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将大学生“初级剑”考核方法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用多元回归方程将运动前后脉搏差、运动时间、动作规范化程度,代入模式与考核评分进行多因素分析,提出一个客观的量化标准——大学生“初级剑”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运动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拳理深邃精密,技法独具风格。文章以太极拳拳理为指导,对太极拳运动“三层九级制”习练标准、方法及太极拳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揭示太极拳运动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练习法则,即:“明白原理,练熟身法,善于用意,巧于运气”,从而为更加科学有效地指导人们进行太极拳练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武术项目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它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等功能。按运动形式将武术分为三大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在学校以套路运动教学为主。武术套路的特点有“三多”:动作数量多,方向变化多,动作包含的因素多。这“三多”增加了学生学习武术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新增攻防互换教学法、慢拳快教法、口诀教学法和归纳总结法,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探讨社会化媒介对浙江高校大学生运动行为的影响。以浙江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研究。发出531份的问卷,收到509份,剔除无效问卷以后,有效问卷为500份,利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定、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卡方检定及集群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资料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不同的“性别”、“家庭社经地位”、“运动性社团经验”以及“运动代表队经验”的浙江高校大学生对运动行为有显著差异性。②在社会化媒介因素统计的结果,发现影响浙江高校大学生运动行为的社会化媒介,依其影响程度,由高至低为同学及朋友因素、学校因素、媒体因素、社区因素、家庭因素。③不同集群类型的浙江高校大学生在“运动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有显著差异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议:①相关单位在研拟大学生运动计划时,应该以同学及朋友和学校为主。②有关单位在研拟大学生建立运动习惯策略时,应详加考虑不同目标群体的人口统计特征及其社会化媒介特性。  相似文献   

5.
运动即变化,太极即变化。太极拳即变化之拳。太极拳运动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中演练出来。太极拳以拳为形式,其目的在于要达到“太极”状态。拳是小“道”,“太极”是大“道”,习拳明理,以小“道”通大“道”,是太极拳最重要的意义。变化即是太极、太极拳最根本的意义。误解了太极拳“变化”的真意,只会将太极拳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道德思想,儒家与道家是其重要两极,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太极拳无不受其道德思想方面的影响,再加上太极拳家在运动实践中主动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理论方面的支撑太极拳以运动的形式和理念承载着传统德性文化的内涵,从而使太极拳具有了“道义”拳、“仁义”拳和“道德”拳的自身痕迹。文章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太极拳道德观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太极拳道德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别测试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篮球专业、足球专业运动员和陕西省安康师专普通专业大学生身高、坐高、体重、大腿长、小腿长和足高等数据。并采用“一维法”测试人体重心的方法对他们在标准姿势和其它运动姿势下的身体重心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某些身体形态参数上以及人体重心位置变化上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武术小百科     
△.拳术:是武术中徒手技法的总称。我国的拳术种类很多,在广大的农村、城市,到处都有各具特色的拳种。据统计,大约有几百种之多。有以地区、山脉、划分的,如“南拳”、“长拳”、“少林”、“武当”、“峨嵋”;有“内家拳”划分的形意、八卦、太极和“外家拳”的查、华、炮、红等;从创始人的姓氏命名的有:燕青拳、二郎拳、太祖拳、洪门拳、孔门拳、岳家拳、戚家拳等;也有以据其基本动作的特点划分的有劈挂拳、通臂拳、弹腿门、戳脚、绵掌、地躺拳等;象形类的拳术有: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拳、龙拳、鹤拳、虎拳、醉拳等。拳术,是按照不同拳种的结构,风格特点和特有的运动规律,由几十个徒手动作所组成的、整套练习,俗称“套路”,而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和特点的拳种流派。△.长拳:属外家拳,一般称为是查、华、炮、红拳,戳脚、翻子、少林、六合等拳术的总称。另外,古时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现代长拳是解放后发展起  相似文献   

9.
董超 《体育世界》2008,(7):10-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六所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都呈现“多因素服特性”;男生倾向于对抗性较强、运动强度废较大的运动项目,而女生喜欢运动节奏缓和、运动强度小、对抗性小的运动项目;制约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因素、器材因素和教师指导因素;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量、强度不合理,建议讲授参与体育运动的科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合理性和健身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武术运动是非周期运动项目,动作复杂多变;因此其教法,包括示范面和示范位置的选择,很值得探讨。本文就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武术教材——“少年拳”第二套中几个典型动作的教学方法进行剖析,供中学体育教师参考。“少年拳”第二套中第一动作,“转臂砸拳”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转臂砸拳”这一动作前后方位变换,同时,上肢有较复杂动作,因此教学中必须采用分解教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好,好在它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人体运动。多年来,我所接触的习练太极拳的中外人士,从亲身受益中一致称赞太极拳好。 太极拳在中国走过了几百年的漫长道路。初时有“十三势”、“长拳”、“炮锤”等套路。18世纪末,山西王宗岳用太极哲理解释拳理,撰写了《太极拳论》,从此出现了“太极拳”的统称。太极拳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流派,主要的有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等太极拳。除了拳,还有太极刀、太极剑、太极枪和技击性的太极推手等太极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体委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以杨式太极拳拳架与素  相似文献   

12.
意拳的意念     
意拳为王芗斋先生所创.为何意拳把“意”放到首位?许多人都知道“拳”是一种外部运动的表现形式,“意”才是真正的内涵所在:拳的表现形式代表着“意”,而“意”的内容又指导贯穿于拳的始终。  相似文献   

13.
运动APP借助程序设计、移动终端及互联网络等技术支持,在人体运动数据记录、体质健康改善、锻炼行为养成等方面功效显著。体育健康课程设置、锻炼行为态度、社会大众支持等多因素制约导致运动APP功效不如预期,由此切入研究,以期提高运动APP跑步锻炼健康效益、剖析锻炼行为变化、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本文以运动APP用户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取样XX学院在校大学生“运动世界”APP用户为样本对象。研究结果发现:(1)运动APP功效主要表现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与运动表现能力、增加体育锻炼行为与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社交媒介交流互动、丰富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等方面。(2)“运动世界”APP用户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五项体质健康测试,在体育锻炼态度、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体育锻炼行为控制感、体育锻炼情感体验方面的表现优于对照组,且呈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1)运动APP在提高人体活动跑量及体质健康方面呈正效应,运动APP设计、体育课程设置及锻炼行为态度等综合因素影响其发挥最大健康功效。(2)应通过运动APP校园跑可以丰富“体育课堂+业余时间”综合身体锻炼内容方法,科学合理调整体育课程考核...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普通中学生健身拳全套演练过程中心率和血压生理指标的动态监测,分析健身拳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并进行运动强度个人感觉评价指标对照,结果表明:健身拳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中学生通过健身拳的练习对心血管系统的发育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中,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2)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都呈现“合理的多因素特性”;(3)制约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因素、器材因素和教师指导因素;(4)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量、强度不合理,建议讲授参与体育运动的科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合理性和健身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吴剑锋 《武当》2013,(1):7-9
内家三拳,一般指形意拳、太极拳和八卦掌。以圆为基本特征的内家三拳,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圆运动风格,而且形成了一套圆运动理论拳法。虽然三拳在演练风格上各有特点,但拳理拳法同出一源,总离不开一个“圆”字。布学宽先生生前常说:“太极拳划圆,八卦掌走圆,形意拳打圆。如能三拳交替习练,用心体悟圆理,对健身有益,对技击有用,千万不要忽视。”  相似文献   

17.
学生体育课的考核。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技评。一类达标。目前,有许多学校体育课的达标标准。都是根据“等比”原理制定的,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这种标准虽然制定简单,但是不符合运动成绩提高的情况,也不太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此,我们在本校体育课部分项目的考核中,对“等比法”考核标准进行了改革,试行按“正态分布原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体育舞蹈的美学构成因素包括标准舞姿、形体美、音乐美与服饰美。只有将这些因素融合起来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的美感训练,将运动、娱乐、艺术之美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展现体育舞蹈的韵味,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9.
谢永广 《精武》2009,(9):24-25
意拳认为:“松紧”是构成人体运动的基本矛盾,诸如力量、速度、协调性、耐力等运动素质无不受人体神经肌肉松紧的制约,意拳全部的训练内容就是如何正确培养掌握和运用“松紧”的问题,所谓“松紧”既是肌肉的松紧,又是精神心理的松紧,而首先是精神的松紧。  相似文献   

20.
形意拳     
形意拳讲究“像其形、取其意”;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内意和外形高度统一,故名。形意拳脱胎于心意六合拳而自成一系。1856年后,李飞羽始以“形意拳”为名,在山西、河北等地传播该系拳技。该拳借鉴禽戏增益拳术;采用“五行学说”论述拳术运动规律;以三体式为基本桩法;以“五行拳”(即:劈、崩、钻、炮、横五拳)、“十二形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