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安,地处天水市以北的葫芦河中下游,位于东经105°20′—106°02′,北纬34°44′—35°11′,之间,总面积1601.13平方公里。由于条件的限制,有关秦安野生鸟兽动物的资料迄今尚缺。为此,作者自1984年—1987年,对秦安的鸟兽动物作了全面调查。初步弄清了境内鸟兽动物的种类、栖息环境、分布特征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75年前形成的不同天然次生林群落类型下更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出目的树种天然更新是以立地条件主要因子而转移,天然次生林群落类型是立地条件综合反映,镶嵌在原始林内的天然次生林群落下目的树种红松、云杉、冷杉及伴生树种色木、椴树天然更新呈明显优势,是天然次生群落向顶极群落演替的关键指标。本文目的是为恢复森林生态系统,适地适树进行人工造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根据75年前形成的不同天然次生林群落类型下更新调查,镶嵌在原始林内的天然次生林群落下目的树种红松、云杉、冷杉天然更新呈明显优势,幼苗、幼树良好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天然次生群落向顶极群落演替的关键因素。目的是为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并为提高目的树种保存而合理经营天然次生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林口林区是由原始阔叶红松林受人为或自然灾害(火灾)强烈干扰破坏后演替而形成次生林区,林相残破,多为柞矮林。根据“栽针留阔、栽针引阔和栽针选阔”动态经营体系理论及生态位的原则,采取模拟自然、植生组造林等方法,对现有次生林进行不同模式的改培措施,使之成为稳定高产的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5.
玉溪地区地处云南中部,位于北纬23°19′—24°58′,东经106°16′—103°09′.东南连接红河,西北邻楚雄,西南与思茅接壤,北部距省会昆明98公里.有“滇中粮仓”和“会城屏藩”之称,是云南省商品粮和轻手工业产品等主要产地之一.全区土地总面积为5285km~2,人口1794562人(89年),其中,农业人口为1599583人,占89.1%,非农业人口194979人,占10.9%.人口密度差异大,平均每平方公里为117人,稠密的玉溪、通海在3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6.
天水小陇山林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04°23’—106°43’,北纬33°31’—34°41’,属秦岭西段,东西长18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是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地带.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据安定国研究统计,本区高等植物2500多种,隶属于171科,847属.由于本区地形复杂,水热资源丰富,而且受历次和第四纪冰川的影响较小,因此保留了许多珍稀植物,其中包括众多古老的残遗成分.对这些植物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有助于认识本区地史,对了解植物区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揭示本区与其它地区的联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耤河是渭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发源于甘谷县境内的石鼓山麓,婉蜒东流,至天水县城以西的河口入渭,全长180多华里.古城天水,就座落在耤河下游狭长的小型冲积川原上.耤河下游地区,这里系指天水市以东至河口这一段川道及南北二山的部分山地.作为耤河支流的七里墩河沟两侧及其源头,称为水家沟的一片山地,自然亦应包括在内.这里位于东经105°45′略东,北纬34°35′左右.最低处海拔约1120m(河口附近川道),最高海拔1500m以上(南山).地处北温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也较充沛.由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的以东西文化冲撞为背景"土洋体育之争",对中国武术产生很大影响。富有传统文化底蕴、内容瑰丽的武术,在体育化改造过程中既有借助现代体育的科学性、规范化,便于普及、推广的一面,同时它在价值观念的对立冲撞中,走上一条充满艰辛且坎坷之路。在体育化过程中,以拳种门派为传承形式的武术被肢解成若干体育项目,在技术上,难以完全符合现代体育的要求;在文化上,又失去了传统武术所体现的中国人的文化精神。通过反思近代武术发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对武术的影响,对于指导未来武术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汉长城是中国西北荒漠地区最重要的古代防御系统,其显著特点之一即烽燧林立。在经济水平有限的汉代和自然条件恶劣的干旱地区,烽燧的空间选址如何承载并发挥其屯戍功能,对理解过去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多为历史地理视角的定性分析,难以揭示其中的量化规律,更无法还原古代地理环境下的空间认知和技术利用水平。以甘肃省玉门市段汉长城为例,引入点模式分析、空间相关性检验、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定量地对烽燧空间设置的多种假设因子进行敏感性检验,试图揭示烽燧选址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地形、水文、聚落位置等自然与人文环境要素均显著影响了汉长城烽燧的空间布局,且在高程1 250~1 500 m、坡度2.5°~8°、坡向南偏东70°~南偏西60°、距最邻近水系0~1 535 m及以城障遗址为中心的2~20 km的区间内具有统计显著性。定量结果分析表明,汉长城沿线烽燧建址在确保前线通视性的同时,保障了与后方城障间军事情报车马传递的成本控制和效用优化;此外考虑了选址处人居环境,多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绿洲,印证了其屯垦、交通等附属功能,综合体现了汉代地理空间认知和技术利用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四川女子教育的发展,是近代四川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早期四川近代化和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有识之士的呼吁,四川地方当局推动,特别是大批女子教育家拓荒与耕耘的结果。本文以收集整理的材料为据,拟对中江李云淑在清末民初四川女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作梳理和探讨,既充实近代四川教育的研究,也供德阳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类比分析法,对中华传统武术的近代化转型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的近代化转型,是在缓慢的政体变革、思想解放的启蒙、经济与科技的进步、军事转型的失利以及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社会背景下发生的。这种转型突出反映在近代化教育转型、近代化科学转型以及近代化体育转型三个方面。而近代化转型的完成,既反映了西方近代体育文化全球广布的影响力,更昭示着中华文化在近代世界大变革中融入世界体系的强大意愿。传统武术逐步走向世界、学校教育功能获得提升,是其在近代化转型中给予我们的历史启示。而传统武术近代价值体系形成过程中所带来的缺憾,亦是传统武术在近代化转型中带给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测的方法测定了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有机质中糖类的含量。结果表明: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表层中,糖类化合物的含量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9.4%~16.2%。它们的中性糖均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核糖、鼠李糖和岩藻糖所构成,但是在不同森林土壤中各种单糖含量的百分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阔叶红松林下发育的山地暗棕色森林土以及在针叶林为主发育的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均是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核糖>岩藻糖。在阔叶林为主发育的山地生草森林土中是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核糖>鼠李糖>岩藻糖。  相似文献   

13.
以东北商品林中杨桦次生林为对象,针对经营密度不合理和生产力较低的现状,在森林立地分类与功能区划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标准地连续、定位观测与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通过林分密度控制试验和密度效应分析,确定0.7经营密度值为天然杨桦次生林优质高效经营的最适密度。该密度的林分能充分利用生境,林木生长势强,单位面积总产量较0.6和0.8经营密度值的林分分别提高5.55%和4.42%。  相似文献   

14.
杞麓湖位于北纬24°08′—13′,东经102°43′—49′之间,在云南高原西南边缘的通海县境内。它东西长约10.4公里,南北宽约4.8公里,呈新月形横布于通海东北部。湖岸线全长约32公里,面积约36.68平方公里。最大湖容量1.7亿立方米,在一般水位(1796)时的湖面面积为36.1平万公里,相应的湖容量为1.22亿立方米,最大水深6米。它是云南高原上韵“明珠”,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历史上从来就是人民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的摇篮,通海县人民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属国家二类野生保护动物,关于它的研究,目前国内外仅限于形态解剖与分类方面。作者于1989年5月—1994年8月对贵州疣螈的繁殖习性作了较为系统的观察,现报道于后。 一、自然概况及栖息环境 作观察用的贵州疣螈成体采于贵州省水城县,其自然概况为:东经104°46'—105°02',北纬26°29'—26°36';海拔1800—1900米;年平均气温12—14℃,年极端最高气温(7月)32℃,年极端最低气温(1月)-12℃;年降雨量1200mm,无霜期235天。贵州疣螈栖息在潮湿的草坡、石缝、土洞、小  相似文献   

16.
历史时期蜀道地带森林的分布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经济开发活动是一柄双刃剑,既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环境和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但同时也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乃至浩劫.历史时期蜀道地带森林的分布变迁,与历代伐木修栈、畲田开发和山地垦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蒙古栎良种选育水平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栎广泛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和三江平原山地,是我省次生林占据面积最大树种,在生态系统和林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在种源试验,种子园建立及母树林改造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蒙古栎多层次多途径的良种选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阔叶红松林内天然次生林4种群落演替动态分析表明,先锋树种白桦、山杨、柞树和落叶松在主林层中占据明显的优势,但红松、云杉、冷杉针叶树种以立地条件为主要因子而转移进行更替先锋树种,群落演替发展趋势必然形成该地区顶极生态群落。此项研究分析旨在为指导森林保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1、抚仙湖自然概况及问题的提出抚仙湖,又名澄江海,位于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之间,地理位置为102°19′~102°57′E,24°21′~24°38′N.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湖面海拔1721米,呈南北向倒葫芦状,东南宽约10km,最窄处仅4km,南北长约30km,面积212km~2,径流面积为1084km~2(含星去湖).湖区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约890毫米.湖泊平均水深87米,最大水深151.5米,是  相似文献   

20.
沈家门渔港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渔港,近代以来著名美术家在沈家门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历史上就具有"艺港"的天然属性,是其他人工"艺谷"所不可比拟的。文章分析了沈家门渔港艺术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并对沈家门渔港打造"渔都艺谷"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