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袖珍女孩小欣 在我18年的教学生涯中,万万没有想到会遇见这样一个学生.那一年,正逢上海市二期课改全面铺开.而我,作为刚刚送走一届毕业班的语文教师,又将满怀憧憬地迎接新一批学生.在新生入学报名时,细心的招生老师发现了一个有点特别女孩子:个头十分矮小,头大大的,梳着两个小辫.  相似文献   

2.
莫彬 《广西教育》2011,(29):32-33
在九月的阳光里,中学的校园里又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稚气未脱的初一新生。他们对崭新的学习生活满怀着憧憬与期盼,渴望能有一个美好而充实的初中阶段,在短暂而又关键的三年中有更大的收获。然而,不少学生很快就发现,自己小学时骄人的语文成绩,进入初中后变得不那么理想了,他们开始陷入了困惑与迷惘。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初中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海盐武原中学“东方潮”文学社,是全国文学社研究中心优秀文学社百家单位、中学生活动示范单位。“东方潮”创办于1986年,至今已有17年历史,经过几代师生的努力,形成了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社员,出刊了22期“东方潮”学生随笔精选、15期报纸。“东方潮”的社训是“尊重个体,融入生活,放胆实践”,依据这一思想,开设了大量的名家讲座、文学专题,开展了众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举办语文节,引领一批又一批的同学行生活语文之路,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时空,倡实践探索之风,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活动还激发出一拨又一拨社员…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尴尬现象:语文教师认真备课,满怀期待地进入课堂,总期望学生有精彩的表现,可实际上却恰恰相反,课堂启动不了或即使启动了,学生也只是迫于无奈,挤牙膏式地蹦出几个词;教师满腔热情地准备尝试一节生成语文课堂教学,可实际上学生却不会生成或者生成不了什么有价值的内容。课堂教学想有所突破却又不得其法,如果不想回到满堂灌的老路上来,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一、预学工作落实到位,让生成课堂有保证  相似文献   

5.
新学期开始了,学校的足球队又选拔了一批队员,这批队员多为三年级的学生,对足球活动满怀好奇、充满兴趣,不足的是组织纪律性较差,其中尤以小  相似文献   

6.
<正>批读文是国标本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独创的。它的诞生既根植于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得益于学生的语文实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于渔;又来源于广大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语文课要凸现"语文味",圈点勾画不可少,不动笔墨不读书。基于此,批读文的价值取向是着力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要领,学会读书。一、教师和编者对话——明确批读文的特点西师版教材主编认为:批读文在性质上属于精读范畴,但是它和精读课文又有一定区别。它运用精读课文学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信息技术引领下的一批批优质资源,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活力。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优质资源,既可以让学生的素养得到提升,又可以丰富语文内涵。  相似文献   

8.
王旭明 《生活教育》2013,(10):36-37
当下人们普遍对国民语文应用能力不满,其中尤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不满,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教材不满尤甚。我以为中小学语文教材问题多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过多过高的要求学生掌握记叙和说明的能力,过少和过低的要求学语文最该有的思辨能力。致使语文教学占课时最多,教师配备也最多,教学效率低下,一批又一批缺少思辨能力的学生走出校门流向社会。  相似文献   

9.
李君霞 《快乐阅读》2011,(15):10-11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信号作用、感染作用和动力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它是沟通学生与作家作品情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满怀情感地去教,学生满怀情感地去学,二者才能达到完美的结合,使语文教学产生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在语文课堂中如果没有教学交往、没有课堂互动就谈不上教学。而小学语文,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既姓"语"又姓"小",所面对的是天真烂漫、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学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乐于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从而打造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期未了,学生和我们都扎进了试卷堆里。学生们考完数学考语文,我们教师呢,批完一刀又一刀……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些老师抱怨:课堂上没气氛,学生不愿举手,年级越高,发言越不积极。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场面:提出一个问题,满怀希望地注视全班,学生懒得举手,懒得开口,成绩好的欲说还羞,成绩差的无动于衷。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无从知晓,口头表达能力无法锻炼。如何活跃课堂教与学的气氛,建立师生间问与答的默契配合,适应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一节语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各行各业都急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 ,既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又要保证教学质量 ,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刘家绍老师从 1992年开始研究 ,设计了一种便于语文教师操作、高效率的“三环节教学”结构模式。何萍老师运用该模式成功地教学了《狼》这篇课文。实践证明 ,该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 ,“三环节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一节语文课堂到底该给学生带来什么?无疑是要带来语文变化的,也就是语文素养的生长。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应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那么.语文课堂又该让孩子带走什么东西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都知道,学生把作文交给教师,就如同交出了一颗心,总是焦急不安而又满怀希望地期待着教师的批改和评讲,期待着作文本发下的那一刻。因而,对于作文后的评改,我总是用心投入,并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语文教坛的狂躁、虚无使得现在的许多语文老师无所适从,忽视语文积累,一味追求所谓的创新的教师与学生日益增多。这势必会轻视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更是相去甚远!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用"诵读"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星光灿烂的大家的事实,还应值得我们思考与继承!  相似文献   

19.
刘宝根  钟晴 《班主任》2004,(9):12-13
又是金秋时节,又是一个新学年的开始.当又一批满怀梦想、正欲放飞希望的新同学朝新的目标起航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给他们护航呢?根据对高年级的调查所发现的问题和以往的经验,我们认为: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马吉萍 《青海教育》2009,(11):25-25
从事了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不管自己主观上多么希望学生能学好语文,客观上多么努力帮助他们提高语文成绩,但遗憾总在。于是“怎样真正让学生走进语文,获得语文知识,从语文学习中获得成长?”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带着这个问题,2008年3月我参加了青海省第三批课题研究“信息技术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并承担了一节以《低年级说话训练》为主题的观摩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