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表述进行了辩析,认为它不是强调仁者与知者在欣赏山水时的不同选择,而主要是强调审美主体的主导作用,然后从比德意识,善善恶恶意识,爱国爱民的忧患童识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儒家思想对山水文学的积极影响。最后,又将儒家山水观与佛道二家山水观加以比较,认为儒家强调主体意识,而佛道二家财强调本体意识,因而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山水文学,在艺术境界上,往往表现为有我之境,而佛道二家的山水文学则往往表现为无我之境。在价值取向上,儒家以为国谋为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佛道二家则是为身谋的。  相似文献   

2.
高桥音乐会为佛传音乐会,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却由佛入道,改革开放后又由道归佛。这种形式上的变迁展示了冀中农村佛道信仰的包容性、功利性与世俗化特征,而之所以出现这种佛道信仰变迁,其原因就在于佛道二教在本质上的相通以及社会政治和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老子哲学的“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对其“道”有着一以贯之的思路,即道是对生命本真存在的体悟。“无”在老子道论中具有核心地位,“无”是道的超验性的指称。因此,道之“生”,并非宇宙论的化生,而是出于生命的体验,其本质就在于“无”之生,是“无”之心体对万物的当下成就。以“无”为本体的“无—有”一体化运作形成道的内在结构,“无”在“言”出“有”中踏入了超验性与经验性的两难境地,而“有”对“无”的当下回归使物我保其真性。在这个结构中,“真”是“无”的内涵,“虚”与“静”构成了“无”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认识老子“道”的思想,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道是宇宙终极本体。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万物皆由道所生;二是道之“无”与“有“。道既无始无终,也无边无际。就道的无形质、无限性而言是无,就道的实存性并含有万有而言,是有。无与有的统一密切联系于老子的体用观。三是道与自然。”自然“与”无为“历来被视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与关键,道本身就是自然,而自然则是道及一切宇宙万物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5.
“守一”作为道教的修持方法之一,在《太平经》中有突出的介绍。汤用彤最早从佛道关系角度考察《太平经》“守一”之法的来源,认为其“窃取”于佛家禅法。道教学者饶宗颐、李养正分别提出了不同意见,饶宗颐认为佛经中的"守一"是格义的一例,李养正同意格义之说,并指出佛经和《太平经》中的“守一”在内涵上存在很大区别。结合两汉之际佛道二教的教理特点,联系佛道二教“守一”一语出现的社会思想背景,加上对佛道二教“守一”一语内涵的深入考察,可以发现饶、李二位先生的观点是较为允正的,《太平经》中的“守一”不可能“窃取”佛家禅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韩子引释老子之“道”为法家之“道”为切入点和支点,明析法家之道的命义与内涵,展示其内外显象“德”与“理”,推演德与理契接点“利”的作用,探求韩非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剖解二者相通相同之处的哲学路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儒、墨、道、佛、耶等方面比较了鲁迅与无名氏的文化反思的异同,指出在不同文化境遇下的两个不同文化人之间在文化追求与探索上的相通及相悖。  相似文献   

8.
两晋时期,正是玄佛合流、玄佛并用时期。其表现为:名僧名士不仅在生活行事上彼此相投,而且在清谈与作文时常常以佛解佛或以佛解玄,在名词概念上也时常玄佛并用。山水诗的产生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得到催发的。首先,玄、佛的理论及其方法给山水诗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玄学发挥老、庄“得意忘言”的方法,视“自然”(包括山水)与“道”同一,常把游山玩水当作求得玄理的手段;而佛教从“色空不二”理论出发,把山水看作佛的化身,认为对照山水即可得到佛的“神理”。同时,玄佛二家都把自然山水当作避世出世的精神寄托。这些都成了山水诗产生的土壤。其次,玄佛二家对理想人格的讨论,推动了山水审美观的发展,因而影响到山水诗的产生。玄学家向秀、郭象注《庄子·逍遥游》、名僧支遁谈“逍遥”以及僧肇论“至人”,都把不泥于形迹、超然世外的人当作共同的理想人格,这便为士大夫及其僧侣脱离尘世、遁迹山林作了理论论证,从而促使了山水审美观的发展。最后,佛教的造像以及玄佛二家在“形象”认识上的相互吸收和融合,也对山水诗的产生发生了较大的影响。佛教的像教法对佛像塑造十分重视,这直接启迪和促进了人们对形象的认识。玄学主张寄言出意,以形写神,项恺之的“传神论”则融汇了玄佛二家关于形象的看法。这些都促进了山水诗对山水形象的注重与描写。  相似文献   

9.
先秦学者无不谈“内圣外王之道”。而对“内圣外王之道”阐发得最为详尽的要数儒、道、墨三家。“内圣外王”既是三家的人格理想,也是三家的社会政治思想。三者都是以远古圣王修已治人之道为原型的。共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使三家“内圣外王”学说有其相同相通之处。而不同的阶级立场、不同的生存区域与对时代的不同感受,又使三家“内圣外王”学说存在着质的区别。三者之间的异同主要表现在“内圣外王”的原型、“内圣”之道和“外王”之道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故乡何事又重来--论《无字》中女性的灵魂裂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洁对中国女性的性爱理想、灵魂裂变探索了 2 0余年。在《无字》中 ,以“故乡何事又重来”为精神线索 ,张洁苦苦追踪了三代女性灵魂裂变的轨迹 ,分别为她们营造了三个精神家园和灵魂栖宿地 :儒家、佛家、道家。但是 ,这个由儒佛道三原色的民族宗教之花环绕的灵魂故地 ,似乎也不能成为女主人公吴为实现爱情理想的殿堂。张洁站在世纪末的门槛上 ,面对在世俗化社会中“无为”理想的凋零 ,吟唱了一曲凄迷的悲歌  相似文献   

11.
张洁对中国女性的性爱理想、灵魂裂变探索了20余年。在《无字》中,以“故乡何事又重来”为精神线索,张洁苦苦追踪了三代女性灵魂的轨迹,分别为她们营造了三个精神家园和灵魂栖宿地:儒家、佛家、道家。但是,这个由儒佛道三原色的民族宗教之花环绕的灵魂故地,似乎也不能成为女主人公吴为实现爱情理想的殿堂。张洁站在世纪末的门槛上,面对在世俗化社会中“无为”理想的凋零,吟唱了一曲凄迷的悲歌。  相似文献   

12.
南泉普愿禅学命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心即佛”是禅宗的重要禅学命题,马祖道一对这一命题自觉进行了论证,并成为他禅学思想的标帜。南泉普愿提出并详尽阐释了“心不是佛。智不是道”的禅学命题。这是对马祖道一“即心即佛”命题的修正与发展。旨在纠正“即心即佛”所带来的“错将妄心言是真心”的“认贼为子”之“相似般若”现象。南泉强调“大道无形,真理无对”。真正的“大道”非见闻知觉之心所能体认。在扬弃“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命题的基础上。南泉提出了“平常心是道”这一重要禅学命题。“即心即佛”、“心不是佛”和“平常心是道”这三个重要禅学命题。构成了南泉普愿较完整的禅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因果与条件、充分与充要、主动与被动等三个角度对“无X不Y”格式及其变式“无X无不X”进行描写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无X不Y”格式本身及对嵌入成分的选择和制约在不同条件下有各自的特殊限制条件,不能笼统地理解为“所有的X都Y”或“没有X不Y”;另外,本文还揭示了其变式“无X无不X”中所包含的虚拟语气因素并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所提出的“消极感受力”的命题中所包蕴的现代性、后现代性思想和诗与艺术本真超越尘俗的精神在济慈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与文艺理论批评中都未得到完全,充分,足够的重视。本文正是试图从“消极感受力”这一命题的视角出发,初步阐发了只活了26岁的年轻诗人济慈,用自己的诗意生命所体悟到的个人艺术才能与对诗学传统文化的“消极”状态的关系,及诗人自身的分裂与诗人无个性意识的伟大的现代性,后现代性思想的火花,并且大胆的把济慈对艺术的体悟与中国道家“为道日损”的境界相互阐发,体悟济慈对艺术本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张载对佛道两家的批评,主要依据其“天人合一”的太虚本体理论,批评的重心也放在了两家所擅长的本体论与心性论上,为儒学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一生出入佛道,在“三教合一”的顶峰时代,从陆九渊“心”义出发,潜引佛道理论,融合佛道思想,正所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由此构筑了“此心即理”、“致良知”的心性学说。  相似文献   

17.
儒、道、佛三教思想的融合,是《水浒传》宗教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水浒传》小说中具有浓郁的儒、道、佛三教的观念和思想,体现了我国民族宗教的儒、道、佛相融相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丘浚把天当作最高主宰,强调“神道设教”,一方面肯定阴阳灾异说,另一方面又否定符谶说,这很少见。丘浚抨击佛道二教,无论是在精英文化还是在大众文化,都试图要消除佛道的影响。但丘浚与不少隐士、道士及僧人都有交往,留下不少诗文唱和,其中既有对佛道的批评,又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作为新理学的代表人物,其核心点即在其境界说,而其境界说的核心又在其天地境界。也正是这天地境界一直以来在学界颇受争议。从传统“有”“无”概念来看,冯友兰天地境界是融有佛道之有无智慧,然终归有之境界。而要达到冯友兰天地境界,须是借助佛道之无之智慧,修养的过程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觉解即是“无”中生“有”的过程,敬及集义的过程就是一个持“有”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王昌龄有相当数量的诗歌在意境的营造上受禅宗思维方式的影响,表现了佛理禅意。内容上体现与禅师僧友的密切交游,表达对方外生活的艳羡向往,阐发对佛道禅理的深切感悟;艺术上在禅语和诗性的结合中表现与大自然最深沉的和谐契合,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纯然呈现,表现独具魅力的佛道禅理,借对世事无常、情感幻灭的体证,直接抒情感物、了悟佛性。同时,诗人借以释解其心灵的孤独、郁闷和悲苦。因此,王昌龄“确实是达到了禅境的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