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雍明 《体育科研》2011,32(4):64-66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幸娟起跳技术分别从起跳阶段时间、起跳腿膝角变化等方面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改进、完善郑幸娟的跳高专项技术,尽快提高我国女子跳高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2.
苏斌 《体育教学》2005,(5):44-44
根据背越式跳高起跳动作技术结构和肌肉用力特点,设计俯角斜板背越式跳高起跳专门练习手段,其目的是有效改进摆动腿“扒、蹬、送、摆”技术以及快速起跳时摆动腿有效与起跳时起跳腿快速出腿技术和快速有力支撑蹬伸能力。  相似文献   

3.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衔接技术原理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背越式跳高运动学参数,构建了国内外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动作技术模型。借鉴力学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及其衔接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背越式跳高快速助跑起跳训练的练习手段。  相似文献   

4.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影片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我国10名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和起跳速度变化特征的运动学分析,提出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缓冲动作稍大,摆动腿蹬离地面时速度水平较低;大部分运动员身体重心高度波动较大;起跳垂直速度水平与起跳时间有较高的相关性;运动员起跳结束瞬间的垂直速度水平差别较大,但整体水平一般.  相似文献   

5.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7名一级男子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男子一级水平的跳高运动员在技术上主要表现为助跑最后两步步长较短,助跑速度相对较慢,起跳过程中摆动腿动作幅度与高水平运动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提高我国运动员跳高最后两步的助跑速度与摆动腿、臂的技术动作将有利于我国运动员进一步提高其运动成绩和跳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跳高技术,其基本任务是运用自身能力,通过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动作形式,使身体重心越过一定高度的横杆,各个部分的技术难度较大。由于受传统起跳理论影响,中学生跳高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背越式跳高助跑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对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教学的研究缺乏足够的认识。笔者正是基于此问题  相似文献   

7.
跳高起跳动作的任务是使运动员获得适宜的身体重心腾起角,并获得最大的腾起初速度,以便使运动员能够获得最高的身体重心腾起高度,并为旋转过杆提供力的来源。背越式跳高起跳的动力,是由起跳腿的蹬伸以及摆动腿的摆动效应共同构成的。正确认识和掌握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是有效完成背越式跳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是直线助跑后迈步起跳,两臂和摆动腿快速摆动配合,起跳腿充分蹬伸,过杆后摆动腿先着地,屈膝缓冲。整个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四个环节。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先从腾空过杆和落地技术着手粗线条地教会学生跨越式跳高方法,再从助跑、起跳技术细线条地精加工,  相似文献   

9.
一、万能架、跳深在背越式跳高中的意义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特点是助跑快、起跳快、完成杆上一系列动作快。其技术重点是起跳,难点是跑与起跳的结合。在技术课教学中,只有选择一些恰当的专项练习和发展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才能较快地掌握并提高运动成绩。背越式跳高技术对初学者来说难度较低,易于掌握,助跑和平跑相类似,只是进入弧段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起跳的放脚动作是沿助跑弧线的切线方向与跳远放脚基本相  相似文献   

10.
郭立勇 《体育教学》2009,(11):28-28
1.教材分析 本课以跨越式跳高为主教材,是水平二跳跃教材的重要内容,主要是进一步学习助跑与起跳的基本动作方法,体验两腿摆动依次过竿的动作方法,发展弹跳能力与积极性。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惧心理,用“橡皮筋”代替竹竿降低跳跃难度,通过自主学练、小团队合作、分层教学,让大部分学生能跳过60~70厘米的高度,助跑与起跳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单脚起跳。  相似文献   

11.
浅析排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对排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进行了探讨,从多方面分析了影响弹跳能力的种种因素,并提出了弹跳能力的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开发中小幼学生体育创新能力十五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纪安 《体育科研》2001,22(1):11-13,24
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研究创新教育的热点和重点问题.通过对上海市数百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800多节看课调查以及系列实验,总结出十五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排球二传队员的观察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通过综合分析法.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分析了观察力的概念和特殊作用.提出影响观察效果的因素为视野、环视能力、视觉反应、深度知觉和注意品质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观察力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提高投掷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强力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对提高投掷运动员专项能力的肌肉的强力训练法和肌肉训练以外的内源性强力法进行综述,并分析各种强力方法对提高投掷运动员专项能力的作用与效果,为广大投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茜  谢东北 《体育科技》2014,(1):137-138
警察体能训练是警察体育的基本内容,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与提高警察身体素质,改善体形,促进民警的身心健康等有着必然联系。从实际出发,分析了一线民警的体能现状,提出了现实条件下提高警察体能的可行措施和具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武术散打运动对抗日益激烈的今天,运动员如何在场上审时度势,巧妙、合理的运用一定的战术形式战胜对手,已经越来越引起了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而散打运动的战术训练已成为现代武术散打训练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就是力图针对这种状况,从运动员战术能力的组成;战术训练的方法;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细致的论述,旨在为运动员及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对提高投掷运动员专项投掷能力的肌肉强力训练法和肌肉训练以外的内源性强力法进行综述,并分析肌肉强力训练和肌肉训练以外的内源性强力方法对提高投掷运动员专项投掷能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确认:投掷专项力量的发展对投掷能力的提高起决定性作用;肌肉训练以外的内源性强力手段,是投掷运动员在赛前利用神经一肌肉激活的原理使力量增强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它是快速挖掘肌肉潜能的行之有效的强力手段。  相似文献   

18.
试论体育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体育教学以其独特的功能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本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我锻炼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本次学术对话,田麦久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从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定位;当前运动训练学研究的热点、难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运动训练学理论中"一元与二元理论"的争论;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以及运动训练学发展的国际化格局等几个维度诠释了当前运动训练学的研究进展。其相关论点对今后运动训练学的学科发展及相关领域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参加2004年3月全国U-17足球春训工作,观察、比较了外国专家和中国教练员,认为中国青少年足球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练员的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工作态度不端正、训练课质量不高等方面,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