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秀定 《收藏》2011,(8):80-81
和田玉美丽,而和田玉中拥有独特俏色的观赏玉更是美丽无比。俏色观赏和田玉也就是璞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千种玛瑙万种玉”,而在万种美玉之中,能得到一件巧夺天工的俏色和田观赏玉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2.
庾莉萍 《收藏》2008,(5):172-175
和田玉源头出场热起来 近年来,新疆和田玉价格大幅飙升,连续l0年每年升值50%,且涨势不减。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价格增速明显加快,和田玉仔料价格更是较前增长4倍多。“乱世藏金,盛世藏玉。”行家分析,相比时下火爆的股票、普洱茶市场,和田玉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经过4000年的采挖,往后开采越来越困难,市场供应不足导致价格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因而成为投资收藏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话说和田玉(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和田玉的概念和田玉的概念是逐渐形成的。清代光绪年间之前是没有"和田玉"这一名称的,之前称为"于田玉"。清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阗直隶州以后,和田玉的行业名称才逐渐兴起。近代"和田玉"的概念有广义  相似文献   

4.
玉雕三件     
林道 《收藏》2007,(1):120-121
这是一枚青玉三足蟾挂件(图1),用带皮的和田玉巧雕,造型奇特、寓意深刻,十分精美。  相似文献   

5.
朱有仪  王枚 《收藏》2012,(8):148-149
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新疆首届国家级“和田玉玉雕工艺与鉴赏高级研修班”6月25日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开班。此次研修班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联根据国家人社部关于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中的具体规划而开设的,旨在为新疆培养和田玉雕与鉴赏方面的中长期人才,为新疆的和田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上海集邮》2012,(10):50
具体详情请咨询集邮总公司联系电话:63649305《和田玉》邮票珍藏册,首次将和田玉与邮票结合起来,是一次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邮册内的和田玉图案为"三教九流图",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精美的手工雕刻和田玉与和田玉邮票、小全张有机的结合在邮册内,绝对是广大集邮爱好者和和田玉收藏者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7.
吴剑雷 《收藏》2012,(1):118-124
这是临近田市区段的玉龙喀什河,这段流域历来是和田仔玉出产的密集区。洪水从昆仑山奔泻下来,夹杂着大量的山石碎屑,和田玉也藏身其中。和田玉是华夏民族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的精神需求,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个象征。和田玉的故乡——和田、昆仑山、玉龙河一直是爱玉人向往的梦幻家园。近年来,随着和田玉收藏的持续高温,和田玉料的开采一直是焦...  相似文献   

8.
徐灿 《收藏》2009,(4):140-144
郭兰香在乌鲁木齐最大的玉石贸易集散地——碾子沟白玉城考察了一个星期,得出一个结论:新疆玉石市场出售的玉石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是把青海玉、俄罗斯玉、东北岫玉、河南独山玉、和田玉混为一谈;二是真正的和田玉其雕工很差,价值根本无法体现。  相似文献   

9.
软玉名称的来历公元1863年,对传入欧洲的中国清代乾隆年间的玉器,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木尔在用物理的方法分析时,将和田玉与翡翠相互刻划进行硬度对比测试。用翡翠可以在和田玉上刻划出痕迹,而用和田玉则不能在翡翠上刻划出痕迹,发现了翡翠的硬度大于和田玉。(用现代的手段测试,翡翠的对比硬度为莫氏6.75~7,和田玉的对比硬度为其氏6.5~6.9,也证实了翡翠的硬度稍大于和田玉)。德木尔因此把翡翠称  相似文献   

10.
李坤  冉文生 《收藏界》2014,(4):47-48
和田玉已成为公认的国石,在全国乃至世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大众所喜爱。和田玉以其丰富的资源、神奇的文化内涵、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投资回报而得到迅速开发。目前,和田玉的分类和分级判定不明确,致使一些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使得和田玉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1.
黄渭清 《收藏》2007,(2):137-137
几年前,我开始醉心于赏玩雅石。新疆得天独厚的和田玉资源使我一上路就拥有了高品位的石种。然而,几千年的赏玉史上只有“玉不琢不成器”的古训,从来没有人赏玩原生态的和田玉,从民间小店到国家博物馆,比比皆是经过匠人精雕细琢的挂件、把件、摆件之类。  相似文献   

12.
朱爱朝  向和平 《收藏》2013,(1):88-91
笔者曾在2006年第1期《收藏》杂志上发表了《新疆和田玉观赏石初识》一文,就和田玉的收藏及其市场情况作了探讨。近几年和田玉原料及制品的价格犹如一匹脱疆的野马不断飙升,前几个月在东莞珠宝展览会曾现标价每克逾3000元的和田玉石,最近又在新疆和田市见到了每克过万元的仔料,其仔料的玉质、皮几近完美,但价格也的确令人咋舌。笔者...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自古爱玉,今日更甚。其中有些人对玉之爱,似已接近迷恋,甚至有些疯狂。去年,收藏界传出消息:和田羊脂玉已卖到每千克20万元。真是黄金有价玉无价,羊脂玉的价格已高过黄金。今年初夏昆仑解冻之时,我赴新疆公干,有意无意地作了一番有关和田玉的考察,记述于兹,与读者诸君分享所见所闻,也算是我对和田玉的一种探究。  相似文献   

14.
李桐 《新体育》2014,(2):109-109
从黎兵到于汉超,20年间中国球员的转会身价上涨了62倍有余。中国球员成为名副其实的“贵国”球员,身价之涨幅不仅严重跑赢CPI,便是房地产也难以匹敌。纵观整个投资市场,大概惟有字画及和田玉可与之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15.
走近和田玉     
刘永国 《收藏界》2012,(4):26-30
收藏是一种缘份,和田玉的收藏更是一种机缘。 懵懂时读《红楼梦》,贾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有灵性、通人情,当时就想,那必是一方神奇的和田玉吧?自此,我常常惦着和田玉。 终于有了一次到和田的机会,有了探访和田玉的机缘。行前,我已有了几分兴奋,几分冲动。  相似文献   

16.
闻名遐迩的新疆和田玉,以其温润的特点备受世人的喜爱,也许和田玉能够比较典型地代表中华民族性格,就像辜鸿铭说的中国人看似温良,却自强不息。中国人使用的毛笔,看似柔弱,却能写出刚健道劲的大字。和田玉看似温润,其质地  相似文献   

17.
刘苏君  李文莉 《收藏界》2013,(11):24-27
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玉器史约一万年,而开采利用和田玉则有近八千年的历史,“玉石之路”比“丝绸之路”还要早数千年。秦代至清代象征皇权的玉玺多为和田玉制作,使得和田玉当之无愧地成为“国石”。  相似文献   

18.
郭革理 《收藏界》2013,(3):41-43
和田玉,又称为透闪石玉,乃我国最为名贵的玉石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和田玉制品作为日常用品、饰品、祭祀、礼器甚至葬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干字文》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昆冈玉就是指的和田玉。古往今来,以其色泽光洁柔美,  相似文献   

19.
《收藏界》2007,(10)
中国和田玉鉴赏院设立于北京高端收藏品中心东方博古二层,该院展厅300平米,可展示和田玉历代雕件、原石、标本等3000余件,以及书籍和玉雕工具。是全国会员性的企业,并有国家级鉴定专家团队,定期开办和田玉文化论坛讲座。  相似文献   

20.
张勇 《收藏》2009,(10):103-103
山子,古代称为假山,《宋史·礼乐志》“宴飨”条记:“(真宗)诏辅臣观粟于后苑御山子。”自宋以降,能工巧匠受到宋代绘画的影响,将玉料加工成为山子形状,作为陈列摆设品。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息了回部大小准葛尔部的叛乱,打通了和田玉内运的通道,使和田玉大量运进内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