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天人合一”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呈逐年上升之势,学界对“天人观”提出了不同的现代阐释理念。从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与“盲区”到新“天人合一”思想的科学哲学新思维,并上升到“宇宙关系民主论”的广度与深度,说明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做不完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在海外中国学研究中,高度相关的两个问题经常进入学者们的视域,成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焦点:第一,传统的中国文化能否催生出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第二,近代中国是否完全实现了由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转换?围绕这两个问题,分别形成了“冲击一回应说”与“中国中心说”的对立以及“天下观”与“民族国家观”的对立。实际上,这些对立是“西方中心观”与“中国中心观”两种流行解释框架的表现。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这种对立是近代中国社会“悖论”性质在思维方式上的折射与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悖论”性质决定了我们要超越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采取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杜亚泉是近代“中国科学界的先驱”。由于诸多原因,对其研究长期被边缘化,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检省,他的科学观和科学教育活动才倍受关注。但从研究深度和视角看,关于他的科学教育思想体系、在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史上的地位以及为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和现实意义等尚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4.
丁文江在“科玄论战”中提出的“科学方法万能论”主要源于皮尔逊的主观经验主义哲学。丁文江以“科学方法万能论”为基础的科学观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但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误读。误读的主要原因在于:脱离了丁文江的文本,脱离了1920年代和当下的中国现实。结合理论所处的实际环境,阐明“科学方法万能论”的真正意义,对于当下中国的科学精神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任鸿隽是以“科教兴国”为立国之策的先驱,终其一生致力于科学推展。他追问“科学之为物”,热情地介绍科学起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倡言“科学是立国的根本”,推进科学体制化;撒播“科学种子”,实施科学教育,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和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科学观是对科学的本质、社会功能的哲学反思。西方哲学的科学观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科学观,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科学观,现代科学观,后现代科学观。20世纪初,“科学”取代“格致”开始在中国流行。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把人类对科学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推进到了新的阶段。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科学的价值、科学精神、科学与道德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兴起于16世纪的科学课程“合法化”运动,经斯宾塞、赫胥黎等人的大力推动,在19世纪后叶达到高潮,此后科学课程在西方各国相继正式进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其基本思想对目前的科学课程理论与实践仍然影响颇深。因此,对这一时期科学课程思想所蕴含的科学观、目的观、形态观、习得观等方面进行深入考寨和分析,自有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道”范畴,内含着“一”与“多”、“有”与“无”、“ 存”与“亡”、“好”与“劣”等人类对于一切存在的辩证的理解,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是人类智慧中至高的悟性。而西方之“科学”范畴,不过是之于自然界的办法、手段而已,是支离也。当今“科学”何以能埋下毁灭人类地球的祸根?此乃天下皆以科学为美斯为丑矣之理。对“科学”的迷狂导致了“科学”被滥用、妄用和盗用等严重问题。自恃其有,所以无德;逞强气盛,因此失道。既认识到“科学”之美,又认识到“科学”之丑,方能超越“科学”之失和“科学”之不自由。求科学而不求道,使人类变得野蛮粗鲁、愚味无知,持“科学”之人需要持”之人来启蒙。“全盘西化”乃去高就低、弃大适小、舍本逐末之行为,当弗为。  相似文献   

9.
“和”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从“和”的观念出发 ,古代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文化 ,从而与西方近代科学文化迥异其趣。在一定程度上 ,“和”的观念造就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达 ,也成为阻碍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向近代科学文化形态演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 ,“和”与中国传统科学发展之间的悖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应有之道。  相似文献   

10.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必须坚持的原则。科学对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方面要坚持全面的观点,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既涵盖了多方面内容又有层次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要坚持发展的观点,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研究崇尚真实,科学教育肩负着培育祖国未来一代科学素养的使命,更应崇尚真实。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理解科学、善待科学,是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然而,我们留意一下课堂,便会发现,在小学生的实验探究中存在着一些“失真”现象,甚至出现了“造假”,应该引起我们共同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五四”小说所呈现的科学理性精神、思想方法以及创作观念与西方近代科学有着密切的关联,科学不仅改变了“五四”小说的外部形态,也使得传统的实用文学观披上“科学”的外衣,重新走上了现代小说创作的历史舞台。以往学者往往把实用的文学观摆在客观写实的对立面。事实上,客观写实所蕴含的科学精神本身就含有功用的目的。科学研究精神实际上就是要求作家注重对现实人生问题的“观察”、“分析”和“研究”,使得小说与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主义与儒家注重现世的功用文学观融合为一。  相似文献   

13.
“李约瑟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学术界。学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案,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李约瑟问题”深层解读后认为:“李约瑟问题”的重大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区分及其内在机制进行再思考;造成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和近代科学落后的关键因素是逻辑传统的缺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科学研究模型及其体系具有“形而中”的性质,形而中既非道,也非器,而是象。象乃道的隐性显现,乃器的直接生成之源。依此观之,西方传统科学属于以“心物二分”为前提而产生的原子论为基础的构成论研究传统,可谓“机械式”的“器物学”,长于分析和机械制造;而中国传统科学属于以“心物合一”为前提而产生的“气象学”为基础的生成论的研究传统,长于对生命和整体的把握。二者是彼此独立的两大科学传统。中国传统科学在近代的命运,不是被证伪,而是被打败。世界未来科学的发展,将取决于中西两大科学传统的会通与互补。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的存在价值及其地位作出恰当的评价,才能在中国文化现代发展中摆正中国传统科学的位置,才能在世界文化和世界科学的未来发展中,做出中华民族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胡适之问”可以表述为:我们何以没有一所“像样的大学”?在胡适心目中,“像样的大学”有两个最核心的“真义”,即“研究”和“独立”。“胡适之问”是胡适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以西方一流大学为参照,对近代中国大学的质疑和批判,集中反映了他的大学观及其科学与民主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时代的特征,也不失历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体制化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一个国家科学良性发展的前提。与西方相比,近代中国在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专业科研机构的创建、学术交流社团的产生、科学会议的召开、科学刊物的创办、科学奖励机制的形成、科学教育的专门化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科学体制落后是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顾颉刚史学研究主张求真,反对“能经致用”;由于敢于大胆突破以经为史的传统史学观;从而在史学方法上形成以他为代表的“古史辨派”考证古史的基本方法--“科学方法”和“历史方法”。顾颉刚是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方科学的广泛传播,晚清国人对科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从清末国人使用的“格致”、“格物”、“科学”词语演变及词义差异中,即可看出当时国人“科学”观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受五四时期民主、科学思潮的影响,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成为国学研究领域包括新文化阵营在内的许多文化派别的共识。只是由于他们各自在文化背景和国学修养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的理解和运用上也不尽相同,对他们整理国故的过程和绩效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具体的学术实践中,他们都力求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来阐释中国学术问题。正是不同学派学人在对“科学方法”所持的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中,中西学术思想得到了相对完美的结合,从而使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整理国故成就卓然。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儿童观经历了由“小大人”观向“儿童本位”观的转变,这集中表现在《申报》中“小朋友”称谓内涵的演进方面。“小朋友”一词在现代汉语语境中一般与儿童相联系。实际上,最初的“小朋友”与儿童无关,而是一个成人专属称谓,它是随着近代中国“儿童本位”观的建立而变为儿童专属性质的。“小朋友”在中国古代“小大人”观指导下产生。从《申报》记载中可以看出,随着近代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该称呼又经历了同龄化、低龄化和昵称化转向,这是其“儿童本位”内涵形成的过渡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以“发现儿童”为目的的“儿童本位”观在中国的流行,“小朋友”一词的“儿童本位”内涵最终定型,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