必不可少的齿轮和螺丝钉,是最终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加强苏区教育工作,提高干部的文化水平和政治水平,培养大批有革命理想、有领导才能、斗志旺盛、德才兼备的干部,这是苏区教育的首要任务。当时苏区有许多地方的政府,往往因干部的文化程度太低、缺乏工作能力,而对上级的命令  相似文献   

9.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建立的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抗日民主政权和各族人民群众,在大青山极其艰苦、复杂和残酷的游击战争环境中,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不仅在敌后的“蒙疆确保区”开辟了游击根据地,而且战胜了各种困难,使游击根据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坚持斗争直至最后胜利,这是同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分不开的。财政经济工作,是大青山抗日斗争的一条重要战线,它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坚持和取得最后胜利提  相似文献   

10.
<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为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服务。根据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在发展小学,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开展识字运动,扫除文盲,举办初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初级与中级干部和技术人才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创办高等学校,培养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以满足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当时设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高等学校有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以及高级列宁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1.
土地革命时期,我党不仅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政权,扩大了红军,而且创建了银行,发行了货币。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出现,是我国货币史上值得注意的一件大事。这些货币是我国货币史的珍贵资料,也是十分宝贵的革命“遗产”。当时,各苏区的经济条件很差,技术设备十分落后。各种物资相当匮乏。各革命根据地克服种种困难,千方百计,因地制宜,解决发行货币中的问题。没有原料,就用土纸、布、油布来代替;没有印刷机,就用石印、木刻版,甚至用腊纸来解决。铸币没有铜材就用废子弹壳与炮弹壳,有的苏区还用竹筹代替货币。这些货币实物是我们党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革命斗争与经济斗争的历史见  相似文献   

12.
方志敏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他创立和领导的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特别是为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方志敏创立的革命根据地极富"方志敏式"特色,在坚持武装斗争这一中国革命基本形式的前提下,波浪式地发展革命政权,忠心实意地关心群众利益,采取灵活多样的斗争策略,高度重视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红军干部的培养,从而把赣东北苏区建设成为"苏维埃模范省"。  相似文献   

13.
自1930年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从上杭古田出发,进入三明,建立闽西北根据地后,三明境域内各苏区县的广大军民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开展土地革命,合理分配土地,并在此基础上把农业生产放在经济建设的第一位.与此同时,三明苏区还大力发展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商业贸易,促进商品流通;建立根据地的财政、金融体系,发行货币,抑制通货膨胀;发展国民经济,实行精简的财政支出,反对铺张浪费等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为根据地的建设及扩大、反围剿的胜利和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土地革命时期,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红色根据地,中央苏区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高度重视儿童团校外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外活动,不仅减轻党、政府和红军的工作压力,提高苏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水平,而且促进儿童团员们的全面发展并发挥各自特长,培养了中央苏区革命的后备力量。当前开展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通过研究中央苏区儿童团校外活动的开展经验,建议采取落实政策、贯彻精神、融入劳动、强化担当和丰富形式五条措施优化当前工作。  相似文献   

15.
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历史贡献和作用巨大。目前川陕苏区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动员、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变革等几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学界继续挖掘新资料,拓宽研究思路,增添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工农劳苦民众掌握了政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里,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人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为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苏区建设服务,推动苏区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一九三四年一月,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在《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  相似文献   

17.
豫皖苏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在华中地区规模较大、建立较早的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在财政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建设和斗争,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为支援抗日革命斗争,打破日军、伪军的经济封锁,活跃革命区经济,稳定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等作出了一系列贡献。  相似文献   

18.
西北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仅存的一块完整的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照金精神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主的陕西共产党人在带领人民群众建立西北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西北根据地的革命精神,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一起,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艰苦斗争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等,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新编中学历史课本中多次提到“苏区”和“根据地”,那么,它们究竟有何异同呢? “苏区”与“根据地”都是指中国革命赖以进行和发展的地方。“苏区”一词产生于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它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历史名词,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因其根据地内的革命政权是根据苏俄革命政权组织形式建立的,即采用的是苏维埃(代表会议)形式,故这类根据地称作“苏区”。而“根据地”则是革命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以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即为据以长期进行革命武装斗争的地区。它特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我县位于大巴山麓,是川陕革命根据地之一。全县有九十八万多农业人口,八十九万亩集体耕地。解放前,这里是一个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地方。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村的经济、文化都有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到一九六九年前,全县仍处在粮食亩产仅五、六百斤,棉花亩产仅四、五十斤,少青壮年非文盲仅占百分之五十七的低水平上。从一九六九年开始,我们坚持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在全县恢复和发展政治、文化、技术教育三结合的农民教育。办学十年,全县共扫除文盲十四万多人,少青壮年非文盲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五点七;生产队、大队干部有百分之八十五达到了高小以上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