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般地说,凡是新闻,都具有社会性,都可以叫作社会新闻。但这里说的社会新闻,是专指显示一定“社会相”的新闻,反映人们当前的性会生活、社会道德、社会风尚、社会秩序以及社会上与自然界特异现象的新闻。它报道的多是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件,严重的或普通存在的社会问题和能引起人们兴趣的社会、自然现象。它们往往发生在“八小时”以外。  相似文献   

2.
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社会新闻 笔者认为,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趣味性、可读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社会新闻与公众、民生有着特殊...  相似文献   

4.
社会新闻是侧重报道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及社会道德的新闻。晚报多发社会新闻,干预生活、针贬时弊,抑恶扬善,弘扬正气,会激发广大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但有时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对采访社会新闻感到一是无从下手,二是不知在何处发现题目,三是发现了新闻线索认为不值得报道而轻易放过,四是  相似文献   

5.
社会新闻主要反映社会道德、社会风尚、社会心态,以扶正祛邪、抑恶扬善为己任,这就不免会涉及到伦理学方面的问题。作为采编社会新闻的记者、编辑,不仅要写好、编好每一篇社会新闻,还应对一张报纸、一个时期所发的社会新闻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和思考,使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始终发挥积极作用。 (一) 八十年代初,有些报道(主要是农村报道),常自觉不自觉地宣传这样的观点:生产上去了,生活改善了,道德水平也自然提高了。比如某地在推行家庭  相似文献   

6.
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社会新闻是不同形态的人性展示,社会新闻是不同的人生形态对生命的诠释;新闻视角,是指基于新闻学理论的关于如何发现、报道、突出、强化新闻促  相似文献   

7.
社会新闻的定义和地位 “社会新闻”这个名词,在过去一段较长时间里,我国新闻界较少提及。 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来给社会新闻下定义——社会新闻是侧重报道世态人情、社会道德风尚、人们业余生活及某些社会性事故、犯罪的新闻。 这个定义主要是从报道内容上来讲的。事实上,我们也许还可以从报道角度上给社会新闻另下定义。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如此下定义可能会引起诸多争议,造成一个模糊概念,难以指导工作。 社会新闻内容丰富多彩,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给它分成几类:社会生活新闻,社会道德风情新闻、社  相似文献   

8.
社会新闻即侧重报道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及社会道德的新闻。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愈演愈烈,社会新闻成为了许多媒体亲民的“招牌菜”,于是出现了社会新闻竞争层次不高,内容雷同,写法粗糙等问题,也就是社会新闻源的挖掘和开发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对社会新闻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开发,以及社会新闻需要注意的雷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新闻的兴起社会新闻是用以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闻体裁。对于社会新闻的定义,学者们给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如刘志筠:“社会新闻反映的是除了政治、经济以外的那部分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社会风尚、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以致一些影响到社会的自然灾害、影响个人生命财产的事故等”;赵超构:“社会新闻是以个人的品德行为为重点及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新闻”;钟沛璋:“是社会主义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不论怎么定义,社会新闻的报道范围越来越广,跟老百姓的接触也越来越密切。  相似文献   

10.
陈曦 《今传媒》2007,(2):57-58
关于什么是社会新闻,目前在业界和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大多数人认为,社会新闻一般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科技、文教新闻而言的,不受行业的局限,侧重于报道社会上或自然界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的一类新闻.近年来,社会新闻的外延在不断地扩展,大致可分为正面和负面的两大类,也有的学者称之为"亮色"和"暗色"两大类.正面的社会新闻是以先进的、积极向上的事件与人物为报道内容,通过宣传正面典型,帮助人们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也不断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作为地市级党报,也应该尚势出新,在靠前而重要的版次上开办社会新闻版,以增强党报的内涵,提高党报的质量,争取和扩大党报的读。社会新闻是反映社会生活中有关问题、伦理道理、社会风尚、生活趣味等的报道。但党报的社会新闻,应具有健康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新闻是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闻体裁,俗称“八小时以外的新闻”。它不受行业局限,是侧重于报道社会上或自然界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起读者某种情感、富有情趣的新闻。新闻贵在一个新字、重在一个“快”字。好的社会新闻,不仅能反映出时代特点和社会生活气息,还能给人以某种启迪,引导人们奋发向上。  相似文献   

13.
甘社会 《新闻世界》2008,(12):43-44
社会新闻,是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的报道,俗称“八小时之外的新闻”。社会新闻大致可分为正面的、负面的两大类。正面社会新闻的传播,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负面社会新闻的泛滥。则会消磨人的意志,甚至引入误入歧途。社会新闻的报道,存在着一个度的把握问题。一、社会新闻的采写社会新闻的采写.  相似文献   

14.
何谓社会新闻?有一种说法认为社会新闻就是反映奇闻怪事和报道社会阴暗面,就是猎奇。这是对“社会新闻”概念的不确切解释,或者说是一种误解。社会新闻一般是指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道德的新闻。在西方新闻学里,由于这一新闻的报道手法比较轻松,大多反映世态人情,容易引起公众兴趣,被称为“软”新闻,以区别于重大题材和主题严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新闻,是相对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而言的新闻.社会新闻侧重于报道社会上或自然界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能激起读者某种情感、而且富有情趣的人和事或某些现象.新闻媒体很注重社会新闻,有的报纸在刊发此类新闻时,特意标明“社会新闻”字样,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湖北农民报》的“社会文化·大观园”专版,除安排法制建设方面的稿子外,就刊发为数不少的社会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16.
批评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内容。新闻媒体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对社会风尚、社会道德进行监督,旨在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推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这是新闻界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新闻媒体增强权威性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批评报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尚有不少难点。除了批评报道本身的采访要付出更  相似文献   

17.
现在一些媒体在正面报道的同时,却对负面的社会新闻不注意角度,渲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情绪.笔者在本文中,重点阐述的是如何将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社会新闻艺术地、高明地"正"起来. 舆论引导力不只在"减负" 社会新闻内容与市民生活有着天然的贴近性,它关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社会活动、社会现象、社会风尚等多个方面,内容鲜活,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新闻是指侧重报道社会上或自然界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起人们某种情感反应或富有情趣的新闻。趣味性与人情味是社会新闻的最大特点,正因为如此,社会新闻有着较多的读者。在西方,社会新闻的繁盛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  相似文献   

19.
青岭 《新闻实践》2003,(8):50-51
在探讨党报社会新闻应有何特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先回答什么是社会新闻,什么是党报的社会新闻这个问题?按晚报界的说法:"社会新闻是报道社会生活、社会事件、社会问题以及自然界中涉及人类社会某些特异现象"的一种新闻体裁(《中国晚报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社会新闻反映的是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是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它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科技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什么是党报的社会新闻,新闻界虽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我们从大量的新闻实践中体验到,党报社会新闻反映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新闻以其特有的亲和力和可读性、可视性受到读者的亲睐及媒体的重视。从社会新闻的定义看,它没有鲜明的行业特点,报道为大众所广泛感兴趣的以反映社会生活、道德伦理、趣闻逸事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从表面上看,社会新闻是一种“软新闻”,但真正有价值的社会新闻实际七足“软中有硬”的。社会新闻的专业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