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苹果中的五角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故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近日,笔者聆听了一位老师关于这篇文章的教学公开课,课堂中教师关于“横切苹果”的教学环节的处理引起了笔者的些许思考。【教学叙述】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苹果中的五角星”,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进行了一次切苹果的活动——师:老师现在切一个苹果,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怎么切。(教师演示从苹果的顶部切到底部。教师演示完后出示填空:从顶部切到底部的切法…  相似文献   

2.
《苹果里的五角星》主要讲述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故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近日,笔者聆听了一位教师关于这篇文章的公开课,课中教师对“横切苹果”教学环节的处理引起了笔者的些许思考。[教学叙述]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苹果中的五角星”,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进行了一次切苹果的活动——师:老师现在切一个苹果,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怎么切。(教师演示将苹果从顶部切到底部,之后出示填空:从顶部切到底部,这是一种的切法。)生1:这是一种循规蹈矩的切法。生2:这是一种正常的…  相似文献   

3.
崔云 《教书育人》2014,(8):69-70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教师们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激活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苹果里的五角星》为例,这是一篇具有童真童趣的课文,文章主要讲的是邻居家的小男孩给我展示了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奥秘”:横着将苹果从中间切下去,苹果的中间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这使作者从中受到启迪。在这篇课文中,小道具“苹果”在改变学生思维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苹果里的五角星》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记叙了邻家的小男孩子“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拦腰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出现了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这使“我”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从审美性的角度解读,《苹果里的五角星》究竟藏着怎样的文学表达形式呢?  相似文献   

5.
在四(2)班上语文课,教的课文是《苹果里的五角星》。文中小男孩拦腰切苹果,"切"出了一个新发现:苹果核像一颗五角星。我让学生也切一切,果然发现了一颗"五角星"。学生很兴奋。我趁势问他们:  相似文献   

6.
在四(2)班上语文课,教的课文是<苹果里的五角星>.文中小男孩拦腰切苹果,"切"出了一个新发现:苹果核像一颗五角星.我让学生也切一切,果然发现了一颗"五角星".学生很兴奋.我趁势问他们:  相似文献   

7.
苹果树     
很久以前,有一棵高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在树下快乐的嬉戏,有时还会爬到树上玩。小男孩渐渐对树有了感情,树也喜欢上了他。几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一些,不再到那里玩了。一天,男孩经过树下,苹果树忧伤的对他说:“你是来和我一起玩的吗?”男孩回答说:“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喜欢在树下玩耍的小孩子了。现在我喜欢的是玩具,我需要钱去买玩具。”“真遗憾,”苹果树说,“我没有钱……但你可以摘下我身上所有的苹果,然后把他们卖掉。这样你就有钱买你喜欢的玩具了。”男孩听完后非常高兴。他摘下并卖掉了树上所有的苹果,得到了买玩具的钱…  相似文献   

8.
一、情景导入——启思窗教师展示绿色的五角星图片。教师: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绿色的五角星。教师:不对,这不是一个五角星,是一个杨桃。不信?老师告诉大家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9.
很久以前,有一棵高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在树下快乐地嬉戏,有时还会爬到树上去玩。小男孩渐渐地对树有了感情,树也喜欢上了他。几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一些,不再到那里玩了。一天,男孩经过树下,苹果树忧伤地对他说:“你是来和我一起玩的吗?”男孩回答说:“我已经不是以前  相似文献   

10.
小记者:喂!小弟弟,问你一个问题行吗?你能告诉我什么是环保吗?7岁小男孩:唉,你是不是太笨了,这都不懂?“环”就是环境,“保”就是保护,环保就是环境保护喽!  相似文献   

11.
请看这样一组教育细节———一个9岁的小男孩,把高中课本上的一篇长文章一字不漏地背完了。爸爸只是在点头的同时哼了一声。还是这个小男孩,把得到满分的期末成绩单兴高采烈地递给爸爸,爸爸则漫不经心地甩出一句———“我知道了,你可以去玩了。”还是这个小男孩,回家得意地告诉父亲“莱维特老师非常喜欢我,把我抱在膝盖上仔细地给我讲题。”爸爸不以为然地说“那有什么了不起”。再请看另一个教育细节———一位白人教师面对一个黑孩子:“我相信你是一个好学生。不要紧张,仔细数数老师这只手究竟有几个指头?”黑孩子慢慢抬起头,涨红了脸,望…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班上17个小朋友,每人分一个苹果,应该有几个苹果?小男孩端端正正地写上了18个。发试卷时,老师一顿批评:这么简单还做错?男孩回家,委屈地告诉妈妈,“还有一个苹果,我是想留给老师吃的。”一个搬运工的孩子,认真地在“一块砖大约3()”的括号中填上“克”,在考卷的边上写着:“我多么希望砖都只有3克,那我爸爸就不会这么辛苦了。”老师给了小女孩满分并写上四个字:爱心满分。一个体育教师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地给学生示范动作,却发现一个小男孩正在偷偷地吹着一个红红的气球。老师恼火地冲过去,却见孩子天真地把气球扎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13.
一、你的评价准确吗?例1:有位教师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问:“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老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就是聪明吗?[反思]从以上这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语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就像一顶高帽子,戴在谁的头上都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味地夸奖学生真棒、真聪明,可学生到底聪明在哪儿?教师不明白,学生也不明白。其实,案例中的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在他不仅说出…  相似文献   

14.
快乐大本营     
《中学生电脑》2008,(1):33-35
物归原主诊所门前坐着两个小男孩,看起来都很难受。护士问:“小同学,你哪儿不舒服?”小男孩说:“我吞下了一颗玻璃球。”“你呢?”护士问另一个。另一个小男孩说:“那颗玻璃球是我的。”阮晓江浙江省上虞市着急学生甲:“考试时,我见你满头大汗,是做不出来着急吗?”学生乙:“做不出来倒不着急,让人着急的是,前后左右的同学写的答案都不一样。”□李晓燕湖北省黄冈市句式转换老师:“请把‘马儿跑了’这句话转换成疑问句。”王涛:“马儿会跑吗?”老师:“正确!很好!现在把它转换成祈使句。”王涛:“驾!”电来了父亲:“儿子,你在这里看电,我去屋…  相似文献   

15.
找五角星     
上课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找五角星,同学们都觉得奇怪。我心想:在哪儿找五角星呀?我只带了苹果,难道是在苹果里技五角星吗?老师的话,打断了我的疑惑:“同学们.请拿出你们准备好的苹果和小刀。你们一定会感到奇怪吧?  相似文献   

16.
荒唐的理由     
护园人发现一个小男孩偷偷钻进果园,爬上了一棵苹果树,他迅速走了过去,大声问道:“小家伙,你爬到我的树上干什么呢?”“您看,先生,树上掉下来一个苹果,我想把它重新挂上去.”小男孩举着手中的苹果对护园人说.  相似文献   

17.
本组由三篇课文组成:《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人类的“老师”》。《苹果里的五角星》讲的是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故事;《最佳路径》叙述的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在设计迪斯尼乐园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分苹果》,我通过“猜一猜”导入:小熊的果园经过精心管理,获得了大丰收。今天,他准备了12个苹果,想请好朋友4只小兔子来家做客。请你们用圆片代替苹果,帮小熊分一分好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每只小兔子平均分到3个苹果。”“对,每只3个,很公平。”同学们纷纷点头称是。正当我准备进入下一环节时,有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如果小兔子吃不完3个苹果怎么办?扔了,不是太可惜了吗?”我一愣,这个问题完全在我的预料之外,似乎这也不是数学课该讨论的问题?我想置之不理,或者转移话题,但直觉告诉我还是先将这个问题踢还给学生,让我有…  相似文献   

19.
小小“偷”     
这是我4岁的时候在天津宝坻照的一张照片。你们看到妈妈手里那个被我咬(yǎo)了一口的苹果吗?这可是个小秘(mì)密。这个苹果是我“偷”来的。当时在水果摊(tān)前,妈妈和舅(jiù)妈正在挑苹果。站在下面的我看见又红又大的苹果,心里甭提多喜欢了,心想:你们大人可以随便挑,我为什么不可以呢?于是我偷偷地抓起一个抱(bào)在怀里。这不,照相的时候妈妈才发现原来我怀里还有个“偷”来的苹果呢!这便是我小时候发生的一件趣(qù)事。我把这个小秘密告诉大家,你们不会笑我吧!小小“偷”@仲琦$内蒙古自治区甘河铁路小学二(2)班!学生…  相似文献   

20.
微笑的力量     
暑期培训班结束后,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宋老师,你好,我是倪剑的爸爸,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倪剑?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小男孩:圆圆的脸,乌溜溜的大眼睛笑起来像弯弯的月牙。可是这男孩只是暑期数学思维培训班里的一名学生,并不是我们学校的。我有些奇怪:“请问,你有什么事吗?”“我的孩子想转到你的班上,可以吗?”我一愣:“你要把孩子转到我的班上,为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孩子说,他喜欢你!”听得出,电话那头的倪剑爸爸很高兴。“哦!”我既开心又意外,“可是,我并没有为他做什么呀?”“不!”倪剑的爸爸说得非常肯定:“你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